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

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

高红[1]2003年在《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习困难是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最后得到以下结论: 1、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偏高。与优等生相比,在状态和特质焦虑上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学习困难学生中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但在状态焦虑上无显着差异,在特质焦虑上有显着差异;学习困难学生的状态、特质焦虑在小学高年级与初中之间存在阶段间的显着差异,但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各年级间不存在显着差异。 2、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特质焦虑有显着影响。其中,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显着的负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与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显着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有显着的缓解作用,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有显着的增强作用。 3、父母人格的各维度与学习困难学生的特质焦虑均无相关;学习困难学生父亲人格的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分别对其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有影响。但学习困难学生母亲人格的各个维度对其教养方式各因子均无影响。

刘培军[2]2015年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连续扩招,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严重,民族地区高校尤甚。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大多为本地生源,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各民族乡镇的农村地区。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差异性以及高校缺乏多元文化的教学策略,致使有相当部分同学在适应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过程中遇到一些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引起的困难。适应大学学习成为了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学生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其适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业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牵涉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质量。因此,关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很有必要。本论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第一、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要素有哪些?民族地区高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如何?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有无差异?第二、对于不同的背景变量,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何特征?有哪些背景因素与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其对学习适应性的解释力有多大?在相同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上有无差异?第叁、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高校应如何帮助或促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本论文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广西15所普通本科院校抽取了3700位问卷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3054份。访谈以半开放式访谈为主,访谈对象为学生21人(汉族9人,少数民族12人),一线辅导员5人,科任教师5人。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倾向从“能力”视角解读“学习适应性”,把学习适应性视作学习适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法与能力”、“自我认知与心理”、“学校教学与管理”和“学习环境与社交”这五个层面的调节与改善的能力。整体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位于中等稍偏下水平,特别是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认知、心理状况、教学管理适应以及对社会环境适应这六个维度上接近低水平;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在背景变量中,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类型”、“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交流用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显着;其中,“家庭经济条件”、“教养方式”、“家庭交流用语”、“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所在地”等11个变量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着相关,且“家庭经济条件”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最强预测变量。在某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也有显着差异,诸如:一年级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在中间层次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在另一些相同背景下,大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着差异,诸如:父母职业社会地位较高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富裕、基本温饱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独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等等。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提出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适应性水平的四方面对策建议:首先,学生自身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对环境的适应力。其次,辅导员要了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成长特点,要关注贫困生,做好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再次,科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设计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内容与学业评价标准,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适当开展对学生先有学习经验的研究。最后,大学管理者要优化管理服务,健全各类咨询服务体系,创建学生学业支持中心,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

赖运成[3]2013年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人际敏感性是一种“对别人的行为、认知、情绪情感”反应过于灵敏的人格。人际敏感性的特征包括对他人反应的过度警觉;对“感知到的或实际的批评或拒绝”的过分敏感、恐惧;多疑;自卑;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不自在,并常出现社交回避;认同需要心理强烈;分离焦虑心理明显等。目前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主要以人际敏感性量表(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Measure, IPSM)为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集中于人际敏感性与父母教养方式、抑郁、焦虑等的关系问题。我们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对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攻击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以2107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发展特点,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2070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以160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脆弱性、认同需要、警戒性、分离焦虑、自卑性、疑人性和内倾性七个因素: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2)从整体上看,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程度较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敏感性程度无明显差异;在城市中学就读的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有更高的人际敏感性;女生的人际敏感性高于男生;中学生人际敏感性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有减弱的趋势;不同亲子关系质量、父母关系质量的学生在人际敏感性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等不良教养方式的使用越多,中学生人际敏感性趋于越强;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能正向预测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敏感性的关系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等学生中会有所不同。(4)中学生的人际敏感性越强,外显攻击性越强;高人际敏感性学生比低人际敏感性学生有更强的外显攻击性;人际敏感性能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5)中学生人际敏感性对外显攻击性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来实现;未发现情绪智力在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之间有显着中介作用。(6)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内隐攻击性无显着相关;高人际敏感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无性别差异;高人际敏感性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是分离的。

