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情#183;模式#183;思路#183;措施--绥陵农场经济发展纲要_经济论文

田情#183;模式#183;思路#183;措施--绥陵农场经济发展纲要_经济论文

场情#183;模式#183;思路#183;措施——绥棱农场经济发展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绥棱论文,农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思路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龙江垦区第二次开发已经全面启动,这是如期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历史性机遇。作为垦区经济细胞的绥棱农场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二次开发中再现辉煌,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紧迫的大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正确认识场情的基础上,确立农场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思路,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证。

一、场情

正确认识场情,是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这个场的不利方面是“三大一紧”。“三大”:一是政社开支和贷款利息过大。年支出1000万元,每亩地负担60多元;二是管理体制上的大锅饭。目前农业上的“一大带多小”体制,工商运建服企业的承包责任制,仍未从根本上克服“大锅饭”弊端;三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占90%,缺少新的经济生长点。“一紧”:资金空前紧张。应付款为43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500万元,职工分配款1000万元,外单位款800万元,应收款仅为834万元,负债率高达90%以上。有利方面可概括为“三高一优”。“三高”:一是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机械保有量为720台套。种管收机械作业量占95%以上;二是干部职工素质比较高。在3500名职工中,党员476名,占14%,科技人员500人,占15%。在308名干部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31人,占75%。三是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比较高。农场被命名为总局文明单位标 兵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一优”:自然资源有较大优势。人均占有耕地20亩,人均占有四荒(荒山、荒原、荒地、荒滩)20亩,人均占有水面1亩,人均占有林地4亩。

二、模式

从上述场情出发,绥棱农场的发展模式应构建为“三为主”、“二协调”、“一共同”的模式。“三为主”: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制为主,走民营化的路子;二是在产业结构上,以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主,大力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三是在运行机制上,以市场取向为主,彻底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协调”:一是实现农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共同”: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农场与职工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思路

按照以上的发展模式,绥棱农场应当确立“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放活基层、搞活流通、依靠科技、提前翻番”的经济工作思路。

关于“深化改革”。第一产业方面:兴办“两场”即家庭农场和股份合作农场。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的一些生产队,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队和实验站兴办股份合作农场。第二、三产业方面:以租赁经营为主,辅以股份制和转让。一些场办工业和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服务单位,实行租赁经营,浸油厂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汽车队和4个猪场实行转让或实行租赁制。机关、文教卫生、公检法司方面实行“四制”,即科长负责制、科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

关于“优化结构”。目前绥棱农场的经济结构存在着“五大五小”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养殖业比重过小;在种植业结构中,麦豆比重过大,玉米、水稻和经济作物比重过小;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比重过小;在投资结构中,国家投资比重过大,社会投资比重过小。据此,优化结构应走“五靠”的路子:一靠龙头企业牵动,走粮食、加工、精深加工增值的路子。二靠大上牧业推动,走以粮养牧、以牧促粮、过腹转化、良性循环的路子。三靠经济利益驱动,走发展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高效农业的路子;四靠“四荒”开发带动,走资源变资产,实物形态变价值形态的路子;五靠非国有经济启动,走大力开辟第二战场,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路子。

关于“放活基层”。农场对生产队和工商运建服企业只管三个方面:一是主要领导配备;二是利费上缴;三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余权力全部下放给基层。

关于“搞活流通”。对流通部门转轨建制,实行民营,使其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基地带千家万户,彻底解决卖难问题,搞好社会化服务。通过搞活流通,繁荣农场经济。

关于“依靠科技”。在进一步抓好轮作、少耕、施肥、植保、种子、农田水利六制配套的同时,突出抓好“两膜三移”工程,努力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现在的50%提高到70%。

关于“提前翻番”。绥棱农场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771万元,1996年将达到3000万元。从1997年起要实施“43125”翻三番目标:“4”即用4年时间,“3”即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万元,“1”即第二产业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万元,“2”即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万元,“5”即实现利润500万元。

四、措施

为了保证上述工作思路的贯彻和落实,绥棱农场应采取十大战略措施。

(一)“麦豆战略”。控制麦豆种植面积在11万亩左右,主攻单产。如实现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250公斤,则总产可达1.2万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如实现6万亩大豆平均单产175公斤,则总产可达1万吨,产值可达1700万元。11万亩麦豆产值可达2900万元。相当于14万亩麦豆产值,无形中增加了3万亩耕地面积。

(二)“米稻战略”。发展玉米水稻共4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50公斤,则2万亩玉米产量可达11000吨,产值可达1000万元,水稻平均亩产400公斤,则2万亩水稻产量可达8000吨,产值可达1000万元,如此米稻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

(三)“畜牧战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在全场发展十个养殖一条街或开发小区,百个养殖专业大户(猪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头以上),全年出栏肥猪1万头,肉牛1000头。万头肥猪,每头800元,产值可达800万元,千头肉牛,每头1500元,产值可达150万元,猪牛总产值可达950万元。

(四)“瓜菜战略”。种植白瓜籽、油菜、甜菜、蔬菜等经济作物1万亩,每亩产值500元,总产值可达500万元。

(五)“开发战略”。拍卖四荒5万亩,每亩不低于200元,总产值可达1000万元。

(六)“龙头战略”。续建浸油厂,力争1995年10月投产,以此作为龙头带动其它6厂,如浸油厂年加工9000吨大豆,则出油1300吨,每吨7000元,产值可达900万元,出豆粕7000吨,每吨1700元,产值可达1100万元,总产值为2000万元,其余6个工业企业产值1000万元,则工业总产值为3000万元。

(七)“双体战略”。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由现在的179人发展到500人,年销售额由现在的56万元达到200万元。

(八)“流通战略”。搞期货贸易,销售收入由现在的200万元达到500万元以上。

(九)“能人战略”。一是起用能人领办各种实体;二是聘请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人才,借脑生财。

(十)“紧逼战略”。一是在观念上逼出特区意识,在全场广泛开展“换脑筋,闯市场、闹翻番、奔小康”活动。二是在体制上逼出优胜劣汰新机制。建立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体系,实行层层目标管理,合同制约,完成指标保位子,完不成指标让位子。三是在发展上逼出高速度。力争以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000万元,社会总产值1.2亿元,以翻三番的突出贡献跨入21世纪。

标签:;  ;  ;  ;  ;  

田情#183;模式#183;思路#183;措施--绥陵农场经济发展纲要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