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风机设备吊装施工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论文_王宗,张广力,魏虎明,张明

(甘肃中水电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在新能源行业深化改革程度不断加深,清洁能源开发建设步伐速度随之加快,在建新能源项目中陆地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成为领跑者。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中,风机设备吊装属超大超重件吊装,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风机设备吊装安全技术措施依据性针对性不强,安全措施与作业危害因素和风险评价不对应,因此如何开展主要危害的风险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风机设备;吊装;风险评价;控制措施

风机设备吊装属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整个风电项目建设当中安全风险最大,编制的安全技术控制措施成为重点,但是安全技术控制措施除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等必要条件外,重点要根据风机吊装施工中风险评价来编制。本文从主要如何辨识风机设备吊装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和开展风险评价入手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1 风机设备吊装施工危害因素的辨识

在进行风机设备吊装单元危害因素辨识前,先要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分类、识别和危害的辨识方法进行阐述。

1.1 危险、有害因素源辨识的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按“导致事故

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因风机吊装属流动性作业,单台吊装时间短,涉及的职业健康危险有害因素相对机械制造企业、矿山等行业较少,主要按照前两种方法进行分类。

1.1.1 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并按照风机主机厂家供货设备、使用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固有特点、特性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有害因来重点控制。

1)人的因素,重点控制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重点控制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重点控制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重点控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

1.1.2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害因素分类为20类。本文根据风机设备吊装易发生的事故类别,主要有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

1.2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本文重点选用直观经验分析方法,辨识人员易掌握和辨识。危害辨识的指导原则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有序、不留死角。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危害辨识一般情况主要采取常规的几种辨识方法:第一是直接观察法,通过现场查看,通过感官分析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两种层面的意思,一方面主要是充分辨识隐藏在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或危害,另一方面是在吊装过程中现场检查发现隐藏的未辨识出的危险因素或危害,此类危险因素或危害必须进行及时更新采取相关控制措施。第二是类别与人员交流法,向一线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组织的作业活动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开会征集作业班组和各管理部门的不安全因素,类比其他吊装工程分析评价对象的危害因素。第三是安全检查表法,开展系统的安全检查,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源。第四是现场测试法,组织有关专业人员,采用相关检测仪器等开展吊装前的检测检查工作。

1.3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机位选址、机位面积、平面布置、进出场道路、构筑物、吊装工艺过程、主要设备、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进行。识别是吊装单元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本文不做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

1.3.1 机位选址

机位选址已通过地勘,有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最为参考依据,主要对机位地质、地形地貌、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二次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查找该区域的文化历时等,是否是抗战根据地,有无防空洞,如有我们要看机位平台是否修建在上方,吊装作业吊车自重加起吊的设备总重大约在300吨左右,且在吊装过程中受动载等综合因素影响有可能发生吊车站位位置下陷等危险。

1.3.2 机位面积

机位面积一般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修建,但是部分风机机位因地理位置限制,修建成本高,缩小了机位面积等方面进行识别。还有可能机位在修建时考虑的吊装方法和起重设备选型发生变化,造成机位面积变小,加大吊装难度,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增大。

1.3.3 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安全距离、风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等方面进行识别。主要要根据吊装方案充分合理布置主吊类起重设备、辅吊类起重设备、塔筒、叶片组装、运输车辆掉头等位置。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够等发生碰撞、挤压等机械伤害事故。

1.3.4 进出道路

主要识别吊装机位支线道路,道路未按照设计要求修建,纵坡、横坡坡度不符合要求,上拱和下拱、转弯曲率半径不符合要求,对设备运输增加难度,有可能造成车辆伤害,设备事故等。

1.3.5 构筑物

在机吊装方面主要是指风机基础,吊装前要经监理组织土建施工单位给吊装施工单位移交工作面,吊装单位要对移交的风机基础资料进行验证检查,风机基础砼等强时间、砼试块检测强度等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识别。必要时通过检测工具进行现场检测验证。

1.3.6 吊装工艺过程

吊装工艺过程主要体现在吊装方案,风机设备吊装方案要经过专家论证,吊装要严格按照吊装方案监督执行,规避吊装作业未按照吊装方案工艺过程施工,发生上到工序未验收或不具备下道工序施工条件进行吊装等方面进行识别,发生安全事故。

1.3.7 主要设备

对机械设备从起吊类主吊起重设备、被吊物体和起吊的用具方面入手,从触电、断电、火灾、误操作和误运转、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振动、吊具缺陷、吊具超重使用、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另外,还需注意识别高处作业设备的识别。风机设备吊装时要重点避免发生信号不明确等原因造成的误操作,塔筒内部高空作业设备的转移、固定,避免发生坠落。

1.3.8 作业环境

因吊装作业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相对机械制造、矿山、危化品行业少,不展开识别。但是要注重作业环境不良带来的危险因素。要对此类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避免诱发安全事故。

1.3.9 安全管理措施

可以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

1.4 风机设备吊装施工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方法较多,本文重点对风机吊装单元中吊装工艺过程进行识别和评价。采用比较常用的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LEC)法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分值在显著危险以上的风险。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进行作业时的一种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分别见表1、表2、表3,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表4)。D值越大则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论文作者:王宗,张广力,魏虎明,张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陆地风机设备吊装施工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建议论文_王宗,张广力,魏虎明,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