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其教育价值_数学模型论文

生物数学模型的建构与教育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模型论文,价值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模型”知识列为课程的知识目标之一,实验教科书也多处提及模型的知识,说明新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其中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用符号、公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的方法称为生物数学模型方法。本文主要谈生物数学模型的建构及其教育价值。

1 数学模型的建构

数学模型的建构一般包括五个步骤。下面以人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为例加以阐述。

1.1 模型准备——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怎样有效的控制有害细菌繁殖,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首先要找出细菌增长的规律。

1.2 模型假设——合理简化,提出假设 在自然界中,影响细菌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食物资源多少,温度、pH值、环境溶氧量是否适宜,人为因素,细菌自身的繁殖能力、种群密度等,所有因素一起考虑,纷繁复杂,不易找到规律,现在我们抛开次要因素,假设“在理想环境条件下,即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的种群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1.3 模型建立——理清关系,建立模型 在营养和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若某种细菌每繁殖一代所用时间为20min,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细菌的增长情况如图1。

图1 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

若以N表示第n代细菌的数量,则可以得到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即N[,n]=2[n]。

也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示。若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如图2呈“J”型增长。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它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

图2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1.4 模型检验——实践检验,修正模型 上述得出的公式和增长曲线,只是对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的推测,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怎样?

材料一: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6亿只之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年—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的数量增长如图3所示。

图3 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

材料三: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

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但我们也发现各种不同的种群起始数量不一样,种群每年增长的倍数也是不一样的,显然上面的数学方程式在这里不适用,需要进行修正。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t年以后种群的数量N[,t]=N[,0]×λ[t]。

1.5 模型检验——曲线检验 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生存的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S”型曲线。生态学家高斯的“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5)证实了这一情况。其中K值代表“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

图5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以“S”型曲线方式增长。

1.6 模型应用——实际应用,产生效应 利用自然界中生物种群“S”型增长曲线,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如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小黄鱼在自然条件下数量呈“S”增长曲线。若全面禁止捕鱼,则鱼体生长发育成熟后,体重就不明显增加,却要不断地吃掉其他生物;若“竭泽而渔”使小黄鱼数量大大低于1/2K,则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恢复。所以适时、适量地捕捉,使小黄鱼的数量维持在1/2K左右,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既获得了产品,种群的数量又可以很快地恢复,即“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而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如果我们只采取杀死老鼠这一办法,效果往往不好。因为如果我们杀死了一半的老鼠,存活的老鼠反而降到指数生长期。因而老鼠将按指数增长,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数量。更有效的办法是既杀死老鼠,又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使环境容纳量降低,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老鼠的种群数量。

2 数学模型的教育价值

2.1 数学模型具有解释、判断、预测功能 数学模型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如利用“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模型,可以解释“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以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从曲线模型可以看出,根比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变化更敏感,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又如利用“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可以判断、预测“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物种的影响”。一个新的物种到达新的环境中,由于空间和食物资源的充裕,可以把它认为是一个理想的环境,外来物种在一定时间内呈“J”型增长曲线,占据了本地物种生存所用的空间和食物,对本地物种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原有物种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也为国家制定《生物安全法》和修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提供了依据。

2.2 数学模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新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采用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证实了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同时他注意到新的现象:在两对基因的杂交试验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值与预期的9:3:3: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是用孟德尔遗传定律所不能解释的遗传现象。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摩尔根发现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或2对以上)等位基因,在向下一代传递时,会出现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在一起不分离的现象。因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及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以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为基础,首先让学生从F[,2]及测交后代不同表现型具体的数量中抽象出3:1、1:1的比例关系,从而理解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产生的配子种类、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然后借助遗传图解和概率的计算,推理出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结果,最后揭示出含n对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的遗传行为和结果,得出2[n]、3[n]、(3:1)[n]、(1:2:1)[n]等结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标签:;  ;  ;  

生物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其教育价值_数学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