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论文

幼儿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论文

幼儿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张继平

(上饶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摘要: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经历了逆境或者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能力。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成为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心理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幼儿心理弹性的提升必须由家园合力通过游戏来进行,家长和教师要在教育观念和要求上保持一致,帮助引导幼儿对挫折形成正确认知,建立积极的支持关系鼓励儿童独立尝试、增强自信,循序渐进帮助幼儿提高沟通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

关键词: 幼儿;心理弹性;逆境;应对策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到心理弹性对儿童的重要性,我国学者早就发出了逆境教育应从幼儿开始的呼吁[1]。本世纪初,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2]。具有心理弹性的个体在面对压力环境时能够及时调用其丰富的心理资源,应对困难并走出逆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结果。研究表明,有不少身处困境的儿童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被挫折打败,反而成长为“有信心、能力、爱心”的人[3]。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是幼儿对社会环境适应时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能力,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个体的一生。

武汉市种植EK2S不育期从7月上旬到9月上旬,不育期长达2个月,败育类型在多数情况下为无花粉型。2018年送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进行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由表2可知,无论是长日低温(14.5 h,23.0 ℃)处理,还是短日低温(12.5 h,25.0℃)处理,EK2S不育性都较稳定,其花粉败育度均在99.58%以上,自交结实率均为0,在长日自然温度 (14.5 h/自然温度)条件下,其花粉败育度为100%,自交结实率为0。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

心理弹性研究起源于挫折心理学研究,研究者发现儿童在面对挫折情境表现不同,有的一蹶不振,呈现出“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的发展路径,而有的则发展良好甚至愈挫弥坚,发展路径为“高危险-适应良好”。人们注意到,不利处境的儿童的发展呈现出成因多重性和结果多样的特征,心理弹性的研究应运而生。

目前关于心理弹性尚无公认统一的科学定义。国外研究对心理弹性的界定主要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三类。A.S.Masten提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然可以产生适应良好或者顺利发展等结果的现象”[4] ,这是重点从发展结果上来定义心理弹性。E. E. Werner等学者指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5],“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并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6]。这种能力型定义把心理弹性视为个体的特质、能力或品质。过程性定义则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7],它“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8],把心理弹性看成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其中,过程性定义涵盖了其他两种定义的关键词,它既强调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变化过程的结果,又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因而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西部矿业企业在加大环保资本投资同时环保成本的增加会造成企业整体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应当从控制生产成本、开拓销售渠道降低产品销售压力、资产整合提升经济效益三大因素入手,从根源上做好环保成本控制工作,从而达到控制环保成本的目的;环保成本的增加是一种必然的发展现象,为使企业保持长久的发展状态,有必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协调三者间关系,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

总的来说,心理弹性也称心理复原力、心理韧性和抗逆力,是指个体经历了逆境或者创伤后,仍能保持或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理能力。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二、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特点

目前关于我国幼儿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较少,关注其发展特点的研究就更少了。对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如初中生、青少年、大学生等)的心理弹性特点的研究大都从测量出发,从社会支持(父母、同伴、教师),认识和态度如认知、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自我效能、期望值,以及心理弹性的特质如自信、坚韧、力量、乐观等维度进行探讨,但没有科学标准的、统一的分析维度。幼儿的年龄更小,心理弹性维度的测量研究难度更大。苏玲、刘丽英、刘云艳等学者[9] [10] [11]的研究归纳出幼儿抗挫折能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1.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

3-6岁幼儿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早中晚期存在显著差异。3-4岁幼儿是心理弹性发展的关键期,发展速度最快。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生活,遇到挫折较多,成人的及时鼓励和帮助能促进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4-5岁幼儿主要表现为退缩、着急、尝试或请求帮助,能适度忍耐,愿意学习排解的方法,生活领域的挫折明显减少,但学习和交往领域遇到挫折时存在畏惧心理和逃避行为。5-6岁幼儿表现为逃避、坚持尝试或请求帮助,对学习和交往领域的挫折能够坚持尝试。

