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饿傻”了孩子的生机论文_杜芬

不要“饿傻”了孩子的生机论文_杜芬

杜芬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祥飞海尔希望小学 277212

【摘要】呵护孩子的天性,自然人应该在广阔的天地中茁壮成长,不能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兴趣趋向,则适得其反。自己感悟的才能长久,天造地设的则能永恒。

【关键词】饿傻 尊重 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43-01

“不要再愣神了——”,那边传来了刺耳的呵斥声。孩子刚萌发的兴趣又被横扫得荡然无存。

芸芸众生,近乎于呐喊:累——了。

管孩子的越来越多,管不住孩子的也越来越多;学特长的越来越多,不知道自己特长的也越来越多;爱孩子的越来越多,不懂得爱孩子的也越来越多。

一、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层面不同,结论则相差甚远。

一个两岁六个月的小孩,随其父亲到超市采购,看到一串袋装QQ糖,指着中间一袋索要,父亲以为他想从手指的那一袋撕下来,这样共计有五袋。便给他讲保护牙齿,少吃糖果,否则牙痛之类的道理,愈发惹怒了他,情急之下,准备撕下末端的一袋,小孩仍然摇头。恰巧被旁边选食品的一名中学生看在眼里,他果断地撕下了小孩手指的那一袋,其余的放在了货架上,接过哥哥给他的那袋QQ糖,孩子破涕为笑。

一张白纸能涂宏伟的蓝图。孩子在认知过程中,是需要因人、因时、因量的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沟通会好些。

一次家长会上,有个家长坦言:“我容许孩子玩电脑游戏,因为电脑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你小学不让他(她)玩,到了初、高中,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玩。我给孩子每次上网的时间是30分钟,约莫到20分钟的时候,我会提醒:‘还有10分钟了。’到25分钟的时候,我又一次提醒:‘还有5分钟了。’时间到了,孩子有时会自觉地离开电脑,有时很不情愿,我会及时断电。”这位家长的孩子品学兼优,用四、五成的力就能学好校内教材,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参加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成绩突出。英语跟着磁带学;拔高题是看着点拨反复揣摩的;萨克斯是四年级时自己提出来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一切都令四座咂舌。大家都在反思,但不一定要模仿,孩子的个体差异是要细致分析才行的。

孩子是天成的、无辜的,小脑袋里蕴藏着大智慧。而很多孩子的天赋,在家长“高屋建瓴”的大旗下,被吹得无影无踪,自己却还在叫苦连天,是该好好反思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教育本没有错,错在不能抓准教育细节,因人、因时、因量地施教。每年六月份,又有多少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的家长会在恶梦中惊醒呢!

二、握准付出,挖掘羽衣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时间是给会生活的人,生机是留给所有孩子们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步一个脚印地育人,是对每一位家长、每一名教师的考验。一句话,别人使用的不一定适合你用。

特长培养中,又存在怎样的情形呢?

记得有一次,去一个矿区的朋友家,未进门,就听到钢琴声。稍立,倾听——用力过猛,缺乏情感。落座后,谈及孩子情况,大伤脑筋。孩子现在上初三了,成绩下滑很大,不愿与父母沟通,动辄就与父母争吵,并以离家出走相要挟。朋友显得非常无奈,整天提不起精神,工作时屡屡出错,我甚为惊愕。因为这个孩子从小非常懂事,五岁起就练钢琴,五年级时获得了钢琴十级证书,门门功课都很优秀,怎么一夜之间陡然巨变了呢?朋友为了这个孩子几乎倾其所能。他在单位是个中层领导,却很少参与各种非正式场合的应酬。自孩子五岁学钢琴起,就准时上下班,承担起一半的家务活。同事相邀出去娱乐,他能推就推。一路走来,现已人过中年,略去了很多个人的兴趣,失去了一些生活乐趣。从朋友家回来,我的情绪似乎受到了朋友的牵制。育人之难,近乎于一个谜团,令人始料未及。付出与回报难道成反比例吗?人生变术,难道迷茫多于明朗,叫人难以把握吗?朋友家的这种状况,也是当今的一种社会共性。中国人历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承父业、子荣母贵的从众心理,源于一种迫切的渴求,无形中把孩子很多成长过程中的灵性因素给“饿傻”了,岂不可悲、可叹?还是先跟自己过不去,再静下心来寻求教育孩子的方略吧。实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无现实中的劳动、生存锻炼,就要努力创造出各种情景,刻意地进行技能训练。请事实来鞭策自己,让现实来证实自己。找准感觉,方向就不会错。

三、尊重孩子,理性育人

如果孩子从小因为学习各种才艺而累积压力,那么,进入青春期后,很容易以抑郁的方式爆发出来。这种抑郁的情绪,笼罩着孩子整个的心灵,以至于他们原有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期望值过高,失望率更大,演绎灵动生命的历程就难以显现。

大人微笑,孩子快乐;宽泛教育,生命灵动。孩子是弱小的,他们的想法往往难以淋漓尽致的表达,长此下去,他们则中庸了、木讷了,还谈什么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呢!履行师长的使命,努力去做,不计酬,不讲薪,不攀比,孩子的人生定会有一个明媚的春天,亦会有一个丰硕的秋天。

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处在风头浪尖之时,是该做回头一眸、重辟蹊径的时候了。

当前,“教育实验室”、“人本跨界大课堂”等正在成为当代课改的标志,为中国课改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让孩子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教学生涯告诉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真正让孩子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凸显,是现代教育的主旨。作为师长,切莫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成绩,而不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自然人,还是要多汲取天地间的灵气,在劳动中锻炼,于磨炼中成长,自己感悟的才能长久,天造地设的则能永恒。

人在旅途,痛并快乐着。抱着荡涤晦涩、刷新精彩的生活理念,上苍总会赐你一处好风景。

论文作者:杜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不要“饿傻”了孩子的生机论文_杜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