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文强

关于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文强

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园林作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中笔者就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后期养护;

一、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1.植物养护效果不佳

为了给植物苗木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通常园林施工会在盛夏进行。这样虽然能够提供充足的光与热,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在高温的环境下,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枯萎坏死,给种植与施工造成严重的阻碍。而在后期的运维养护中则更是差强人意,部分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准也的园林施工知识,在修剪过程中可能就会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这样不仅难以实现较高的观赏性,甚至有可能造成苗木的死亡。

2.日常管理流于形式

日常管理也是确保园林项目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国内的现状来看,管理水平稍显落后。当代园林艺术在西欧等国家较为发达,国内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大多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而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建设规模与实际情况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再生搬硬套以往的经验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尤其是在管理工作中,相关的部门未能发挥自身的职能,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

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方案

无论是任何工程的建设以及规划,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都能够对其施工质量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园林绿化工程同时也需要在前期阶段建立完好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的管理和规划来说基本非常强的综合性,施工方案中包含着非常多的环节以及各种要素,给现场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式以及工艺的都在其中,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各个要素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实,对现场所使用的设备要充分地进行调试,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和连续的运行,避免在使用中发生质量以及意外中断的情况,另外地形地质以及自然环境对园林工程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具体根据现场的地形和地质进行充分的调整和测量。

2.完善各施工单位之间发沟通机制

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其它的情况,在施工前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现场的人员以及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首先要对园林各个单位之间是如何进行沟通和调整的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在保证施工总体情况能够获得了解的情况下,给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避免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谐的对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从而为后期工作的正常展开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

3.完善园林项目监理制度

要想顺利完成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就需要给现场的各项工艺以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监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类的技术服务工作,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理念,将监理工作人员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持续的培养,在对园林工程进行监理过程中,要对实际的场地进行调查,对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是事求是,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辅助园林工程的各项工艺完成,另外监理工作人员需要从工程开始前期阶段在完成工程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最终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效果。

4.遵循植物生长规律

园林施工重点是园林建设的完整性。园林的完整性离不开苗木的存活。提高苗木存活,应通过地质、苗种、人员几个方面考察。根据土质、地势地形的考察选择适合栽培的苗木。根据苗木自身适合生长特点,进行土质疏松,强化土壤营养。苗木应选择抗病害能力强,根系发达的苗木。在苗木刚刚栽培过程中,要精心呵护,保证苗木水分、营养、光照充分充足,远离病虫害,以便苗木顺利通过栽培适应期。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也应考虑其他方面:施工过程考虑降低噪声、空气污染;挖掘过程考虑对地下电缆、蒸气管道等公共设施影响;冬季等干燥季节注意配备防火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加强施工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园林绿化时,首先应该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绿化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招标进行优胜劣汰进行合理选择。有限选择信誉度良好同时施工质量高的施工企业。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整体质量。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单位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及考核,以便施工人员可以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掌握新技术。在进行园林建设时,还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结合艺术性以及美观性要求进行合理施工。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该做好实时记录,确保施工状况得到有效文字说明和保存,一方面便于查阅,可以为以后的施工提供经验以及借鉴,另一方面便于为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事件提供依据。

三、园林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

园林后期养护得当,可以维持园林外观外貌。园林后期不进行养护,会造成苗木枯萎,设备设施坏损。园区后期养护主要是对苗木进行培育繁殖修剪,对设备设施进行修缮翻新,维持园林整体外观外貌不变。

1.灌溉

传统树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大多都是总地表吸收的,但是地表的水分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园林内所有植物的生长,而人工在外部对植物进行水的补充,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在进行补水的过程中,如果叶子的吸水能力明显增强,那么就说明这株植物缺少水分,就需要加大灌溉量。

2.排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但是如果土壤中含水量过多,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严重的甚至造成植物的死亡。树木的抗涝能力与树木的长势、品种以及树龄有极大的关系。在长期的园林养护工作中工作人员总结出了几个排涝有效的办法;第一、通过建设暗沟进行排水,其具体措施是埋设与市政排水或者是与排水沟相连的地下排水管线,使积水得到有效的排除,但是很明显这种方法的造价较高;第二,减少地表径流,使植物的根部附近的地表平整没有坑洼死角,地表坡度保持在0.12% ~0.32%,的范围内;第三,修建明沟进行排水,这种排水方法比较适合较大降水时对多余积水的排出。

3.施肥

苗木追肥可分为干施法和湿施法两种,干施法是将肥料沟施,施在须根部的四周,沟施的深度应在根系的分布层,不宜靠近干部,根系强大、分布较深远的苗木,如油松、栾树、银杏、红叶石楠、杨树等施肥宜深,范围宜大,根系浅的苗木如花灌木、法桐等,施肥宜浅,范围宜小;湿施法是将肥料对水成肥液,均匀地施在育苗地上,施肥时应掌握相关肥料的特性,避免造成肥料的浪费以及营养过剩情况。同时注意施肥的时间,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特性的肥料,特别是在冬季,苗木多进入休眠状态,要在上冻之前使用一些磷钾肥,注意一定要覆土,然后放冻水,结合深翻土壤在树下施用有机肥料,同时做好苗木冬季的防冻工作。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大大降低园林园艺的欣赏价值,给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园林园艺的养护管理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就目前来看,病虫害防治技术比较多,一般会采用熏蒸、喷雾以及喷粉的方式防治或杀灭病虫害。同时,也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在害虫容易聚集的位置施撒带药物的诱饵,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结束语

美丽的园林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也提高现代生活品质。园林施工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参与,综合全面考虑施工要素,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园林施工应从不同技术角度进行考虑,进行分析,保证园林内部苗木正常生长,设备设施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言.我国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3):173.

[2]周宇健.关于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

[3]焦洪祥.园林施工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

论文作者:王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关于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论文_王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