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快技术改造论文_张元勋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一冶炼厂 671401

摘要:技术改造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不仅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应急之策,而且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更是转变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久之计。设备是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技术基础。

但是不管怎么先进的生产设备,都要由人来操作,那么如何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就是我们设备管理人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一冶炼厂的设备管理人员,更是深感任重道远,一冶炼厂是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建的一个老厂,设备老化,厂房配置跟不上现有生产,那怎么办呢?推倒重建?设备拆除更新换代?这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经济效益就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我们只有在原有基础上对设备、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需求,在控制和治理“三废”的基础上改善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下面就谈谈我厂的一些技术改造。

一、备料车间供矿系统的改造

原我厂备料车间供矿流程是:由装卸机将原矿铲运至破碎平台,经颚式破碎机至12M斗式提升机,胶带运输机至4个储矿中转仓,然后由中转仓摆式给矿机至胶带运输机进入球磨机。

我厂原电锌产量为5000吨,后经几次技术改造扩建为年产电锌20000吨,而备料车间破碎系统由于设备,设施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致使供矿系统成为一个“瓶颈”,影响了我厂的正常生产。从理论上计算斗试提升机能满足给矿量。但斗式提升机属老设备,故障频繁,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经我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实地测量计算,进行技术改造,取缔了斗式提升机给矿环节,将胶带运输机加长,并以12°坡度至储矿转仓。彻底解决了备料车间供矿系统的“瓶颈”问题,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该系统于2006年3月投入生产运行至今。

二、净化车间净化渣压滤卸渣系统的改造

由于净化车间净化渣的卸渣方式为人工铲入手推车送至渣斗,,再由运渣车运至渣库,该卸渣方式劳动强度大,运输、堆存工程繁复,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环保治理需要,以及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根据以上原因,特制定以下改造方案:

1、增设钢制平台一个,规格:21600×7000×2600;

2、增设胶带运输机一台,规格:B=1400;

3、增设渣斗8个;

4、增设压滤机接液盘7个;

如下图所示,工作流程由原来的人工铲渣,手推车运渣变为胶带运输机运渣。该项目的改造由原来6个人的工作量变为2个人轻松完成,达到了挖潜增效的目的。该项目于2011年3月投入生至今。并为2012年的“净化渣酸浸系统”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三、增设浸出一车间浸出渣洗涤、浆化系统

由于矿山氧化矿的枯竭,2013年公司提供我厂的氧化矿为7万吨,根据我厂2013年的生产任务,我厂需回收处理14万吨浸出渣。利用现有设备、设施无法完成14万吨浸出渣的处理,特别是雨季,浸出渣含水量的增加,造成现有进料方式操作上的极大困难。鉴于此,厂领导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讨论,决定在3#磨机旁增设浸出渣洗涤槽、浸出渣浆化搅拌桶等设备设施。经现场测量、计算,特拟定以下方案:

1、增设浸出渣洗涤槽;

2、增设浸出渣浆化搅拌桶等设备;

如下图所示,该项目的改造解决了在雨季浸出渣的进料困难,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由原来8人的工作量变为4人完成,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胶带运输机的负荷,该项目于2013年6月4日投入了生产运行,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锌锭市场的疲软,我们必须加快设备、设施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突出特点。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以技术改造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心全力,挖掘大家的聪明才智,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优势,着力推动技术改造活动,为我公司的发展而努力。

论文作者:张元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只有加快技术改造论文_张元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