李静[4]2007年在《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知偏差是指“有问题的、错误的、不良的观念或想法,这种观念或想法会导致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产生问题,造成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情绪障碍”。这个概念与非理性信念和认知偏误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结果的角度,而不是消极情绪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的。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产生情绪问题是认知偏差会导致的结果之一,但却不是必然结果。当前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中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因素是“过度完美”和“苛求善待”。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生态心理学的观点来思考形成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生态系统,了解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认知偏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出导致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部分原因,将对我们认识现阶段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研究得到的成果对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乃至学生的学业指导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防止和克服行为偏差也会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倪婕编制的《中小学生认知调查问卷》进行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调查。最终参加了2份问卷调查并且有效的被试共443人。为了比较家庭教养方式得分高的学生和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总分及其各因素上有无显着性差异,并且,是否与年龄和性别存在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了单因变量的方差分析。单因变量的方差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消极态度”、“获得关注”及“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并且,与年龄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苛求善待”、“获得关注”和“消极态度”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这一认知偏差上存在及其显着的差异,并且,其与年龄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性别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女生受到的影响更大。2、父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维护自我”、“苛求善待”、“过度完美”、“获得关注”和“问卷总分”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消极态度”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并且,其与性别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女生受到的影响更大。母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维护自我”、“获得关注”、“消极态度”和“问卷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母亲“惩罚严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这一认知偏差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和性别都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女生受到母亲“惩罚严厉”的影响更大;3、父亲“过分干涉”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母亲“过干涉过保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4、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过度完美”、“维护自我”、“获得关注”和“问卷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苛求善待”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这一结果与年龄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更大;父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消极态度”上有显着差异,并且这一结果与年龄或性别并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母亲“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5、父亲“过度保护”得分高的学生与得分低的学生在认知偏差各因素及其总分上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并且,与性别或年龄也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这些发现对深入了解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起源及影响因素具有显着的借鉴作用,对实际的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刘在花[5]2004年在《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因为社会智力可能代表一种新型的智力,所以日益引起研究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研究者对社会智力的界定、结构以及测量等问题尚存在争议,没有达成共识。另外,已有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成人,而缺乏对小学生社会智力的基础性研究。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针对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等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在这一领域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引起研究者和教育者对小学生社会智力的关注。本研究包括五个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通过访谈、问卷、社会测量法、投射测验、团体训练等方法,对1041名3-6年级小学生和5名心理学专家进行调查,分别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培养与训练以及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试图通过建立小学生社会智力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小学生社会智力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包括社会洞察力、社会焦虑、移情、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等五个部分。本研究编制的《小学生社会智力量表》信度、效度较高。2.不同学校小学生社会智力差异不显着;不同年级小学生在社会智力五个维度及其总体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除社会焦虑外,小学生在社会智力其余四个维度及其总体水平上,性别差异显着,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小学生社会智力性别与年级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3.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发展水平显着低于一般儿童;中年级与高年级学习困难儿童相比,社会洞察力存在显着性差异;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性别差异不显着;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智力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着。4.除权威型教师领导行为与移情、社会洞察力相关不显着外,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教师领导行为与社会智力各个维度以及总体水平均存在显着性相关。另外,教师领导行为总分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也达到了显着性水平。5.小学生知觉到的来自教师、同伴、父母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智力有不同程度的相关。6.除过度保护与移情、社会洞察力相关不显着外,父母教养方式五个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智力五个维度及总分相关均达到显着性水平。7.认知观点采择与移情、社会智力相关显着;情感观点采择、社会观点采择除与社会焦虑相关不显着外,两者与移情、社会洞察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会智力总体水平的相关也达到显着性水平。8.一般自我效能与社会智力五个维度以及社会智力总体水平相关均达到显着性水平;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会焦虑的相关为负相关,其他相关为正相关。9.人格五个维度及其总分与小学生社会智力五个维度及其总分均存在显着性相关。10.通过对社会智力影响因素协方差结构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社会处境、家庭因素分别通过学生的个体因素对社会智力产生影响,它们又分别直接作用于社会智力”,这一作用模型为可接受模型。11.团体训练能够改善和提高小学生社会智力水平。

