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教育考察_新加坡军队论文

“三国演义”教育考察_新加坡军队论文

三国教育考察见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教论文,见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外教育之窗

北京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于今年初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考察2周。共访问了11所学校,与23位校长及教育专家进行了教育交流。

这次教育考察是一次高效率的考察,大家认识到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各国教育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作用;并认为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帮助学校校长开阔教育视野,使之具有国际眼光,是提高教育管理思想水平、正确认识本国教育、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新加坡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新加坡在独立之初就确定了“人才立国”的方针,吴作栋总理接受莱佛士书院校友会荣誉会员称号时,曾再次重申:“良好的国民品格、推行任人唯贤的政策以及鼓励在教育上竞争,是使新加坡成功的重要因素。”新加坡教育的竞争机制是以教育制度的方式确定的,其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致特点与趋势概述如下:

第一,多元化的学校管理体制 新加坡的中小学学校有4种体制:自主学校、自治学校、政府学校和私立学校(为数极少,也称之为政府辅助学校),学校的办学质量是认定管理体制的依据。办学质量高的学校,例如新加坡华侨中学,因其质量优异,而被确认为自主学校,即官民合办的学校。新加坡允许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自主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进步较大,生员日增,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新加坡还有自治中学18所。这类学校每年从政府获得比一般学校多10%的拨款,用以推行“深广教育计划”。此外,与普通中学一样享有每年平均10万元的教育储蓄拨款。相反,办学质量差的学校,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据《联合早报》披露,新加坡今年就关闭了2所中学和6所小学。

第二,分流制 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了有别于强制性教育的分流教育制度。从1979年开始,学生在小四、小六、中四和初级学院毕业,都需根据学生的成绩和选择进行分流。其初级教育分为基础阶段(4年)和定向阶段(2 年),在定向阶段分别纳入三种水平的班级:EM1、EM2、EM3,离校前接受PSLE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和个人的选择分别进行4至5年的“二级”学习:有特殊、快速和普通三种形式,其中普通班又有学术性与技艺性之别。在第4年还有“N”水平考试,再次分流,决定读完中学或当技工或上理工研究院(所)。不过普通班与其他两种班都可参加“0”水平的考试,再根据考试成绩和个人的选择分别升入大学先修班、初级学院、工艺学院或理工研究院(所)。据新加坡教育专家刘蕙霞博士称,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是从德国引进的,尤以巴登·沃敦堡省作为参考对象,旨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注入教育竞争机制。随着国家的发展,教育部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分流制。例如,1995年开始,新加坡政府采用EM3新试卷,确保小六学生100%顺利升入中学,使他们能接受10年基本教育。

第三,高才教育 1984年以来,新加坡实施了高才教育制度,实施高才教育的中学共有4所。目前,接受高才教育的学生只占同批学生的0.5%,国家教育部为他们颁发了大纲,并决定在近3年内将接受高才教育的学生数增加一倍,达到同批学生数的1%,以满足国家对高层人才的需要。

第四,普及教育 为了大力普及教育,新加坡政府在经济上采用多种方法资助学生。一是增拨教育经费,例如今年,政府给每所小学增拨66000元(新币)。二是国家建立了教育储蓄金制度,其中包括自主学校教育储蓄基金奖学金、中学教育储蓄基金奖学金、政府及政府辅助中学教育储蓄基金等项。三是扶助“诵读困难生”。在新加坡小学生中大约有3.3%的人属于“诵读困难生”,国家为他们设立了“诵读困难协会”,并拨款扶持,以解决这些学生的困难。四是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教育部还为他们支付学费。我们所访学校的校长都注意不使学校“贵族化”,学校以质量取学生,质量不够,即使有钱,也不能上。例如,华侨中学今年有两位董事的子弟,分数不够就没能来上学。与此同时,分数够了,也不让学生因为家境的原因而不能来上学。华中的学生有近1/3的人,正享受着各种减免学费的优待。学校收费是有规定的,杂费的数量学校有机动权,一般不得多于国家标准的30%,以保证普通公民的子弟入学。

第五,迎接新世纪的教育准备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由维护民族独立的目标,转向迎接21世纪的挑战。华中初级学院在《新加坡的教育》一文中指出:他们的教育旨在使每个孩子在灵活完善的教育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潜能得到发展,从而能在高度城市化、技术化、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幸福地生存。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决定在发展科学教育的同时,继续坚持亚洲特有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成为好公民和有道德修养的人。就科学教育而论,新加坡政府制订了“电脑教学计划”:“从今年1月开始,有6所中学的科学课程,将采用一个称为‘师生工作站’的电脑系统进行教学,科学实验也会有限度地使用电脑中的摹拟器材进行。教师将学习用电脑准备教材,并将个别教师的材料建立成一个资料库。”华侨中学正是这6所中学之一,有着先进的电脑教学设备,师生制作多媒体电脑软件的水平也比较高。华中正在建设的“21世纪的现代图书馆”和正在扩建的科学馆及科技中心,已初步显示了令人瞩目的前景。莱佛士女中,是一所英式中学,科学教育富有历史传统,他们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决心办成一所智慧学校。该校已经对每个学生开展了电脑训练,建成了校内可视性的联网系统,设立了多功能实验室,并创建了“智慧卡”。

