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论文_黄东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心电图室 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对象,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5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按照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分为A型和B型两种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15例患者当中,有11例为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占73.33%,其余4例非非器质性心脏病。在11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8例患者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这8例患者仍然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且这8例患者的交替性文氏现象都为病理性组织。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4例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没有出现房室阻滞的情况,心电图显示为功能性阻滞。结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属于房室结双层阻滞,且B型多于A型,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言,即便心律恢复后,大多数患者都存在房室阻滞,对于病理性阻滞的患者,可以通过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量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病理性阻滞的情况。

【关键词】心房扑动;交替性文氏现象;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11-02

文氏现象指的是心脏传导阻滞当中的一种基本心电现象,是心脏病患者二度传导阻滞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实质指的是房室交界区的分层阻滞,经常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情况中出现,本文主要对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中选取其中的3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对象,这15例患者均确诊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对这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15例患者当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在2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8±4.73)岁。

1.2 方法

这15例住院患者由本院经验、资历都比较高的专业心电图医生进行心电图复核认定,并将心电图复核人定结果记为A型和B型,其中A型为房扑2:1与4:1传导交替出现,同时患者下传的FR间隔期逐渐延长;B型为房扑2:1与3:1传导交替出现,且下传的FR间隔期也逐渐延长。

2.结果

在这15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当中,经过心电图复核确认,有11例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其余4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占73.33%;在4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当中,有1例肺炎患者,有2例糖尿病患者,有1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11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8例患者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这8例患者仍然存在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且这8例患者的交替性文氏现象都为病理性组织。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4例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没有出现房室阻滞的情况,心电图显示为功能性阻滞。

在这15例患者当中,所有患者经过胺碘酮或者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治疗后均治愈或者显著好转。

从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分型情况来看,A型有6例,B型有9例,采用胺碘酮或者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后,两种分型患者均获得了不错的转归,这两种分型的临床诊断、心房率和转归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A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和临床治疗转归

3.结论

3.1 心房扑动的基本概述

心房扑动指的是当心房异位起搏点的频率达到250~350次/分钟,且这一频率处于规则状态时,所引起的心房快而协调的收缩,属于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之间的一种中间型。据悉,心房扑动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低血压、头晕、心悸、心绞痛,严重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情况。从引发心房扑动的病因情况来看,大多数与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肺栓塞以及病态窦房结,从性质上来看,心房扑动大多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对心房扑动的检查和诊断,临床上的主要确诊手段是心电图检查[2]。

3.2 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基本概述

文氏现象指的是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异常,导致传导逐波减慢,最终发生传导中断的一种现象,从文氏现象的诱因情况来看,包括两种,一是病理性文氏现象或由药物引起的文氏现象两种,二是患者的心率增快或者是受到迷走神经而导致的生理性文氏现象,交替性文氏现象指的是房室在2:1阻滞的基础上每隔一个心动周期会出现符合文氏现象规律的传导障碍,且这种传导障碍逐渐延长[3]。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本次选取的15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当中,A型比B型多,这主要是因为房室交界区近端的不应期比较短,形成2:1传导阻滞的难度比较大。

3.3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影响

对于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从本次选取的15例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中可以看出,从心房扑动的性质上来看,有11例属于器质性心脏病,4例属于非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在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中占了73.33%;在4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1例肺炎患者,2例糖尿病患者、1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

从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这15例患者经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在11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还有8例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且多为病理性阻滞。在4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没有出现一度房室阻滞或者是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情况,心电图检查结果证实为功能性阻滞。

总而言之,对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的特点后,能够显著为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患者进行房室阻滞的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4]。

【参考文献】

[1]沈丽萍,熊望琼,徐春红.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3):204-206.

[2]杨奋,郭亚涛,马一鸣.心房扑动伴A型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1):60.

[3]唐宝龙,时志城.房室结双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2):97-100.

[4]薛丽凤,胡伟国,顾兴建.2∶1房室传导呈房室交接区C型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J].心电与循环,2012,31(3):166-167.

论文作者:黄东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心房扑动伴交替性文氏现象的心电图与临床分析论文_黄东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