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几种桡动脉采血的方法论文_吴玲玲,王宝柱,程漫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116001

摘要: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危重,血管条件不一,定位较为困难,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论文根据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对临床常见,成功率高的新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方法

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如何能做到快速、有效地采集桡动脉血标本。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和损害,笔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不断探求。

1 桡动脉采血前的健康教育

1.1 采集时宣教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身体状况、患病种类及治疗经过认真分析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入院宣教让患者了解住院环境、主管医师及护士情况,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讲解桡动脉采血的方法、目的,指导病人正确认识桡动脉采血。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穿刺成功率。

1.2 采集时心理干预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对病人热情、诚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对首次接受桡动脉采血的患者,应解释桡动脉采血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后果,但不必过分强调对桡动脉采血出现的后果,以免引起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应明确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对曾经接受桡动脉采血而疼痛反应较严重或是出现采集失败的经验患者,由于病人对曾有的不适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在本次桡动脉采集即产生了的前期症状而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人分析原因,给予适度的承诺,以自己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最大限度的减轻桡动脉采血的反应,从而取得病人的信赖,争取病人配合。

1.3 环境准备

保持病室的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因放松可减低紧张度,降低患者的生理激活水平,使患者镇静、注意力分散,从而减少、减轻恐惧的心理。

2 常见桡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

2.1 腕横纹定位采血方法[1]

准备好物品,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站在患者一侧,嘱患者的掌心向上手稍向后伸,手与腕部呈桡动脉解剖学图的角度(图1)放好并放松,按动脉采血消毒要求严格消毒后穿刺,根据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定点为距腕横纹一横指,距外侧0.5cm处,以搏动点明显部位为准,顺动脉血流方向穿刺,穿刺角度与皮肤表面呈10°~15°,在进行动脉采血时,应熟悉掌握解剖部位,准确刺入桡骨茎突与第1掌骨间隙处,此处动脉血管易于固定。桡动脉穿刺时,针头进入动脉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往往不能马上见到回血,需稍待片刻可见血液涌出。因此,穿刺后如未见回血,不可急于进退针头,以免造成穿刺失误[2]。

图1 手掌面桡动脉解剖图(1:穿刺点,2:腕横纹位置)

2.2 执笔式斜刺法[3]

患者平卧,上肢放松,掌心向上,手腕下垫一个软垫,嘱咐其手腕背伸50°~60°,以绷紧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立于患者穿刺侧,以左手食指、中指摸清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和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操作者左手食、中指置于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按压桡动脉。右手一、二、三指以执毛笔方式稳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5°快速进针。进针一定要快而有力。此时保持左手压力不变。观察针头乳头处有无回血及血管有无搏动;若未见回血,将针头稍向外退,退针要慢,在退针过程中观察有无回血及血管搏动,如有立即抽取血标本:若针头退至皮下仍未见回血.说明一次穿刺未成功。以左手食指、中指 沿动脉走向触摸动脉作为引导,再进行穿刺。取完血标本。拔针时应以左手食、中、无名三指指腹顺动脉走向平行按压于穿刺部位上.皮肤迸针点覆盖无菌棉球。用力按压5~10分钟。

2.3改良的Allen方法[4]

患者的手捏紧2~3次时,在桡动脉和尺动脉处加压将其血流阻断,在继续对动脉加压的同时,让患者伸开手掌,观察变苍白的手掌颜色。放开尺动脉,手掌应在5~15 s内变红色,既为 Allen实验阳性,表明通过侧动脉有较好的侧支循环,如果手掌在15 s以后仍迟迟不变红色,应选用其他穿刺部位。确定桡动脉,患者平卧或坐位,掌心向上,腕部放在毛巾卷上并保 持过伸位约30°,常规消毒后,注射器保持45°,穿刺针斜面向上,直接逆动脉血流方向刺入。在向前斜行穿刺时,利用中指的触压觉判断动脉深浅度和走向,进针采血。

2.4一指定位垂直快速进针法[5]

根据桡动脉的解剖特点,观察组利用食指指腹进行定位,由于食指是五指中灵敏度最高的手指,故能较准确地感知桡动脉搏动的深度和强弱,另一手食指一指轻压固定桡动脉,减少对远端动脉充盈度的影响,更利于操作者凭感觉进针和动脉血的快速自动充盈,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指垂直快速进针法采血针是垂直刺入皮肤,血管穿刺点与皮肤穿刺点为同一位置,对局部血管损伤小,有利于操作者快速准确找到按压部位,从而能降低局部淤斑的发生率。

3 小结

根据桡动脉解剖特点,临床上的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采集手法,选择几种临床上常见新的桡动脉穿刺方法,可以提高采集动脉血的成功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对桡动脉采血的深入研究,采集水平已逐步提高。如果在操作中能切实提高采集桡动脉血的成功率,无疑对患者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随着现代医药护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研究的不断拓宽,护理专业的发展,护士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提高采集桡动脉血的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风云,汪建华.小儿动脉采血部位选择的探讨[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2):5.

[2]郝素文,侯丽敏.介绍一种桡动脉采血方法[J].中国护理杂志,2005,40(7).

[3]马海英,张志强.桡动脉采血120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

[4]张虹,张琼,来纯云.老年患者桡动脉采血方法的改进与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4).

[5]Mcminn RMH,Hutchings RT.A color atlas of human anatomy[M].London:English language Book Society/Wolfe Medical Publications Reprinted,1986.

[6]黄剑琴.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7]杨兰杰.桡动脉取血部位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9-720.

[8]臧小芳.2种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与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7.

论文作者:吴玲玲,王宝柱,程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临床常见几种桡动脉采血的方法论文_吴玲玲,王宝柱,程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