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及实践论文_1张洺华 2张吉慧

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及实践论文_1张洺华 2张吉慧

1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11

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更好地实现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科生导师负责制的内涵进行探讨,对运动康复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实施导师负责制过程中的导师遴选、指导工作开展、取得效果等方面的观察,对发现的问题及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并为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实践研究

引言:导师负责制为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的通用模式。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建议将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推广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日本几乎所有大学的本科生都实行导师制,学生进入大学就由指定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由于导师负责制可以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个体指导与培养,我国的一些高校如浙江大学和部分医学院校如河南大学医学院在一些专业也相继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本科生导师负责制的内涵

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完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更新。英国、德国和美国大学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招生、录取、论文指导等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在经过2006年、2007年、2008年的中央部委属院校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省属高等学校改革试点后,于2009年后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二是赋予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中更多的决定权、自主权,三是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本科生因其成长经历、学业经历、生活经验等方面与研究生不同,其思想、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与稳定,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学业目标与方向的把持还不够准确等,这就意味着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内涵与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多不同之处。

1、本科生导师要注重引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大学期间教学内容、授课方法与中学阶不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不能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会浪费很多宝贵时间。指导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对高年级本科生,还应帮助学生确立学业目标,建立起与自己优势特长相吻合的知识构架,帮助其打牢专业基础,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逐渐培养其专业素养。

2、本科生导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理想与信念

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必须要在科研中达到一定学术水平且获得预期的效果。而本科生的科研训练与研究生不完全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与本科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科研训练,逐渐培养其缜密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在与导师切磋交流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特质都将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本科阶段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的树立比取得科研成果更为重要。

3、本科生导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一的学生对于独立处理生活、学业等方面问题经验欠缺,对于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时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如一入学就面临的选课问题、如何合理分配好学习和休息娱乐时间问题等,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引对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起着重要作用。高年级本科生可能面临更多的是勤工俭学与学习时间的矛盾、就业与考研的选择、国内发展还是出国留学问题等,甚至是遇到的感情问题都需要听取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所以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更强调导师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做到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还要成为学生生活上、思想上的指引者,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运动康复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优势条件

1、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硬件条件相对完善

各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相对完善的硬件资源可以满足本科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条件。如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设有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康复4个教研室和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康复实验室等6个基础实验室,以及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所、校医院,另有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使得在运动康复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具有可行性。

2、完善的师资队伍为运动康复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康复专业的师资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组成。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康复专业师资队伍19人中84.2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校外兼职教师7人,职称为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硕士以上比例为91.67%,博士6人,其中2人博士后出站,在读博士1人,专职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内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9项,厅局级课题14项;先后发表论文10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4篇;主持或参与编著教材及专著24部;获得13项专利;获得厅局级以上奖励39项。康复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运动康复专业生师比例小,适合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

全国各院校运动康复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开设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育的42所院校中,各校每年毕业生人数为30-120人。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运动康复专业现共有学生45名,康复专业师资队伍共计19人。合理的师生比例为导师负责制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细化导师工作内容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以确保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的成效。本科生导师负责制是本科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有利于落实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议将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纳入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宏坤,高洪杰,魏亚茹,赵文艳,于滢,李丽,徐金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项目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构架与关键因素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6):26-29.

[2]王宏坤,赵文艳,魏亚茹,于滢.医体结合视角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2):134-137.

[3]王宏坤,赵文艳,于滢,魏亚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3):110-113.

[4]王宏坤,高洪杰,魏亚茹,赵文艳,于滢,李丽,徐金庆.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体育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冰雪运动,2017,39(02):52-55.

论文作者:1张洺华 2张吉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运动康复专业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培养模式及实践论文_1张洺华 2张吉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