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简述论文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简述论文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简述

孙晓莉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畜牧工作总站,吉林 四平 130700)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全国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改革进程,要结合实际注重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审视,优化现有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和重点,提出强化政策扶持,加强科学技术培训教育等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操作对策

21 世纪以来,国家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为主要工作目标,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农业经济结构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仅仅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层面,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能力,使得整个农业市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在水平轴向和水平径向地震作用下,摩天轮的最大位移分别为30 mm和6 mm,远小于《抗震规范》规定的弹性位移限值H/300=140 mm,满足设计要求。图5(a)、(c)所示为地震作用下摩天轮的位移云图。

从现阶段农业平均发展水平来看,广大基层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以手工劳作为主,农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力度不足,农业经济链仍然不够完善。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加大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进程,明确调整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找到合适的调整策略,这样才能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达到最优化。

江西省赣州市是浓香型烤烟产区。近年来,由于当地主栽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早花现象严重及其品种特征特性出现退化现象,品种单一已是影响江西烟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育及筛选出替代烤烟新品种并探索其配套栽培技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7-8]。不同烤烟品种其品质特性不同,适宜的栽培技术才能彰显出其品种特色,施氮量是栽培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9]。GZ90和GZ66是赣州市烟草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新品系,笔者通过不同施氮量对GZ90和GZ66的产质量影响及与K326的比较试验,完善它们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选育适应江西生态环境的优良烤烟新品种,为进一步改良自育新品种的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

1、小农思想影响

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之外,更需要农民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这样才能够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工业化发展。但在广大基层地区,很多农民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进程。群众对于全县的农业生产方式不热衷,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对国家所制定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策略不理解不支持,保守思想是影响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可操作性的主要原因。

2、知识和技术欠缺

现阶段在广大基层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大多数知识水平不高,而且许多年龄较大的农民群众基本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大量外出务工,这就直接降低了农村地区农业劳作人群的知识水平[1]。农村地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不足,对农业产业结构链认知不足。即便有些农民群众想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过去的经营模式,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和大型农场则拥有较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能够拓展销售渠道,建立与市场的对接。对于基层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说,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缺乏是影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原因。

3、产业结构改革缓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农业现代化水平影响,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效率阶段,农业产品经济大多是以农业产品本身进行交易,农产品档次较低,深度开发能力不足,加工程度不足。以劳动力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形式既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阻碍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受限于基本产业结构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尽管近十几年来全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整体上依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技术含量较低,阻碍了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

其次,要加快促进农业生产的高端转型。通过生产模式创新,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发展绿色农业等多种形式,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基层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从市场经济、知识生产技术等多个方面加强培训教育,切实提升基层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

首先,加快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型。在广大基层地区,种植农产品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并且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农民群众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要加快促进农产品转型,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适应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新需求。

“地球在1万年前就被黑洞吞噬了。”“颜姨”向他解说着,“即使不被黑洞吞噬,地球也已经满目疮痍,我们拯救了剩余的人类。为了让他们能够繁衍生息,避免灭绝,我们为每一个个体创造了独立的世界,有社会、生活交际、朋友圈等等。你不是想知道为什么会有面孔重叠的人吗?因为迄今为止,人类只剩下6000人……构造你们的世界,唯有用重叠的方式。”

认真分析影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难点,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最后,要持续性的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控制耕地红线的方式保障农业生产用地,促进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和调整。

三、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可操作性对策

1、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强资金和资源供给,吸引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加入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行列中来。例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有效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群众开展粮食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在粮食深加工发展过程中,如果农民群众找不到很好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政府部门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引领带动作用,亲自组织或与一些大型农产品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完善的销售产业链。这样能够保证农民群众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同时还能够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完善农产品销售形式,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深入基层。

2、加强科学技术培训教育

广大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技术水平是提升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培训教育力度,要鼓励更多高水平的人员参与到农民经济结构调整当中,尤其是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地区农民群众的培训教育工作,鼓励农民群众加强学习,了解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自动化相关知识。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学习意识的劳动力群体,应该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个接受培训教育和发展自我的机会。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以提升农民群众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接受培训教育指导的机会,让更多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进行农业经济结构发展指导,提升农民群众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田 野.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35).

孙晓莉.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简述[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9):22.

DOI: 10.16815/j.cnki.11-5436/s.2019.29.015

标签:;  ;  ;  ;  ;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难点、重点与对策简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