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论文_李婷,江金桐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ICU病房里我院ICU病房里送检的560份检查标本进行药敏测试和细菌标本培养,分析患者出现MRSA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560份送检标本中,MRSA筛查阳性59例,MRSA院内感染25份,MRSA感染率4.4%。感染类型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MRSA对青霉素、亚安培南、阿莫西林等多数药物耐药,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MRSA感染率高,对大多数抗菌药有耐药性,所以临床对ICU患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消毒隔离,减少MRSA感染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MRSA感染;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39-02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机体功能损伤、代谢紊乱、免疫减退等症状,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病原菌感染是ICU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SAU容易在人体的黏膜、皮肤定植,引起呼吸道感染、心包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症状,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MRSA是SAU菌群中的一种,分布广泛[1]。针对ICU患者存在的感染率高的现状,主要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机体菌群失调,增加了治疗难度[2]。所以,对MRSA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细菌进行药敏测试可以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3]。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送检标本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ICU病房患者,总共560份。包括以鼻咽拭子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伤口分泌物、脓液等。

1.1.2纳入标准:入住ICU的所有患者。

1.1.3排除标准:入院前已诊断为MRSA感染的患者。

1.1.4MRSA感染的诊断标准:(1)入住ICU时间超过2天,且之前未感染MRSA;(2)符合WHO《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MRSA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检测方法

病原菌检测方法:采用细菌分离法进行细菌检测,检测仪器为ATB细菌鉴定仪、GP鉴定卡,辨别细菌种类后再通过药敏测试明确鉴定MRSA。

药敏检测方法:依据美国CLSI制定的要药敏测试标准进行检测,采用K-B法、药敏卡上机测试进行检测。MRSA判定依据:质控菌株为SAU;头孢西丁MIC超过6μg/ml,抑菌直径低于21mm。

2.结果

2.1 病原菌检测情况,见表1

3.讨论

MRSA是SAU的一种主要致病菌,有“超级细菌”的称号,具有致病能力强、分布范围广、耐药性高、传播性强的特点[4]。主要定植于下呼吸道,其增殖速度快,且治疗难度大,加大了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住院日,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已经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重视[5]。

ICU患者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较长等因素都会导致患者感染MRSA的机率增加高,所以ICU病房出现MRSA感染的病例远远超过普通病房。MRSA感染对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耐药性均高,对药物的选择性高,增加了治疗难度,需要加大用药剂量或联合用药才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6]。所以重症患者治疗时要进行细菌学培养,明确病菌种类,采取耐药性低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方可提高治疗效果[7]。

本次实验中检查结果发现,560份送检标本中MRSA筛查阳性59例,筛查阳性率为10.5%,发生MRSA院内感染25例,占送检标本的比例高达4.4%,且2015年感染率较2014年感染率升高,说明ICU患者的MRSA感染机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由表2可知MRSA的耐药性普遍较高,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等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耐药,仅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等敏感,可以选用的抗生素范围较窄,治疗费用较高。

4.结论

MRSA筛查阳性例数多,患者感染MRSA的机率增高。因此,临床工作中对ICU重症患者开展MRSA筛查,及早发现MRSA定植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可大大减少MRSA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针对MRSA感染患者及时进行病原菌检测,选择耐药性低、疗效好的抗生素,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茹,陈倩,祝丙华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耐药性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9):830-831,835.

[2]李桃,龚光明,吴晓燕.肿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02):285-286+294.

[3]李小改,郭琳,张志红,翟雪雁,邵彩霞,牛浩雨.神经外科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7):1515-1517.

[4]陈倩,沈定树,谢青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与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 24(10):921-922+926.

[5]?张毕明,侯正利,李源湘等.院感控制措施对控制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2, 19(9):1384-1385.

[6]付艳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0):938-939.

[7]卢蓉,杨忻,张素兰.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概况及控制对策[J].华西医学,2014,29(11):2147-2149.

论文作者:李婷,江金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论文_李婷,江金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