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旅游扶贫的弊端论文_张少萍

浅谈乡村旅游扶贫的弊端论文_张少萍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系,浙江省 东阳市 322100)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原生态乡村风光愈发向往。同时,拥有这些原生态未被破坏的旅游资源的地方,往往都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国家通过出台政策来鼓励人们进行旅游扶贫,但其中有利有弊。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等方面,来浅谈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弊端。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利弊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而旅游扶贫就是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振兴的好方式。旅游扶贫即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文化和旅游部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亿元,同比增长27.3%,全国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17.5%,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长、农村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中间力量。但在通过旅游脱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以下就此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区域选择不合理

旅游扶贫首先要解决的是哪里适宜、适宜开发什么项目的问题,做到因地制宜。并不是每个贫困地区都拥有充足的旅游资源,能够进行旅游扶贫的地区是要具有旅游开发基础、条件或潜力的地区。而不是人家开发什么项目,我也开发相同项目,这样并不能有效的做到旅游开发且做不出自己的特色,并且会造成市场雷同,使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观盲目,达不到有效吸引旅游者的目的。对贫困地区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2、实施主体不明确

一方面,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资源稀缺、发展基础差等外部因素,居民思想观念、技术能力等是内在的核心制约因素。对于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旅游开发是新鲜事物,旅游参与意识和能力均较弱,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资本。而当下很多贫困地区,拥有了良好的旅游开发资源,但却因无相应技术人员指导,拨款经费后任由村民进行改造开发,造成开发不合理,资金浪费等现象。因此,旅游扶贫在引入外来资本的同时,需要挖掘和培训贫困村人力资源、创新旅游与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资金来源方式有待拓宽

贫困地区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交通、水利、通讯、医疗、文教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相对较差,项目资金投入需求较大,贫困地区自身资金规模与筹集能力偏弱。所以,解决好扶贫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问题,是瓶颈所在。财政拨款是目前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这不足以支撑每个贫困地区的资金支出,所以,需要当地政府或企业牵头,加强与当地相关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或加强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引入低息贴息贷款等金融模式。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具有局限性,故会产生同一区域不同人口利益分配不均匀现象。以东阳市象田村油菜花节为例,一部分农民种植油菜花,另一部分农民开展乡村民宿,村组织进行门票收费,进行整体收益,但种植农户只能靠油菜花后期收货进行收益,而整个旅游节的收益项目主要集中在门票和民宿等产品上,所以要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避免出现收益不均的现象发生,以保持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产业链构建不完善

旅游扶贫不能就旅游谈旅游,需要更加开放的发展视野,厘清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等核心问题。在旅游产业选择上,需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市场需求等内外部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旅游扶贫项目,既要避免一哄而上、简单重复,也要避免“旅游飞地”、“农民高攀不起”。在产业链构建上,需要改变单一的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开发思路,推动旅游产业内部、旅游产业与涉旅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因地制宜形成包括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特色民宿、手工制品等在内的广义旅游业,通过产业链的本地化,既可以实现产业间的互动增长,形成更多的产业链增值,同时也可以减少旅游漏损,将更多的产业链增值留给本地居民与本村。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将数字经济、休闲经济、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包容性经济等发展理念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和商业模式。

6、生态及人文资源破坏严重

旅游扶贫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从而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除此之外,对当地人文环境也有一定程度影响,例如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贫困地区人口为赚取更多的收益,开始兜售不合格产品或对游客进行强买强卖,导致民风下降,造成不良影响。为能够使当地旅游项目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当地生态资源的保护及人文资源的监督。

参考文献

[1]王旭华.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旅游.2017.08

[2]胡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J].地理研究.2018.10.

作者简介:张少萍(1991.10-),女,浙江东阳人,助教,学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教育。

论文作者:张少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浅谈乡村旅游扶贫的弊端论文_张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