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临床实践运用论文_马彦华 邱荣仙

马彦华 邱荣仙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6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临床实践的运用;方法:随机将 2013年 5月至2015年5月该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对照组实施护理配合,实验组强化护理配合,观察手术配合中的常见问题,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气腹不成功、腔镜视野模糊、呼吸性酸中毒、皮下气肿等发生率更低,具统计学差异( P < 0.05)。护理后,实验组满意度95.0%,要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之顺利实施,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做术前的充分准备;更需要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的密切配合。而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强化护理配合,可以显著降低常见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配合,常见问题,临床实践运用

腹腔镜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目前,腹腔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为医学技术发展迅速的项目之一,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完成的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有着跨时代意义,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1]。腹腔镜手术是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将腹腔镜自腹壁插入腹腔内观察病变的形态、部位及周围脏器的关系,并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的一种治疗方法[2]。医疗手术总是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的,腹腔镜手术的配合,对其顺利实施和发挥最大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起着关键作用。选取该院12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探讨腹腔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临床上的实践运用,如下所述: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纳入临床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为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并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0岁,平均(40.2±5.5)岁;纳入患者无相关禁忌证(其中普外手术40例,妇科手术25例,肝胆手术15例,阑尾手术40例),排除(严重心内科病变、严重精神障碍、无配合度),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文化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临床和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检查仔细各种仪器设备, 以及平时器械的检查、保养与维护。腔镜类器械消毒,主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供应连台手术器械需要高速高效, 临床实践采用快速高压消毒机对接台物品进行消毒, 不能高压的物品则采用 2%戊二醛浸泡 10 个小时以达到消毒效果,效果满意, 周转快[4]。

1.2.2 手术方法:采用富士能系列器械设备, 于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手术。第一穿刺孔为注气孔以两把皮下拉钩上提腹壁,轻拍下腹壁使与腹壁贴着的组织分开, 以一次性穿刺针刺入,证实在腹腔后, 注入CO2气体, 使压力维持在12~15mmHg范围内。在相应位置穿入穿刺针建立观察孔。因手术部位不同, 在相应位置穿入其余的几个穿刺针,建立操作孔, 进行相应部位的操作。手术完毕, 关闭仪器, 排除CO2气体, 缝合皮肤[3]。

1.2.3 术中配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实验组加强护理配合。

1.2.4 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实验组采取的加强护理配合实践

(1) 气腹不成功:腹腔镜的一个重要步骤乃人工气腹(气腹针插入腹腔,通过其孔充入CO2气体)。其目的是为了借助气体压力分离腹壁和腹内脏器,以确保视野空阔[1]。此过程中,充气速率过快,把握不够准确,医务人员操作欠佳,均可致气腹不成功;强化配合措施:进气速度不超过 1L/min,总量宜2 ~3L,腹腔压力≤16mm Hg (1mm Hg = 0. 133kPa),充气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周身状况及耐受力,头低脚高体位不宜过度。充气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特别关注是呼气末CO2值。麻醉师掌握好麻醉的深浅, 防止因过浅而呛咳或腹肌过紧而影响气腹[4]。

(2) 呼吸性酸中毒: 气腹过程中,CO2灌注压力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患者血CO2浓度快速升高,易形成高碳酸血症,患者通气功能受影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强化配合措施:术中加强对CO2灌注压力的掌握,尽量缩短灌注时间,酸中毒程度较重患者,需给予纠正酸碱失衡药物滴注[2],密切监测和记录动脉血气分析状况;

(3) 皮下气肿:人工气腹过程中,若操作不熟练致反复穿刺,气腹针误穿入皮下,灌注CO2时会将气体注入皮下,致本症;强化配合措施:由技术熟练之护理人员穿刺以避免反复穿刺,并妥善固定,以免气腹过程之压力将针头抵入皮下。若皮下气肿发生,应立即终止操作,少量可自行消失,大量则需穿刺排净气体,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呼吸性酸中毒。

(4) 腔镜视野模糊: 非气腹不佳的腔镜视野不清,通常与腔镜焦距、腔镜镜头等密切相关[2];强化配合措施:应先调试腔镜焦距,若仍模糊,可能是腹腔内温度相比镜头过高所致, 60℃~7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预热镜头2min(22℃~25℃时保持30min无雾),或通过防雾油使气雾难以形成,在手术进行到关键时刻镜头起雾时(抽出镜头滴防雾油耽搁时间且暂时看不到视野, 镜头还要重新定位),可将镜头轻触干净的大网膜, 瞬间除雾, 但清晰持续时间较短[3]。

1.3 实验观测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期间腹腔镜手术常见问题的发生率,同时该院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专科护理能力、服务质量、腹腔镜手术及护理效果、病情转归等几项的满意情况,分为优良中差,满意度优和良的患者总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1]。

1.4 统计方法:SPSS17.0版本统计源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由χ2检验计数资料(率),P<0. 05 指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发生率如表一:实验组气腹不成功、呼吸性酸中毒、皮下气肿及腔镜视野模糊等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的发生情况(n/率)

3 结语

该院在腹腔镜手术配合常见问题的临床实践较成功,术前准备和术中强化配合值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深入探讨和完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银,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年10月第7卷第10期下:78,79;

[2] 王巍,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1月第14卷第2期,临床护理:199,200;

[3] 李俊英,腹腔镜类手术配合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年8第4期(总第126期):65,66;

[4] 陈蓉,邹玉香,阮艳玲,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的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6月第30卷第3期:150,151;

论文作者:马彦华 邱荣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临床实践运用论文_马彦华 邱荣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