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的诸多举措论文_龚立发

探讨新时期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的诸多举措论文_龚立发

龚立发

(宁夏国华宁东发电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 750408)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进步,电厂运行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在一系列的改革中关键方面是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不仅对整个电厂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升电厂各项设备的技术层次,有利于电厂长久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较多电力企业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运行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其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的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厂;新时期;成本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面临着重要改革,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就是整个技术结构的调整,对于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策略,将企业内部生产和经营结构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如何有效控制电厂运行成本,是电厂运行所要面临的问题。

一、电厂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一)电厂经济发展要求

电厂进行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通过有效措施将成本进行管理,可以将企业资金进行规划,促进企业保持发展活力,增加资金周转效率,在生产经营方面出现偏差可以及时纠正,规避风险,将电厂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般来讲,电厂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分为动态成本控制和静态成本控制。动态成本控制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一般是指对于原材料和发电燃料等成本的控制。静态成本控制主要是对于机械设备和库存这些固有成本的控制。按照成本管理理论,静态成本和动态成本都需要进行关注,但是静态成本对整体影响较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加倾向与对动态成本进行改进,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企业进行全面成本控制。因此,在今后成本管理中需要将动态成本和静态成本管理结合起来。

(二)降低能耗的需要

我国电厂发展到现阶段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这样的方式下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大,电力企业运行中成本过高,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电力企业进行改革以后,行业间竞争进一步增加,使得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降低能耗,从而获得利益。电力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厂能源消耗进行规划,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减少能耗,从而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生产中能耗占据成本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需要将成本进行控制,首先需要将能耗进行管理,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对技术进行革新,保证企业能源消耗在合理范围内。[ ]技术革新首先影响成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主要目的就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企业发展中,成本是关键,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革新,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技术革新是企业维持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企业进行关注。出于企业发展考虑,需要对技术进行革新,这个也是成本控制的必然要求。

二、电厂进行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电厂进行设备改造

电厂运营成本较高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能耗较大,需要对技术进行一定的革新,将设备运行能耗降低,在根本上将企业运行成本降低。能源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出于对环境的思考,需要将能源进行节约,生产中尽量降低能耗,实行强有力的措施将能耗使用量减少,但是这个过程对于电厂来讲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控制策略,选取可行性改造方案,将电厂机组进行技术提升,节约能耗。例如,宁东矸石电厂一期工程中,因为设备能耗较大,对设备进行一定改进,将能耗进一步降低,使得能源的消耗逐步减少,虽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但是整体能耗下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成本控制具有较高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厂电气系统改造

电厂发电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机组之间运行也是需要大量电能作为保障,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对电路系统进行改造,保证电路系统整体运行的高效性。宁东矸石电厂一期工程中,通过提高发电机绝缘水平,提高发电机冷却容量,降低发热,减少漏氢,使运行指标达到增容后的设计要求,保证电路系统整体运行流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量消耗。同时需要调整线圈和调压开关等部件,保证使用寿命,进行设备改造和管理。通过对电气设备改造,可以将电路系统整体运行质量进行提升,使得设备在使用中更加安全,耗电量得到节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成本。[ ]

(三)监控系统改造

因为电力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设备之是密切联系的,为了实现相互之间的关联,在进行监控系统改造中需要引进新的ERP程序,将电厂从生产到经营各个方面进行监控,使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生产费用都在整个链条中,进行管理过程中便于控制。通过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成本控制,可以将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直观展示出来,将成本进行合理规划,从整体上对生产材料、原材料等进行控制,成本费用的管理更加清晰透明便于企业进行决策,提升成本决策的能力。成本费用管理需要具有清晰认识,这样才能保证电厂进行决策时有据可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将生产和运营各个环节进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四)电厂运营环境控制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东、中部地区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约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电力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可降低60%左右。所以为了实现对成本各项指标的保护,对电厂能源进行控制是行之有效的环节。

因此,我电厂在此基础上多项措施并举,在原330MW亚临界机组上节能改造。通过汽机通流改造扩容至350MW,的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煤耗;将锅炉扩容至350MW亚临界机组,同时提高锅炉效率,检查发电机扩容至350MW的改动;落实热负荷,热电联产改造降低煤耗;尖锋冷却,降低春夏季运行的背压降低煤耗;低温省煤器余热深度利用,锅炉排烟梯级利用加热给水、凝结水,降低煤耗,将电厂能耗进一步境降低,对电厂运营环境控制。

(五)技术人员培养

现代经济竞争主要靠技术,技术的支撑是人才,人力资源在成本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需要对电厂员工素质进行提升,增加高技术人才在企业中的占有率,这样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较大意义。一般来讲,技术能力较强员工,在工作中对于技术革新反映敏锐,在工作中善于创新,对电厂技术革新具有促进作用。拥有高技术能力的员工,电厂可以更加规范的进行操作,在管理过程中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科学合理的将电厂进行管理和布局,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厂新设备运行效率。同时,专业知识较强员工对于新设备掌握较快,避免资源的浪费,更加促进设备运行有效性,帮助企业更好的控制成本,维护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结束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电厂竞争激烈性增加,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降低能耗,需要对电厂进行一定的成本控制,根据不同电厂实际出发,制定符合电厂自身发展的策略,促进电厂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规划成本收益。

参考文献:

[1]闫逢吉.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的诸项举措[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09:57-58+61.

[2]徐卫.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举措[J].黑龙江科学,2014,08:213.

[3] 林琳.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J].鄱阳湖学刊,2010(6):62- 68.

论文作者:龚立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  ;  ;  ;  ;  ;  ;  ;  

探讨新时期电厂运行中有效控制成本的诸多举措论文_龚立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