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混凝土楼梯因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等优势正逐渐被推广应用。分别从预制楼梯优化设计与制作、支架安装与横梁吊装、吊点吊具安装、分段吊装、灌浆锚固等方面作了系统的阐述,预制楼梯安装施工技术具有成型质量好、工程进度快、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优点。
关键词:安装工程,预制楼梯,分段吊装,安全,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相关政策的鼓励,装配式建筑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等相关规范不断出台,装配式建筑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分为纯装配式建筑和局部装配式建筑,其中预制混凝土楼梯是局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混凝土楼梯与传统的现浇楼梯相比,具有现场作业量少、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和造价低等优点,因此有必要对预制混凝土楼梯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1预制混凝土楼梯及吊装设计
(1)根据预制楼梯设计调整图纸,由专业钢模厂家对预制楼梯进行深化设计,并制作可拆卸式、定型化钢模,结合施工现场钢筋集中加工棚的便利条件,合理规划楼梯预制场区,使制作加工一体化,便于集中管理,并根据现场进度进行实时配送。
(2)根据现场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对预制楼梯进行优化分段,分为上跑梯步、梯梁及下跑梯步3部分,既能降低吊装设备的性能要求、大型垂直运输工具的月租赁费用,又可以降低难度、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吊装安全。
(3)梯梁、梯板吊点设计通过预埋M20螺栓套筒,吊装时直接采用吊环与螺栓套筒连接紧固作吊点吊装,安装完成后采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将套筒预留洞口抹平,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4)现浇休息平台边梁由常规结构梁优化设计为L形梁,预埋4根短钢筋,安装时与梯步预留孔衔接固定,操作简便,吊装过程中能有效地对预制楼梯进行定位,确保一次性安装到位。
2预制混凝土楼梯现场施工要点
2.1现场堆放要点
装配式预制楼梯自工厂运输至施工现场后,施工项目部应派专人对各楼梯构件的外观质量、构件尺寸、预埋件位置等进行检查,若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则应强制构件返厂或退货处理。预制构件吊装运输时,为避免因受力不均匀而破坏,应起吊楼梯两侧的吊环。堆放预制楼梯时,应选择平整的场地,确保楼梯堆放时处于相对水平的状态,将构件所受的外力降为最低。楼梯应堆放整齐,堆放的位置和场地应便于后续吊装安装施工,避免因堆放位置不合适而出现后期的二次运输,从而影响楼梯的质量。堆放预制楼梯时,应将预制楼梯构件进行编号,将编号在施工图纸中进行标注,便于后续起吊安装施工,从而减少误吊次数,提高吊装安装施工效率。
2.2施工前期准备要点
在吊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楼梯安装的数量和位置定制合理的吊装方案,根据楼梯的自重荷载选择相应的吊索。吊装前对吊具和吊索的外观质量等进行检查,若存在较为严重的弯折或大面积生锈,应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后再确定是否继续使用。安装预制楼梯前,应首先将楼梯所在的平台层施工完毕。绑扎平台层钢筋时,应在平台梁内安装预埋件,便于固定预制楼梯。安装预埋件时,将预埋件与平台梁的纵筋进行焊接,之后在浇筑平台梁混凝土时,对预埋件进行保护,避免预埋件移位。浇筑完混凝土后,应在平台梁上弹出预制楼梯构件端部的控制线和侧面的控制线,并对控制线的位置和平台梁实际标高与设计进行复核,从而为确保预制楼梯的安装施工质量提供良好基础。
2.3预制楼梯吊装和就位要点
在对预制楼梯进行吊装和就位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楼梯安装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吊装施工时,吊装方法为水平吊,楼梯上下端部各安装两个吊点,起吊前对吊点位置的吊环连接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起吊施工。起吊施工前对预制楼梯进行试吊,如先将楼梯起吊500mm高,随即停止起吊,检查吊环和钢丝绳等连接情况,无误后方可吊至作业位置处。
吊装就位时,应将楼梯自上而下垂直进行安装,在楼梯距离安装标高上空300mm位置停顿,施工人员对楼梯的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将楼梯的边线与平台梁的控制线对准、将预埋螺栓与楼梯构件预留孔对准后,缓慢将楼梯吊至指定位置。吊装完成后使用撬棍对楼梯位置进行微调,将楼梯调整至指定位置,对楼梯校正后再将吊环取出。
2.4嵌缝和养护施工要点
楼梯就位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吊装的楼梯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对楼梯上端的固定铰支座预留孔洞进行封堵,封堵材料使用水泥砂浆,封堵完成后应确保封堵面平整、光滑、密实;楼梯下端的滑动铰支座仅需在预埋螺栓的螺母垫片上部灌注水泥砂浆即可,确保楼梯下端的滑动变形。若预制楼梯与平台梁之间存在缝隙,则应在缝隙处填塞聚苯板泡沫,确保两者间产生不同竖向变形时存在缓冲物质。预制楼梯安装完成后,就具备楼梯的使用功能,为避免在后续施工使用过程中踏步棱角被损坏,再使用木夹板对预制楼梯踏步棱角进行保护,待建筑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施工完成后将木夹板拆除。
3楼梯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楼梯平面位置及标高允许偏差控制的技术措施
(1)吊装楼梯施工前制定相应的吊装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专家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2)预制楼梯进场后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人对楼梯构件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构件的尺寸、施工质量等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当偏差满足相关验收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场使用。(3)在建筑主体结构的上平台梁中焊接预埋件时,应将预埋件焊接于平台梁纵向主筋上,浇筑混凝土时应对预埋件进行相应保护,避免预埋件出现移位从而影响楼梯的安装。
3.2平台梁标高及梁顶平整度允许偏差控制的技术措施
(1)吊装楼梯前对平台梁标高进行复核,若允许偏差大于规范要求,则应对平台梁顶部进行相应处理,使其梁顶标高满足规范要求。(2)对梁顶平整度进行测量,若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应对梁顶进行打磨或铺垫找平砂浆,确保楼梯与平台梁贴合。
3.3控制线定位允许偏差控制的技术措施
(1)在平台梁上定位控制线,同时增加辅助定位点,确保控制线定位准确。(2)首先对楼梯上部平台梁的固定铰支座控制线进行定位,再对下部平台梁的滑动铰支座控制线进行定位。
3.4预埋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的控制措施
(1)安装预埋件时,应对上下平台梁之间设计的预埋件间距进行测量,满足规范允许偏差后再进行焊接固定,若偏差较大则应调整预埋件与纵筋焊接的位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2)吊装施工时若出现因预埋件不能与楼梯间的预埋孔洞完美贴合,则应使用静力方法将预埋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其达到有效连接。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预制楼梯安装便捷,减少了现场施工量,减少了手工作业,有效降低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质量通病。预制构件观感好、精度高,减少了结构修理,为装修提供了便利条件,避免了装修材料的浪费。(2)通过优化设计、优化连接节点、采用预制楼梯分段吊装的施工工艺,有效降低了现场实际操作难度,降低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工人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滁州:明年起新建住宅楼梯施工用混凝土预制件[J].商品混凝土,2016(09):17-17.
[2]刘炼凯.某高层住宅预制楼梯静载试验与分析[J].广东建材,2016,32(08):43-45.
[3]许颖,吕志军,宋山峰.新型预制空心板式楼梯罕遇地震下反应分析[J].住宅产业,2016(05):70-74.
论文作者:张少波,李光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楼梯论文; 预埋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位置论文; 平台论文; 偏差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