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国家颁发了“思考计划”,确定率先由5所中学推行。莱佛士女中、华侨中学、华中初级学院等校对此项计划均作出了反应。例如,莱佛士女中开设了思辨课,并派教师出席第6届世界思维会议,研究在不同的课程中如何将知识教学的内容与思维训练结合。

在坚持亚洲特有价值观念的教育方面,不仅华侨中学以弘扬中华美德而闻名于教育界,连英式莱佛士女中也注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的平衡发展。他们经常让学生考察社会,参加清理海滩的公益活动,还到社区及慈善机构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借此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品质。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

“海外到处有华人,有华人必有华校。”这是马来西亚华教总副主席陆庭谕先生对海外华侨注重办学兴教历史的精辟概括。目前,马来西亚有60所华文独立中学,有1200多所华文小学。这些学校皆为民办。支持他们的是整个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成立了4000多个华文教育组织,他们有组织地齐心协力建立华校,仅捐献一项每年约1亿多马币。还负责编撰教材,培训教师,推动华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现在华中的教育质量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逐渐都超过了政府办的学校。华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华中的文凭已经得到400多个大学的承认。

华文教育的发展,是海外华人百年奋斗的结果。海外华人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170年前,华裔的前辈来到马来西亚,就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教育的种子。在新马地区,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倾家兴学的陈嘉庚,豪气万丈领导华族创办南洋大学的陈六使,更有为争取华教权力奋斗一生被称为“族魂”的林连玉。马来西亚的华裔深信:“教育是人格塑造之根、民族壮大之本、国家富强之基,是人类的千秋大业”,因此,“再苦也不能苦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林连玉更认为“文化乃民族的灵魂”,他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寄托在华文教育上。当殖民统治者要消灭华文教育时,他奋起反抗,向世人宣告:“华人文化为世界上最优秀文化之一,此事实不仅为世界所公认且为华人所珍惜,联合国已定华语为国际语”,领导马来西亚全国华人争华教、争公民权。1961年林连玉竟因反对华文中学改制,而被褫夺公民权,并吊销了教师注册证。他并不为之屈服,一直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全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了继承和发扬林连玉精神办好华文教育,他们将林连玉逝世的日子——12月18日,定为华教节。

华文中学,无论马来西亚的,抑或是新加坡的,到处可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新加坡华侨中学以“自强不息”为校训,以孔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简语)”为教育哲学,以中华先贤的创业精神为学校的传统精神。吉隆坡的中华独中,高悬的是《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长卷,他们以“有教无类”为招生原则,以“因才施教”为培养原则,以礼义廉耻为校训,以“不仅成才,还要成人”为教育格言,对于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并不认为过时,照样铸在高墙之上。华文学校还注意继承和传授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用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他们建有华乐队,男校多建有“节令鼓队”(表达传扬文化薪火的决心),有的学校还开设中国书法及围棋课,以训练学生的心智……不一而足。

泰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泰国的学制为六、三、三、四制。原4年义务教育,近年改为6年。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每年所拨教育经费为国防预算之外各部之首。义务教育为免费教育(不收学费)。此外,政府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年提供读书用具费100铢。泰国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寺庙、军队等均能建立学校。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也十分重视,多由慈善机构负责。多种形式办学,促成6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基本完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年泰国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之冠),要求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政府最近出台了“牛奶计划”,为入学儿童提供午餐,每人每日5元。引起朝野热烈反响。

洛勒特夫斯林中学是用宗教基金创办的;皇家中学,则是用王室基金创办的,现在均为政府学校,在泰国中学中享有盛誉。两所学校规模都很大,洛勒特夫斯林中学有4000余名学生,有200多位教师;皇家中学为寄宿制学校,也有1500余名学生。这两所中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以宗教仪式为规范,同时学校拟定了严格的校规校则。上课、自习对学生都有不同的着装要求。泰国十分尊敬教师,公立学校的老师为国家官员,例如皇家中学的教师均有官服。每年开学,各校都需举行敬师礼,十分隆重。泰国对于学生体能极为重视,学校体育开展活跃,由建有军功的军官任体育教官。皇家中学的学生素以体能好闻名,学生未毕业就常被军队要走。体能好的学生,上大学也可免试。教育平民化大众化,是世界趋势,泰国教育也不例外,连皇家中学也开始平民化。该校全国招生,政府将76个府中考第一名的学生送入此校,突破了贵胄学校的限制。该校对学生要求很严,每天5点起床,晚上要上晚自习。每3周才能回家一次,平时周末只让家长探视,不得回家。学校住宿条件也很一般,学生睡上下铺,10个人一间,没有空调,在终年炎热的泰国,可谓比较艰苦。但是,学校正以此来锻炼学生。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道德教育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除泰国的德育以宗教为指导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学校德育有许多共同之处。

