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比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6月收治的100 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肺炎患儿50 例,实验组肺炎患儿50 例,两组均按肺炎防治方案治疗,对照组肺炎患儿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实验组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小儿肺炎;疗效;对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191-02
小儿肺炎多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属于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发育,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容易充血,肺间质旺盛,肺泡数目少,肺含气量少,患肺炎时痰粘稠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主要由血液感染、细菌感染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治疗,容易产生脓气胸、中毒性休克、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等[1],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发育及身体健康。预防小儿肺炎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加强锻炼、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抵抗力及免疫力等。我院针对小儿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肺炎患儿50 例,其中男性患儿27 例,女性患儿23 例,年龄5 个月至5 岁,平均年龄为(2.94±0.54)岁;实验组肺炎患儿50 例,其中男性患儿25 例,女性患儿25 例,年龄6 个月至6.5 岁,平均年龄为(3.16±1.02)岁。两组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药物过敏患儿,本次观察均在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下进行的。
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两组肺炎患儿均按肺炎防治方案,在抗感染、接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下,对照组肺炎患儿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一天3 次,一次2.5 毫升,连续治疗5 至7 天;实验组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将15 毫克的盐酸氨溴索加入到2 毫升的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雾化吸入,一天两次,连续治疗5至7 天。
1.3 观察疗效观察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部分改善,肺部干、湿性啰音部分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无变化,肺部干、湿性啰音无改变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将对照组小儿肺炎患儿与实验组小儿肺炎患儿的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3.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使用[n(%)]表示。当P 值小于0.05 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 值大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肺炎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肺炎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气促及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治疗,容易产生脓气胸、中毒性休克、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因此,采取快速有效的方式治疗小儿肺炎显得极其重要[2]。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祛痰剂,可有效排除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促进排痰,盐酸氨溴索具有良好的黏痰溶解及润滑呼吸道的作用,能有效促进纤毛运动,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3]。口服盐酸氨溴索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呼吸情况,但由于药物吸收能力的不同,药效发挥作用也存在一定缺失,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是利用高压氧气将盐酸氨溴索气雾成直径1-5nm 的微粒,随着患儿的呼吸到达呼吸道系统,不仅清洁了呼吸道,还能迅速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利于患儿排痰[4]。
本次观察得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实验组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对照组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5]。
参考文献:[1] 康瑞.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7):85-86.[2] 任磊.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2,32(10):87-88.[3] 黄世梧,潘树强,廖智勇等.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184-185.[4] 王银花.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8):174-175.[5] 朱艳平.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7):150-151.
论文作者:林国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盐酸论文; 实验组论文; 小儿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