汤重[6]2016年在《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青春期”一直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伴随着青春期社会化的发展,青春期性别角色认同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的隐患也日渐凸显,随着学界对青春期教育的不断重视,家庭教育做为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促进青春期性别角色社会化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去剖析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探寻解决的路径,努力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为青春期社会化的发展搭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本研究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切入点,并结合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以及身体建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对某地四所中小学校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认同以及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关系,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深度挖掘。研究结果如下: (1)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均以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为主,母亲在拒绝型、情感温暖型、过度保护型叁种教养方式上的使用程度均显着高于父亲。 (2)青春期性别角色认同类型在双性化、单性化以及未分化性别角色认同的比例呈现“叁足鼎立”的现象,其中双性化性别角色认同所占比例最高,未分化性别角色认同的比例相当。 (3)青春期心理健康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九个维度上均存在轻微症状。 (4)父母教养方式对青春期性别角色认同以及心理健康均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父亲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是青春期双性化性别角色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父亲对子女使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的程度越高,青春期性别角色认同呈现双性化气质越显着;父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父亲使用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的程度越高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母亲使用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的程度越高其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5)青春期性别角色认同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间存在调节效应,具体表现为:正性男性化性别角色认同在母亲拒绝型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以及父母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间存在调节效应;正性女性化性别角色认同在父母拒绝型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以及父母过度保护型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间存在调节效应。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站在家庭教育视角结合理论分析了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支持、家庭、个人叁大层面对青春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探讨。最后,基于家庭教育的视野呼应问题,通过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政策体系、促进父母教养方式科学性的提升以及培养青春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叁大层面为青春期社会化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路径探讨。

郑海芳[7]2010年在《初中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培养》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教育者们充分认识到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多维度、多视角的认识学习动机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学习动机的综合性考察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高效率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学习动机、父亲教养方式、母亲教养方式、班级环境、社会支持问卷对8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主要目的是:(1)基于的Paul R. Pintrich的动机理论,提出学习动机是一种综合性动机,蕴含了价值成分中的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情感成分中的考试焦虑和期望成分中的自我效能感;(2)调查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现状;(3)探讨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外在因素;(4)主要外在因素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路径分析;(5)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本研究的结论探讨提高学习动机的教学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学习动机性别差异不显着,年级差异显着;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显着的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显着的学校类型差异;2、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与学习动机相关显着,并对学习动机有预测作用;3、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显着,其中父母教养方式通过班级环境、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班级环境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班级环境、社会支持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习动机具有间接影响。因此,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研究的结论,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改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方园[8]2013年在《农村留守儿童耻感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耻感,即羞耻心或羞辱感,是个体因为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观念或者行为违背自己心中所认可的价值观和准则时所产生的一种指向自我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留守儿童耻感为视点,旨在编制一套信效度较好的耻感测量工具并探讨留守儿童耻感现状以及耻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交焦虑的关系,为留守儿童的耻感教育提供依据。获得以下结论:(1)留守儿童耻感包括个性耻感、行为耻感、身体耻感和关系耻感四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问卷。(2)留守儿童耻感总体及各因子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个性羞耻水平最高,行为羞耻也比较高,其次为身体羞耻和关系羞耻。(3)男女留守儿童在耻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4)独生和非独生留守儿童在耻感总分及各因子上不存在显着差异。(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耻感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表现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行为耻感先增长然后趋于平缓,个性耻感和关系耻感先增长然后下降,身体耻感随着年级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6)留守儿童耻感、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交焦虑叁者之间两两均呈显着正相关,教养方式和社交焦虑与耻感的各个因子也呈显着的正相关。耻感在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即家庭教养方式通过影响耻感进而影响社交焦虑。

