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审题能力论文_殷韦伟

荣成35中学 山东 威海 264306

技巧一:注意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指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目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例1.甲乙丙三盏灯,分别标有“220V40W”、“110V40W”、“36V40W”的字样,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哪一盏灯最亮?为什么?解析:关键词“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意味着这三盏灯都能正常发光,其功率都是40W,所以一样亮。

技巧二:挖掘隐含条件

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分析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要点。

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解析:本题中“用同一热源加热”隐含的条件是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有了吸收相同的热量这一条件,再根据公式Q吸=cm(t-t0),就能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了。

技巧三:画好分析图形

画好分析图形,是审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定物理量间的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例3. 如右图所示是某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浮筒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盖片B的面积为80cm2(盖片B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的是长为30c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供水管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拉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浮筒A的质量?

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楚浮筒A受力情况,浮筒A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同时还受到绳子对A的拉力。而对B由于质量不计,所以B只受到向下的水的压力和向上的绳子拉力。前后两次绳子对浮筒A和B的拉力是一样。

技巧四: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为了解决它,常常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的产物。具体的物理问题,通过审题分析,就是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例4. 如右图所示,将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B和AC两个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顶端。两次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次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F1____F2,W1____W2。(两空都选填“>”、“<”或“=”)

解析:由图可知,斜面AB倾斜角度比BC小、省力,所需的推力F1<F2。因为光滑斜面,不考虑摩擦,额外功为0,利用斜面做的功都等于提升物体做的功,所以推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W1=W2。如果考虑到摩擦,AB的额外功>AC的额外功。

技巧五:抓住过程要点

初中物理中,特别是热学中主要涉及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在分析题目时,一是将题目涉及的整个过程适当划分为若干阶段;二是找出各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三是明确每个阶段有什么样的特点?

例5.室内温度为,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度数随时间的变化( )。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察蒸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必须了解蒸发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蒸发完温度又升高到20℃,不变。要明确这个过程分成三阶段,每一阶段吸热放热情况,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技巧六:排除干扰审题

在审题中迅速地排除干扰因素,解题才能迅速而正确。

例6.重8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恰好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为____W,运动5S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J;解析:本题中第二问求重力做功,因为沿水平方向运动,在重力方向上并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零。题干中给出的速度和时间都是干扰因素。

技巧七:注意瞬时变量

初中物理中,电学中的动态电路主要由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来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以及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等。学生需要明确过程中哪些量发生变化。

例7.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和灯泡L2是 联连接的。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流表A1的示数将 ,电流表A2的示数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会分析电路,开关断开后整个电路只有L1,两个电流表都测L1电流,所以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为零。

论文作者:殷韦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审题能力论文_殷韦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