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产品转换与产品质量提升论文_张伟

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产品转换与产品质量提升论文_张伟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治理逐步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政策。尽管环境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研究角度集中于末端治理层面。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明,但其是否会改变企业产品组合行为,而这又如何影响产品质量依然未知,这是探究环境规制影响资源再配置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环境规制;产品转换;产品质量

基于环境规制政策制定与实施时,以发挥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内在经营能力,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应加强规制的实施强度,让其更快地了解市场信息和环境标准与要求,从成立之初就尽量减少高污染型产品的生产,企业管理者自身应保持着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充分了解到全面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定位到战略层面,切实将全面质量管理真正纳入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中,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

一、慨述

通过识别两控区城市和重点受政策影响产业,研究了环境规制通过产品转换对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两控区政策显著提升了出口企业的产品转换率;环境规制对产品组合行为的影响与企业内在经营能力有关,对于存续时间长、规模较大和高生产率企业来说, 环境规制对产品转换的影响较小; 考虑外在所有制差异后发现,国有资本越高的企业对两控区政策越不敏感,其产品转换率显著越低。 更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两控区政策虽然总体上有抑制产品质量的趋势, 但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产品转换行为相对地提升产品质量。环境规制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异质性企业约束下,企业在遵从环境规制成本上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在产品层面进行资源再配置。 具体而言,企业会在规制约束下根据产品污染密集度差异调整产品组合, 而这一行为可能会在环境规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中产生调和作用。 本文依托两控区政策,通过识别两控区城市和重点受政策影响产业,研究发现两控区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转换率。考虑到环境规制与企业产品组合行为关系之间具有相对复杂性,基于企业特征层面分析发现,对存续时间越长、规模越大和高生产率的企业来说,环境规制对产品转换的影响较小。

二、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产品转换行为

在控制企业特征、地区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以及行业固定效应的基础上,识别两控区政策对重点影响产业中企业层面产品转换的影响。实际分析中,该企业估计了产品转换率的水平影响,还估计了政策对相应产品转换率对数的影响,将两控区虚拟变量 tcz 与重点影响产业虚拟变量 ic 的交互项定义为 co,即 co=tcz×ic。ic 的系数受政策重点影响的产业相对非重点影响产业具有更低的产品转换率,环境规制的加强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将被动进行产品层面的资源再配置,通过新产品研发或剔除旧的不符合要求以及规制压力下相对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以更大可能促进企业整体的发展。结合现有企业规模等变量应该与企业的产品转换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但也有研究发现,在大萧条时期,企业年龄和规模与产品转换呈现负向关系。 企业年龄、规模等特征与产品转换行为的关系同经济与制度环境密切相关,企业年龄与总的产品转换率呈现负向关系,而以企业员工人数或者增加值代表的企业规模则与总的产品转换率呈现正向关系。 产生以上结果的可能解释是:企业年龄越大,则更可能集中核心产品,因而产品转换率可能越小;企业规模越大,则企业可能越有能力和实力进行产品转换,因而产品转换行为可能越突出。

三、企业面临的产品质量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很多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方法时,仅限于讲座授课,作为企业管理者也只做到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完善,个人决策独占鳌头。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缺乏有效的考评手段来控制整个过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提高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时间跨度长、成果见效慢,因此,有些管理者为了抓业绩并不愿为此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2、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不完善。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的工业产品没有参与国际竞争,产品质量检验方面存在标准不高的问题,同发达国家的质检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相对宽松的检验标准降低了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

四、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1、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责任体系。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优化和调整工艺流程。在产品的生产中,构建完善、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因为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会涉及人员、财务、材料以及各个生产管理环节,所以企业应协调各部门、各环节,明确相关部门以及员工的质量管理任务、责任及权利,形成全程监督、责任到人的质量责任标准。

2、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将 TQM 提升到战略发展层次,真正将全面质量管理纳入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中。与此同时,企业员工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形成具象化的统一的质量管理思想。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员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逐步引导员工深入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3、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注重效益导向。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也是为了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低效劳动力和物质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创设质量审核体系,比如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员工或团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员工或团队,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可大大提高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4、建立质量管理提升长效机制。为了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阻碍和影响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决定性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质量管理队伍,紧抓制度,逐步将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细化,从质量——责任机制、引导——激励机制和督查——落实机制三方面入手,完善质量管理提升长效机制。通过指引激励、制度约束、监督实施等途径,确保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贯彻。

通过环境标准的提高激发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研发创新活动,帮助其尽快实现从生产能耗高的污染型产品转向生产能耗低的绿色环保型产品,改善产品质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合理发挥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有效带动国有企业内部实现产品优化配置。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最终实现环境友好和产品质量提升的“双赢”发展之路。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充分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动员员工融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超,张伟广,冯展斌. 环境规制如何“去”资源错配—基于中国首次约束性污染控制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17,(4):14.

[2] 钱学锋,王胜,陈勇兵. 中国的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产品范围:事实与解释[J]. 管理世界, 2018,(1):9-27.

[3] 盛丹,张慧玲. 环境管制与我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两控区政策的考察[J]. 财贸经济, 2017,(8):80-97.

[4] 成维英.浅谈质量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04):28-30.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  ;  ;  ;  ;  ;  ;  ;  

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产品转换与产品质量提升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