1.2.1 甘薯黑斑病菌最佳产孢方法筛选。采用PDA平板接种活化后的黑斑病菌菌碟,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6 d,采用30 mL无菌水洗涤平板表面孢子,纱布过滤去除菌丝后,测量孢子悬浮液中目镜10倍及物镜20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内孢子数,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制片3张。该方法设为对照组①。

2.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幼儿虽然在2.5-3岁时出现性别认同,但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尚未形成;第二,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并没有性别之分;第三,挫折源没有性别差异,男女幼儿的应对策略也具有相似性。

以上研究基于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趋势、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对幼儿心理弹性特点的概括并不系统全面。本研究认为,我们还可以把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心理弹性特点的研究用作参考,并从一些更具体的维度来探讨幼儿心理弹性的特点。

三、影响幼儿心理弹性的因素

马斯洛指出,挫折未必总是不好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使人产生心理痛苦,同时也给人以教益和磨砺。心理弹性的培养,正是要引导儿童在困境中学会克服困难,培养儿童独立品质和愈挫弥坚的品格。我们要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挫折,不论顺境、逆境,都坦然面对,历经逆境的人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内部因素:个体自身方面

内部因素主要指幼儿个体自身的因素。

1.身体素质。遭遇挫折时,身体健康的幼儿能力较强,大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而体弱多病的幼儿则表现出较多的逃避和退缩行为。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2.好奇心与兴趣。好奇心强的幼儿遇到困难时多能战胜畏难心理,采取行动,克服困难,达成目标;而好奇心较弱的幼儿面对困境往往放弃目标。在感兴趣的领域,幼儿抗挫折能力也会较强。

3.自信心。当他人否定自己时,自信心较强的幼儿仍然能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不会沮丧消沉,能坚持更久。不自信的幼儿则表现为否定自己,情绪低落,挫折感较强。

4.自我期望。自我期望较高的幼儿往往自我要求较高,各方面进步较快,能力更强,但遇到挫折不能达成自我期望时,也容易表现出负面情绪,如着急、难过、难过等。因此,高自我期望的幼儿,其发展水平往往较高,挫折感也较强。

5.安全感。安全感是对自己及周围环境安全状态的主观体验,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安全感的满足是幼儿增强心理弹性、健康成长的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个体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人生的最初几年得到安全感的幼儿心理弹性更强,在成年后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通常都能保持安全感和坚强性格;安全感低的幼儿较敏感、脆弱,表现出更多的畏惧退缩。

6.沟通能力。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人际交往。心理弹性低的幼儿普遍沟通能力较弱,沟通能力较好的幼儿往往更容易得到成人和同伴的帮助,人际关系融洽,受挫后更容易释放消极情绪,形成积极心态。

(二)外部因素:环境

教师和家长要密切联系,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支持,教育观念一致,创建有助于幼儿心理弹性提升的社会支持系统。

1.家长的养育方式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微课的应用方便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重点以及难点也比较多,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阻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将微课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这就能针对性地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动态化地了解重点以及难点的解决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呈现,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着促进作用.

溺爱型的养育方式对儿童过度保护,过分溺爱会使幼儿没有机会经历挫折、缺乏逆境磨练,从而导致幼儿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心理弹性较低。家长对儿童的忽视也会导致儿童心理受挫。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取得、掌握、强化话语权,不仅要努力提升话语表达、传播的方式和技巧,还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学、真信、真实践。

2.人际关系的支持度

如果幼儿与家人、同伴和教师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环境中遇到困难时就能及时得到支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儿童发展影响至深。支持性的家庭关系中,家长对幼儿的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会使儿童建立自信心去面对困境。家庭不和睦,家长的隐性缺失,动辄打骂儿童会让儿童心理受挫。而亲密的师幼关系同样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支持和关注,从而建立应对困难的信心。

