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现状探究——基于皖南皖北典型区域的校园传承调查论文_杨少萌,赵宇

安徽省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现状探究——基于皖南皖北典型区域的校园传承调查论文_杨少萌,赵宇

合肥师范学院刘铭传学院 230601

摘要: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安庆与凤阳是皖南与皖北的有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区域。这里传统民俗文化走入校园,成为校园课程的一部分,但师资和课时安排等的不足和学生家庭的态度使传承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和学校处于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的领军地位,应当相辅相成、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

关键词:传统民俗;校园;传承;现状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为保护、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法律政策不断出台,强调“要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传统民俗文化为什么会进入校园?传统民俗文化进入校园传承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去做?

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动机

当代中国的发展强大,人们更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价值支撑。传统民俗文化走进校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促进学校开设民俗课程。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所以政府提出要通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建立民族家园意识,感受民族精神文化的魅力。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氛围感染。地域文化作为地方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承载着一个群体的精神与历史,并关系着这个群体的未知与走向,所以在这一群体中,该地的文化无疑起着凝聚力量和教化非善的作用。[1]安庆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凤阳是著名的花鼓之乡,浓厚的民俗文化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促使着学校将民俗课程搬进校园继续传承下去。

(三)需要创办特色校园文化的需求。在办学教育中,校园特色十分重要。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把它们作为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既能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可以帮助学生了了解和认识本地区民俗文化。[2]因此有些学校充分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发中小学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将地方民俗文化教育的课程作为中小学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一。

(四)热爱家乡文化与宣扬家乡文化的使命感。安庆和凤阳是皖南和皖北传统文化底蕴最浓厚的两个代表区域。大批学生自小接受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珍惜传统民俗文化,愿意在校园中积极学习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例如采访中的一位老师就说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主要就是让我们家乡的孩子家乡文化,以后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对家乡有种深深的眷恋。这种宣扬和保护家乡文化的强烈使命感促使着民俗文化的在校园中传承。

(五)以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内涵为目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民俗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3]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希望学生们可以提高文化内涵,所以家乡的传统民俗文化课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二、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

(一)自内而外,由校园发展到全民。民俗本身仪式活动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其仪式活动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都有联系。传统民俗文化塑造人格魅力、传播思想道德、讴歌民族精神,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4]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民俗文化因子作为手段来强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学校经常在校内外举办民俗活动,使传统民俗文化渗透进人们的生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学校开展特色多元的传授方式。考虑到每个学校的经费、师资等实际情况,各校都设计出符合各校实际的特色传授方式。调研发现学校会以以下几种方式开设民俗课,一、将民俗课带入音乐课或美术课,二、开设单独的民俗课程,三、以兴趣班小团队形式教授民俗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学校课时安排捉襟见肘。作为独立的民俗课程来说,它的课时安排量远远不及其他国家课程。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民俗课程的安排比重较轻。有些学校开设了民俗课程,有些学校只开设兴趣班,有些只是把民俗教育搬在了音乐课和美术课上。

(四)薄弱又欠缺专业的师资力量。在校园传承中有一个因素直接关乎传统民俗文传承的质量,就是专业师资。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然而不少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很薄弱,所以为了弥补专业民俗老师数量的不足,学校除个别传统民俗是从文化站找来专业老师培训,其他则是由平时授课老师来教授的。

(五)差强人意的教育经费。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政府给予支持的形式有三:一、口头支持,二、给予少量资金或器材设备的支持,三、以补助教师的形式表示支持。例如,有的地区资金的支持虽然没有,但政府会以其他方式进行补助。小岗村老师进行免费义务授课,政府每月会拨给这些民俗老师三百元的补助。

(六)家庭态度相差较大。调研发现,城乡思想的差异会造成家长的不同看法。城市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多学习这些知识,参加这些活动,而乡下的家长则不然。持反对意见的家长主要考虑到费用和学习两方面上。首先关注这些传统文化课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主课学习,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应试教育才是正道。民俗文化课等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还会分散学习精力。

三、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的困境

从调查发现看来,传统民俗文化的校园传承现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传统民俗文化能否在校园中继续传承下去。问题有如下了两个方面:

(一)资源建设阻碍传统民俗发展。资源阻碍总共分为三小点,1.课时少,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仍是学校教育前进的绊脚石。县级学校注重升学率,民俗课课时的增加在一定比例上影响学生对主课的学习。所以课时少,缺乏系统安排,时间短,学习效果不佳,存在着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强、系统性差、衔接不强等问题。采访也发现,许多学生只会唱念做打,对起源发展也不甚了解。2.专业师资薄弱。专业师资不足是校园传承的一个缺陷,老一辈传统艺人数量少,具有专业资格的更是稀缺,资金不足也导致师资不足,为了响应课程改革号召,体现办学特色,体现对传统民俗的重视,在专业师资少,资金供给不足时,学校往往安排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民俗课程的教学,如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老师要担负起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自学民俗知识,然后教给学生。“隔山如隔牛”“术业有专攻”,老师们十分吃力,民俗文化课程的专业性也无法得到保障。3.资金少。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存在着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和缺少资金等问题。举办活动或教师交流学习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文化站的专业老师费用昂贵,拨出的资金不足以留下专业老师。且在资金方面,课程、器材等的支出已经倾囊。有些学校可以得到微薄的课时费补助,有些学校是全义务免费教课,只足以勉强应付这些问题,不过是解燃眉之急,倘若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撑,民俗课程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英国;刘锁霞;闫亮亮,浅析地域文化与高校德育方法的融合 1000-7997(2013)11-0035-02

[2] 略论民俗文化的课程开发.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002-6983(2007)05-00 05-03

[3]应用型本科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探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95-4654 2015 06-0198-02

[4]民俗文化开发价值探析 杨静如.前沿.1009-8267(2010)24—0163—03

论文作者:杨少萌,赵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  ;  ;  ;  ;  ;  ;  ;  

安徽省传统民俗文化校园传承现状探究——基于皖南皖北典型区域的校园传承调查论文_杨少萌,赵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