第一,学校德育有着明确的内涵,即为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

第二,新加坡的德育有较为明确的体系。据著名教育家刘蕙霞博士介绍,新加坡近年来以公民和道德课取代了宗教课程,主旨在于要坚持亚洲传统的优良的价值观。总统为推行这一改革方案,发布了实施方针,概括提出了四大共同价值原则,即“社会重于个人”、“维护家庭”、“通过协商达到共识”及“加强种族间的和谐”。后两条是针对新加坡的实际提出的,前两条无疑是亚洲传统的价值观。此外还提出了7个教育主题,要求学校教育由个人延伸至社会国家,具有普遍意义。为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第三,训育与辅导双管齐下。学校德育管理一般建有两个机构:训育处和辅导处。训育属于管理教育,负责对学生的纪律进行监督,他们在这方面拟定了详尽的规范,使学生的言行举止,均有章可循。辅导则不同,是西方行为科学在学校教育上的直接应用。他们一般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开始设立辅导处,多分为6组,负责6项任务,对学生的心理、生活、课业、保健、升学及就业进行辅导。教育辅导的推行,加强了德育的训练,注重开展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提高认识。新加坡发动社会各界讨论如何建立优雅社会,华侨中学则引导学生讨论,作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应当有怎样的行为举止,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自我修养的标准。辅导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生活教育的基本精神。例如,吉隆坡滨华中学曾就“可不可以带食物进教室?”举办周会,使学生以小见大,养成思考自己言行的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课业辅导,延伸至升学和就业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了德育的渗透功能。这些学校很注意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引起学生的兴趣,各校多建有辅导信箱,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服务。各校还创办了很有声色的校刊、校讯,是他们交流道德修养体会、表扬好人好事的重要“阵地”。

第四,兼采东西方德育之长。新加坡教育家认为新加坡现行的德育课程“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所提倡的价值澄清法去编制的。优点是教学法新鲜,但整个课程太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发展,太过于反映西方个人中心的哲学”,与坚持亚洲传统的优良价值观念不尽相合。另外,西方的德育注重过程与方法,对于基本道德观念的教育比较忽视。就三国德育的实践而论,他们在学习西方国家心理辅导的同时,仍然注意继承和发展东方的德育经验。例如,他们公开提出要建设校园伦理,通过各种形式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理,加深他们的亲情。马来西亚的滨华中学就此举办过“会心学会”等活动,使师生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品质。新加坡华侨中学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更有“东西合璧”之妙,他们将孔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赋予市场经济“双赢”原则的诠释,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范例。

几点教育建议

(一)应深入研究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与走向。通过此次教育考察,我们认识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现代化必须与国情和传统相结合,不能“移型他国”。同时,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又有着共同的规律,例如,各国教育都趋向于民主化、个性化、终生化、信息化、国际化,并且均以现代的教育观念为重要的内趋力。我们应当在广泛考察各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与现状的同时,深入研究我们的国情与传统,进一步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等,使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更加稳健。

(二)应正确认识和稳妥地处理严格要求与减轻学生负担问题。我们访问的三个国家,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学生负担也都较重,表现了与西方国家教育极不相同的东方国家的教育风貌。这与东方国家均有维护民族独立、改变落后面貌、奋起追赶西方国家的紧迫需要直接有关。我国教育界在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工作中,应当认真把握东西方国家教育的不同历史背景,做到兼采东西方之长,防止降低我们原有的教育质量,削弱了教育为我国现代化服务的重要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展了广泛的国际教育交流,促进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这次教育考察使我们发现,人才紧缺的新加坡,正采取种种措施招徕各国人才,他们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中学。我们北京市中学的“奥校”强令停办,可“尖子”学生和训练“尖子”的老师,有的已经被他们招至莱佛士书院,这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

(三)应当进一步完善教育的法制建设。我们考察的这三个国家,既有刚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也有正在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不论哪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教育投入及教师的待遇,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证,而且都比我国高。我国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亟待改善,这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关于德育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思考。我团考察的三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并有一定的实效。他们处理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经验,他们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引进西方行为科学的辅导方式等教育方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电脑进入学校,我国可谓“醒得早,起得晚”,发展过程表现了相当的自发性,以至成效与投入似乎不成正比,不能发挥电脑的资讯功能,师生制作软件的能力与水平,都不够理想,难于直接运用于教学。新加坡政府能从信息化的高度制订“电脑教学计划”,进行有计划的投资和指导,近期的重点是在6所中学建造“师生工作站”(建造高水平的制作平台)。这样,电脑很快就可进入教学领域。

(五)应当继续关注和支持海外的华文教育。此次教育考察,我们接触了海外的华文教育。他们办学十分艰难,中国的强大,是他们发展华文教育的重要保证。华校学生升学受种种限制,教师也很缺乏。台湾在这方面抢先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承认华校的学历、免费培训华校教师、台湾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有不少在新、马、泰任教……过去,我们曾经办过“华侨补校”,吸收不少海外华侨归国学习和工作,这一传统应当继续发扬。

标签:;  ;  ;  ;  ;  

“三国演义”教育考察_新加坡军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