3.教师的态度和方法

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家园合力,从幼儿心理弹性的特点出发,结合影响心理弹性的内外因素,引导幼儿勇于面对困境,从小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循序渐进地提升幼儿心理弹性,才能使幼儿培养起较强的挫折耐受力和排解力,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不仅能保持身心平衡,而且能战胜挫折,越挫越勇。

4.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一致,能促进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心理弹性时难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影响不一致,会削弱教师正确的教育力量,不利于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

家园合作,统一观念和行为要求,形成合力,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发展。如果在园和在家接受的教育和要求不一致,两边的教育效果就会相互抵消,幼儿也会无所适从,不利于其他方面(如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保持要求一致,从而切实提升幼儿心理弹性。

另外,遗传也对心理弹性的发展有影响。遗传与环境相互影响,如果父母有遗传心理疾病,这种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往往也是有问题的,幼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遗传与环境之间活跃的、互为唤起的关系对弹性起着重要作用[13]

不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儿童的能力、自信、建构关系、品格、成就感、应对方式以及控制这七个方面的发展,从而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

四、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建议

教师耐心、循循善诱的态度,有利于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反之则影响幼儿积极面对逆境。教师有欠公正或者教育方法不恰当会伤害儿童。教师要注意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牵着孩子往前走,及时肯定儿童的努力,帮助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

(一)家园合力,提升幼儿心理弹性

外部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和幼儿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外部系统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其教育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弹性的发展。

masck_pic = np.array(Image.open('D:\MyPython \p01.jpg'))#读取背景图片

1.观念一致是家园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Biotek Elx808酶标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ND2000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3110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AL204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上海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 HWS-28,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LUOstar OPTIMA荧光酶标仪,德国BMG公司;MERS00002 Millicell-ERS上皮跨膜细胞电阻仪,美国Millipore公司。

家长和教师的挫折观、儿童观要保持一致,要意识到儿童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经验系统。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幼儿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积极面对并解决困难的幼儿进步较快,遇到挫折消极回避的幼儿进步较慢;挫折有利于幼儿的成长。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对幼儿进行随机且适当的教育,甚至创设挫折情境,为幼儿提供锻炼心理弹性的机会,促进心理弹性的提升。

第一,外校考入本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只学习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本课程,缺乏对燃气轮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入学之后学习我校研究生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课程结束之后也很难进入研究课题。第二,研究生入学后,以导师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学生毕业之后只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燃气轮机其他研究方向的内容。燃气轮机的设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因此很难有效开展研究。第三,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燃气轮机整体性能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满足研究生阶段及其参加工作后对于燃气轮机系统分析的需要。

2.教育要求一致是家园合作的重点

有研究表明,家庭不和、养育不当和亲子关系不良会产生行为及心理危险,而热情及时的照料、精心的抚育和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有积极作用[12]

3.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心理弹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阅读活动、科学活动、建构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亲子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间接或直接感知挫折情境,身边父母、教师随时关注,帮助儿童既体验挫折、应对挫折,又保护幼儿的幼小心灵不受伤害。

(二)教师和家长提升幼儿心理弹性的策略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家长的直接影响更早、责任更大,家长对儿童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一致地对待儿童,针对影响幼儿心理弹性发展的内部因素,做儿童的支持者,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1.帮助和引导幼儿对挫折正确认知

(2)配合做好立法调研。加快立法、深化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财产行为税工作的主旋律,需要上下协同,统筹推动。基层税务机关要发挥一线最了解财产行为税的税制问题、征管困难、执法风险和实际需求的优势,自治区、市税务局要发挥眼界开阔、思路宏观的优势,做到上下联动、汇集众智,在立法调研过程中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建言献策,推动财产行为税改革立法更加具备可操作性。

研究者们已经关注到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但关于幼儿的相关研究数量少、不系统,并且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目前主要的观点有二分法(个体和环境)和三分法(个体、家庭和家庭以外的因素)两种。笔者采纳二分法。

