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伐卢定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何毅峰

汝城县人民医院 湖南 郴州 424100

[摘要]目的:体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比伐卢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7月内收治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药物治疗差异为分组原则,设对照组行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治疗,设观察组行比伐卢定抗凝治疗;观察2组不同时段两组活化凝血时间、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活化凝血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0.05。结论:对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抗凝治疗,建议采纳比伐卢定,可提高活化凝血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比伐卢定;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突然、病势险峻,大多数患者以胸骨后疼痛(剧烈、持久)为主要表现,情况较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血管介入治疗成为临床治疗AMI的重要措施。但若患者冠状动脉呈高凝状态,血栓脱落会明显增加微循环栓塞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AMI患者接受心血管介入过程中,需辅以抗血小板、凝血酶抑制剂治疗。比伐卢定是现阶段心血管介入过程中最常用的抗凝药,可有效与凝血酶结合、发挥抗凝目的[1]。此研究选取我院46例患者,重点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比伐卢定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6例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7月内收治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2):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11),年龄区间59-83岁,平均(71.40±10.15)岁。观察组(n=24):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2:12),年龄区间60-83岁,平均(71.26±10.1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纳入标准:(1)经诊断,均符合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心电图示ST段明显抬高,且时间超过30min。(3)符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指征。(4)缺血性胸痛症状发生时间超过12h。(5)心肌损伤、心脏生物标记物明显较高。(6)临床治疗完整者,患者、家属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肾功能衰竭者。(2)心、肺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病变者。(3)存在药物禁忌症者。(4)合并代谢性疾病者。(5)精神病、认知、沟通、语言障碍者。

1.2方法

完善各项检查,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5020739,福建延年药业,规格:0.5g)、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深圳信立泰药业,规格:25mg)等基础对症治疗。而后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术前静脉推注比伐卢定0.75μg/kg,术中持续静脉泵注1.75mg/kg。对照组术前静脉滴注100U/kg肝素钠(国药准字H44022622,广东利泰药业)。术后继续指导其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不同时段[2](用药前、用药5min、30min、60min后)两组活化凝血时间;

1.3.2观察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1.4统计学

SPSS22.0软件计算,其中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表示。定性数据用“”核实,百分比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值在0.05区间)表示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阐述不同时段两组活化凝血时间

观察组活化凝血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1。

2.2阐述术后炎性因子水平

观察组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0.05。见表2。

3、讨论

AMI属于临床常见、高发病,随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引发心力衰竭等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急性心梗死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临床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心血管介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AMI的主要措施,可有效降低临床病死率。临床研究证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引发AMI的根本因素,因此患者在接受心血管介入术时必须辅以抗凝血、抗血小板治疗,全面降低出血风险,确保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普通肝素是临床心血管介入术中使用的传统抗凝药物,静脉注射为用药途径,起效快、抗凝作用显著。但患者个体差异较明显,普通肝素无法抑制凝血酶,加之粥样斑块的破裂会导致IV因子释放,降低肝素分子抗凝血作用;因此使用肝素治疗后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比伐卢定属于典型的抑制剂,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逆性,用药后无需激活血小板便可充分发挥抗凝作用抑制Ⅱa 因子,因此具有起效迅速、抗凝作用显著等优势。在比伐卢定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结合时并不受血小板产物的影响,故,患者用药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风险明显降低[3]。

此研究选取我院46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分组给予普通肝素、比伐卢定抗凝治疗,结果示:观察组活化凝血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0.05。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应用比伐卢定可行性较高。提示:①比伐卢定属于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具有可逆性、选择性,加之药物半衰期短,因此用药后起效快且疗效显著。②用药后可短时间内降低、减少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提高心脏舒张作用的同时改善粥样硬化状态。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权,彭喜意.比伐卢定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不良事件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40-42.

[2]王西辉,刘建荣.比伐卢定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05):568-571.

[3]穆金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9,23(01):158-160.

论文作者:何毅峰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比伐卢定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何毅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