聂衍刚[9]2005年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也是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二大课题。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尝试建立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探讨和了解我国青少年(指13——18、19岁的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内在要素和结果、以及影响因素和功能,为预防和诊断青少年的适应障碍,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推动素质教育的更好地实施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研究者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青少年人格、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它们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它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社会适应行为的实质是社会智力的表现。 第一章研究者回顾和总结了社会适应行为的各种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进行研究的构想,同时提出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的假说。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包括四个子系统:社会适应行为的任务系统(结构)、社会适应行为的机制系统(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行为的方式系统(特征)、社会适应行为的功能系统(作用)。这四个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从其性质可以分为适应良好行为(指个体必须学会的行为、必须选择的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指个体必须回避的行为);从其适应任务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适应与外在适应,从其适应水平,可以分为好、中、差等层级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活动机制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人格因素、自我意识和智力活动系统,它们相互依存,并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征是通过适应社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可以分为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智性与情绪性、适应型与不良型等方面。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功能就是指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一,考察了学生、家长、教师对青少年社会社会适应行

赵小云[10]2011年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文中提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被视为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是国外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理论生长点。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涯适应力的缘起、概念内涵、理论建构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生涯适应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体会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然后,针对当前生涯适应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现状以及生涯心理学的研究新进展,采用特质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研究取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探索。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已有关于生涯适应力理论建构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进一步厘清了中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理论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一个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且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然后,运用此问卷,系统地考察了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紧接着,引入生涯心理学中的另外两个研究热点,即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活满意度,探讨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知觉、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效应模型;最后,结合认知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不同生涯适应力水平的大学生在生涯相关事件上的认知加工特点。综上,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期望通过上述系统的研究来推动我国大学生生涯心理的心理学研究,并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启示。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围绕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结构模型、发展特点、相关因素及不同生涯适应力水平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等问题进行了8项研究。综合这些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是由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和生涯人际六个因素组成的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据此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工具。2.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总体上居中等偏上程度,但仍不容乐观,表现为在生涯关注、生涯控制和生涯好奇叁因子上得分较低。同时,在性别、年级、家庭背景、学校因素及参加社会实践数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性别上,男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优于女生。在年级上,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会随年级升高而有所下降,大叁时会略有回升,大四则又会下降。在家庭背景上,首先在家庭社经地位上,表现为来自高、低家庭社经地位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都表现的相对较好,而来自家庭社经地位居中的大学生则表现的较差;在城乡上,大学生在生涯适应力总均分上并不存在显着的城乡差异;在教养方式上,整体上看,父母教养方式为民主型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最佳,专制型的次之,溺爱型和放任型的表现最差。在学校因素上,首先在学校类型上,整体上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最好,211的和独立的相对较差;在专业上,整体上看,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明显高于文科类的和理工类的。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上,表现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多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也越高。3.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生涯阻碍知觉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后可知,生涯适应力可能是影响生涯阻碍知觉的原因之一,同时还发现,生涯阻碍知觉越高的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也越低,说明生涯阻碍知觉对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提升有制约作用。而对大学生生涯阻碍知觉的调查发现,整体而言,多数大学生感知到的生涯阻碍程度并不是太高,不过,在阻碍知觉来源上将高校教育的不足视为制约他们生涯顺利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大学生的生涯阻碍知觉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专业类型上存在显着的差异,但在家庭社经地位和城乡上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4.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后可知,生活满意度可能是影响生涯适应力的原因之一,同时还发现,生涯适应力越高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也越高,说明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整体来讲,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并不是很乐观,同时在性别、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家庭社经地位以及城乡上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但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5.大学生的生涯阻碍知觉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制约性,而生涯适应力则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提升作用。另外,生涯适应力在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生涯适应力对生涯阻碍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生涯阻碍知觉对生活满意度的抑制作用在低生涯适应力组中比在高生涯适应力组中体现地更为明显。6.生涯适应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在对生涯信息的编码和回忆上均存在着相应的认知加工偏向,不同的生涯适应力图式组织和引导着个体对相应生涯信息的认知加工。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 高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刘培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 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 赖运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小学生认知偏差的影响研究[D]. 李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刘在花. 北京师范大学. 2004

[6]. 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汤重.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7].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培养[D]. 郑海芳. 湖南科技大学. 2010

[8]. 农村留守儿童耻感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D]. 方园. 扬州大学. 2013

[9].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聂衍刚.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10].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 赵小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