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王爱红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王爱红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而训练的出发点多数在于理解课文内容,而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是“多读”。只有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读”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读物主要是‘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因此,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围绕“读”的训练要求,选择恰当的“读”的训练方法,力求达到“以读助讲”的功效。

“读”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务必要先读正确,其次读流畅,再读理解,最后读情感。落到实处就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特点,选择好不同的“读”法,开展多种朗读练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一、各种阅读方法的特点

1、根据教材特点,从参与“读”的范围来看:

①个别读(包括指名学生读和老师范读)。这种读法一般在整体感知课文时适用。指名读,可以促使学生重视课前的预习,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师范读,绘声绘色的范读可以激起学生读的情趣,给学生以整体的感染。

②部分读(指少数学生参与的读法)。这种方法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促使所有同学都能认真读课文,认真听讲,培养阅读的整齐感。

③集体读(指全体学生齐读课文的读法)。这种方法宜在一篇课文或一个段落授完后选用,再进一步体会情感,感受语言文字,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2、依据教学特点,从参与“读”的媒介看:

①录音读。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声形并茂的录音朗读,可引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②配乐读。创设特定的音乐背景,让学生朗读,有助于学生体味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蕴藏的感情。从而使学生读得有味,有情,有趣。

③配画读。即让学生看着画面听读,这种方法遵循了直观性的原则,一般在看图学文和有插图的课文教学时采用,也可以让学生边盾图边背诵有关内容,这也是一种变相配画读的方法。图文并茂的朗读,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④音像读。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播放课文相关音像,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环境中,图文、音像齐上,直观性更强,对学生有超强的感染力,震撼力。更能争加对课文的理解。

3、依据教学特点,从考虑“读”的技巧看:

①提示关键词引读法。即教师根据内容提示表示中心或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让学生承接读,一般在重点句、段中采用。

②分角色朗读法。这种方法一般在对话或多种人物参与的课文中选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体味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培养爱憎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按写作结构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结构是“总→分→总”,读时可以总的部分齐读,分的部分指名读,有利于学生学会一定的写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④回味读。是在一篇段时间后再来体味朗读,清除遗忘。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阅读技巧训练方法。这种读法可以加深学生理清作者思路,领悟写作特色,感受语言文字。

4、根据教材特点,从考虑“读”的形式看:

①默读。这种读法,一般用在课堂教学中,在思考几个问题时采用。做到边读边思,读有任务。

②轻读。即要求学生小声地读一段课文,一般多用在二、三类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轻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③朗读。即要求学生清晰而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是一种“读”的综合训练形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不但可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而且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从中得到文章的旨趣。

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3、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我只做适当点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4、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当然,“读”的方法异彩纷呈,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断探索,选择恰当的“读”法,达以“读”的训练要求,从而完成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习作技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孔广叶,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教学参考,2009,(03)

[2] 张瑞丽,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科技信息,2009,(05)

[3] 陈友青,让语感在朗读中锤炼.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4)

[4] 蒋君芬,朗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教学参考,2009,(04)

[5] 李敏,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论文作者:王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表达能力论文_王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