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_河北经济论文

河北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圈中论文,环渤海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北方的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形成,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经济圈中的一员,河北省在“九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两环开放带动”和“科教兴冀”两大主体发展战略。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变的今天,能否正确判断河北省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及产业的优劣势,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对于促进河北的经济发展,提高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度和竞争力,加快河北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七省市及其工业的32个行业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将被研究区域(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七省市)的增长与标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产业结构分量,反映区域增长与标准区域经济增长间的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分量是竞争力分量,它反映区域内各行业以不同于标准区域相应各行业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因而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劣势,提供了区域相对竞争力信息,它是除产业结构外其它所有影响区域偏离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与技术因素、人类行为因素等密切相关。

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三个因素有关:标准区域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即区域经济增长=标准区域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1)

令r[,ij](T)表示T时期j区域i产业经济活动水平,

(j=1,2,…,n,i=1,2,…m)

则r[,i](T)为T时期标准区域i产业经济活动水平,

(2)式中的第一项A[,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标准区域分量,它是j区域i产业从t[,0]到t时期以标准区域总增长率增长而得到的增长量,是j区域i产业的预期区域效益;第二项B[,ij]为j区域i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这项中的为i产业的标准区域偏离(即标准区域产业增长率与总增长率之差),其值对于各区域来说是不变的,因此第二项的值主要取决于r[,ij](t[,0])的结构,它反映了j区域i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第三项C[,ij]为j区域i产业的竞争力分量,它是从t[,0]到t时期j区域i产业增长率与标准区域i产业增长率之差与基期活动水平的乘积,它反映了j区域与标准区域相比,在发展i产业方面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是偏离份额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量,它能为研究区域产业的优劣势提供数量依据。

三、计算结果分析

我们以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七省市为研究区域,工业的32个行业为研究产业,即j=1,2,…,7,i=1,2,…,32,t[,0]为1990年,t为1993年,r[,ij](t)为t年j省(市)i产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1994年)。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了计算。由计算结果(其结果因篇幅所限略去)对我省工业的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分析如下。

(1)河北工业32个行业的总量分析

由表1和河北工业及其行业在七省市中的位次表可以看出,在1990—93年间河北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整个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其预期区域效益(标准区域分量)和总增量位列山东、辽宁之后,居第三位,但预期区域效益仅为山东、辽宁的50%、59%,总增量仅为山东、辽宁的54%、66%,显示出我省和山东、辽宁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河北工业经济的总偏离(产业结构分量与竞争分量之和)仅次于山东,居七省市的第二位,其中竞争力优势居第二位,但仅为首位山东的28%,而产业结构优势居倒数第二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下面根据预期区域效益和竞争力的排序结果和行业的重要性分四类分析河北工业现状:

分类方法:

表1 环渤海七省市工业经济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增量形式)

单位:亿元

环渤海七省市工业经济偏离份额分析结果表(增率形式) 单位:1%

河北工业及其行业的各分量在七省市中的位次表及河北工业的增量构成状况

注:1.以上31个行业中不包括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2.f=河北工业i行业的预期增量(标准区域分量)/河北工业所有行业的预期总增量,为河北工业的预期增量构成。

3.g=河北工业i行业的增量/河北工业所有行业的总增量,为河北工业的增量构成。

第一类:本类包括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煤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特点是矿产丰富,原料充足,产业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但石油加工、炼焦、煤气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提高产品的精加工度,加大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类:本类包括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些行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且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它们的产业结构优势在环渤海经济圈七省市中均居中下游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这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三类:本类包括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都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高度优化的方向,河北的这些行业虽初具规模,但和其他省市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今后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速度,争取早日扭转落后局面。

第四类:本类包括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1990—93年间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增长率比河北工业经济的增长率低16个百分点,电力生产严重滞后,难以适应河北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几十年来一直为河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关于河北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状况分析

此行业为河北第一大支柱产业,在环渤海经济圈七省市中发展速度仅次于辽宁,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竞争力优势高居首位,其增量对河北工业经济总增量的贡献率为25.78%,其发展速度为河北工业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的1.86倍。

与辽宁相比,河北黑色金属矿藏丰富,其采矿业的标准区域分量和产业结构分量均是辽宁的3.2倍,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标准区域分量和产业结构分量均仅为辽宁的38%,河北黑色金属矿藏的丰富与冶炼及压延加工能力的不足形成了较大反差。但就河北自身而言,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加工深度不够,矿大于铁,铁大于钢,钢大于材”的行业布局结构有了明显的改观,1990—94年钢及钢压延加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增量占黑色金属采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增量的比例已达70%以上,自身的预期区域效益(标准区域分量)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3)关于河北纺织工业的状况分析

纺织工业作为河北的一个传统行业,其预期区域效益为118.2亿元,占河北工业经济预期区域效益的15.56%,但其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位居七省市同行业的倒数第二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微弱的竞争力使河北纺织工业产值分别损失了92.7亿元和10.1亿元,1990—93年纺织工业产值增量为15.4亿元(118.2-92.7-10.1=15.4),对1990—93年河北工业经济总增量的贡献率仅为1.86%,成为河北工业行业中严重滞后的第一大行业。

在环渤海经济圈七省市中,河北纺织工业的预期区域效益和增量虽位居同行业的第二位,但远远低于居首位的山东省,仅为山东省纺织工业的45%和18%,河北纺织工业的产值与山东省的差距由29亿元(1987年)→139亿元(1990年)→209亿元(1993年),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河北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1994年棉纺业、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的产值分别占纺织业产值的72.5%、13.1%,深加工、精加工纺织品发展缓慢,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亟待解决,竞争力有待提高。

(4)关于河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状况分析

河北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七省市中居中下游水平,所测各项指标均居第五位,而北京市的同行业在区域效益和产业结构优势方面均居第二位,天津市的同行业在竞争力优势方面居七省市之首,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带动作用。如我省能利用独有的“环京津”的地缘优势,通过两环开放带动,为我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扩大本行业的规模,优化其产业结构,提高其竞争力,则我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

(本文中的部分数据来自《河北省工业交通统计年报》(1994年)

标签:;  ;  ;  ;  ;  

河北省工业经济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分析_河北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