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上好快乐体育论文_徐新东 姜亦欣

如何才能上好快乐体育论文_徐新东 姜亦欣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261300 

快乐体育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等发展的空间。

高尔基曾经说过:“快乐,是人生最伟大的事!”而小学生的童年特别需要快乐,体育课恰恰是他们体验快乐的重要方式。如果能把“快乐”融入体育课堂,让我们的孩子们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挥洒汗水,不仅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可见在体育课堂中实施快乐体育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是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实现快乐体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快乐的情绪体验进行体育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要注重正确的引导。

快乐体育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什么都不管,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进行“放羊式”的教育,而恰恰相反,它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智慧而艺术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快乐情绪的体验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智慧和创造性的结晶和展现。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的高境界,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成功体验性。

在心理学上,快乐是指愿望得以实现、紧张状态解除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引起快乐的最主要条件是当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情境。遇到的困难越大,获得成功时的体验强度就越高。快乐体育中的“快乐”是指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我们不能仅仅强调快乐而完全忽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要重视学生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时的体验。

二、注重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

快乐体育是一种对于任何学段的学生都适用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各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随之针对各学段的具体教学策略也不同。要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小兔子跳,给他们带上兔子头饰,为他们创设一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来练习立定跳远。学生争先恐后模仿小兔的跳法进行练习,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在不知不学中学会立定跳远,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游戏教学。

“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在教学中,学生之间进行拔河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去从事,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

如在体操分腿腾越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顿时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掌握了技术动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体育竞赛法。

在体育课中,用竞赛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在练习快速启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听口令直线距离一对一互相抓捕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时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交流经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快速启动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在练习中快速掌握运动技巧的能力。

实践证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对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把握得当。教师要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涵义,避免形成“放羊式”的教育。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把体育教学的目的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在吃苦耐劳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论文作者:徐新东 姜亦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如何才能上好快乐体育论文_徐新东 姜亦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