中文文本向量化是对文本使用数字进行语义表示的一个过程,需要对输入的中文文本进行分词、编码、向量化几个步骤。

2.支持幼儿独立尝试,提升能力

许多家庭各方面条件优渥,家长常常包办一切,全权代劳,使幼儿过度依赖家长,从而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经受困境是幼儿的一个重要成长经历,家长要放慢脚步,静待花开,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支持并鼓励幼儿去独立探索和领悟,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各类金属和等浓度的酸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K→Ca→Na→Mg→Al→Zn→Fe。

3.自我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身的成功经验和成人的积极肯定是幼儿的自信心重要来源。一方面要多支持幼儿,让幼儿有机会感受成功,自我鼓励,增强信心。幼儿的自我评价来自成人对他的评价。家长和教师的肯定,哪怕只是一个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但如果幼儿独立面对困难时,自我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幼儿接纳自我、肯定自己的体现。这样,幼儿不但更容易做到心理平衡,心理承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循序渐进,关注幼儿心理弹性的最近发展区

家长的期望是构成幼儿自我期望值的重要来源,家长如果要求过高过严,会使幼儿的自我要求也较高,同时幼儿会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一旦失败,幼儿会否定自己,沮丧、放弃,放弃努力。另外,幼儿心理弹性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都告诉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地给儿童逐级设定目标。

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在此次收购普洛斯的股权结构中:万科占比21.4%,厚朴、高瓴资本、S MG,分别持股21.3%、21.3%、21.2%,万科虽然为第一大股东,但股份仅比第二大和第三个股东高出0.1%,其象征意味大于实际意义。万科虽然控股,但从治理结构看,普洛斯管理层实际说了算。这对万科来讲,可能也并非是坏事。

要关注幼儿心理弹性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我们要采取措施帮助幼儿积极应对,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境(蒙台梭利说的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真切体验挫折、应对挫折,提升心理弹性;对于发展区之外的挫折,则应当保护幼儿免受其伤害。

5.加强语言活动,提高幼儿沟通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心理弹性的幼儿人际关系大都良好。3-4岁幼儿心理弹性偏弱,也跟这一阶段的儿童语言能力较低有关。家长、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建立亲密关系,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从而从容应对困难情境。

另外,可以教给幼儿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补偿、合理宣泄、模仿榜样、自我教育等。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们也开始尝试情境体验法,运用这种方法要特别注意不能活动量过大、要求过高、时间过长,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时间长度等都要适合幼儿。

总之,教师和家长,都要无条件支持幼儿,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帮助幼儿建立较高的自我期望和安全感,形成强大的心理自我,从容面对当前和未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雷明强.逆境教育应从幼儿开始[J].学前教育研究,1994(2):15-17,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 WERNER E E.Children of the Garden Island[J].Scientifi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1989,260(1):106-111.

[4] MASTEN A 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 227-238.

[5] W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5,4(3):81-82.

[6] LAZARUS R 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1):1-22.

[7]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elp Center.The road to resilience: what is resilience? [EB/OL].(2002-02-06)[2019-06-15].http://www.apahelpcenter.org/featuredtopics/feature.php?id=6&ch=2.2002.

[8] LUTHAR S S, CICCHETTI D,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9] 苏玲,王春梅.民族地区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广西教育,2003(2):15-16.

[10]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1] 刘丽英,刘云艳.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1(2):41-45.

[12] BOHMAN M.Predisposition to criminality Swedish adoption studies in retrospect[J].Ciba Foundation symposium,1996(194):99-109.

[13]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中图分类号: B844.2

收稿日期: 2019-09-05

基金项目: 江西基础教育研究课题(SZUSYYJ2019-1026)

作者简介: 张继平(1972- ),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E-mail:srsyzjp@163.com

[责任编辑 邱忠善]

标签:;  ;  ;  ;  ;  

幼儿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