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项目前期亚运会筹备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_田径论文

田径项目前期亚运会筹备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_田径论文

田径项目前一阶段备战亚运会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径论文,亚运会论文,工作要点论文,阶段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备战1998年亚运会是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也是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实际,田径项目准备1998年亚运会作为备战2000年奥运会的一个阶段。半年多来,尤其是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备战工作得到加强,各项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

一、前一阶段主要工作步骤

准备1998年亚运会工作是从1997年12月份开始具体运作。从开始的思想启动,到集训队伍的调整、建设,最后落实到训练的具体工作,目前已进行到第四个阶段。具体情况为:

第一阶段:1997年12月5日开始,到中旬为时半个月。 主要是前期准备、启动和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阶段:12月中旬开始进入冬训阶段。主要是加强体能训练和队伍建设。

根据田径项目改革的整体思路,为加强田径队伍的集约式管理,结合项目特点和当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情况,成立了6个集训队、3个攻关组,并为重点项目配备了4个科研组。

6个集训队:短跨集训队、跳跃集训队、投掷集训队、 竞走集训队、中长跑集训部、马拉松集训队。

3个攻关组:女子铁饼攻关组、女子撑竿跳高攻关组、 女子链球攻关组。

4个科研组:耐力项目攻关组、生物力学攻关组、 短跨跳跃项目攻关组、投掷力量练习器的研制。其中:

耐力项目攻关组:承担《田径耐力项目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主要解决耐力项目的训练监控和营养补充。

生物力学攻关组:承担《女子铁饼、撑竿跳高项目科研攻关》课题,主要帮助分析、改进关键技术和难点。

短跨跳跃项目攻关组:承担《我国部分田径项目参加第13届亚运会和27届奥运会的科研与科技服务》课题,主要负责短跨、跳跃和部分投掷项目的训练监控。

投掷力量练习器的研制:承担《等动旋转训练器的研制及应用》课题,主要是为了提高投掷专项力量的训练效果。现已进入样机试制阶段,预计今年10月份出样机。

第三阶段:3月~6月。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室内外比赛,结合实战,提高训练强度和实战能力,解决技术问题。

第四阶段:6月~9月,夏训阶段。参加国内外的有关比赛,研究实战,同时储备体能,参加9月3~6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 进行亚运会最后选拔。

二、半年的工作情况

(一)明确了亚运会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通过领导小组会等各种形式,使全国田径界的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备战亚运会上来。

(二)各集训队制定出完整的训练计划。前两个阶段以恢复体能为主,第三、四个阶段以强化“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提高竞技能力为主。各集训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把加强队伍管理、研究实战以及提高实战能力和反兴奋剂作为工作重点。

(三)以确保完成亚运会任务为重点。结合2000年奥运会任务,根据不同项目的实力水平,组成不同项群组,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指标。对在亚运会上拿金牌把握较大的项目,不仅要争金牌,而且要表现高水平。

(四)加强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

课题组下队,共同研究训练计划,检测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提供参考意见。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提高了亚运会集训的科技含量。通过检测,发现了运动员血色素、血睾普遍偏低的现象,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用红桃K补血产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女子铁饼攻关组打破了省市、教练员界限,根据教练员、运动员的特点安排训练,运动员的技术和运动能力都有所提高。

女子链球项目虽在近期被泰国亚运会组委会取消,但通过攻关,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亚洲锦标赛获得了冠军,现水平达65米,为明年的世界锦标赛和2000奥运会做了准备。

男女标枪项目重点解决助跑和最后用力的衔接。集训队晚上经常组织运动员、教练员观看技术录像,分析、解决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改革赛制,增加比赛,以赛促练,检验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同时把竞赛工作与挑选成绩稳定的运动员和反兴奋剂斗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设立4站室内赛、6站大奖赛,促进了运动员的训练,提高了实战能力。一些项目的实战水平有所提高(如女子跳远、中长跑、三级跳远,男子铁饼、标枪等)。运动员踊跃参赛,仅6站大奖赛就有2400 多人次,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田径比赛竞争激烈程度有所提高。

(六)做好各项组织领导工作

首先,亚运会计划、指标以及各项措施都经集体充分讨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和指标,尽量做到决策准确,考虑周密。

其次,在6个集训队伍中,指定有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 有事业心的教练员担任集训队负责人,将各主管教练员组织起来,加强训练研究、交流和管理。

第三,经常下队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第四,及时通报亚运会信息。田径运动管理中心陆续编印了有关亚运会比赛时间、地点、竞赛规程、气候特点等有关参考资料,发送各集训队。以便有关人员周密研讨备战亚运会工作,尤其是亚运会的实战问题。

(七)做好各项保证工作

八运会后运动员体能消耗较大且地方经费困难,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考虑到这些,从一开始就作了整体计划,统一安排。队伍的集训、上高原、科研、赛前适应性训练等,基本是按计划进行。集训过程中出现的零散器材问题、场地维修问题、营养问题,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一方面向计财司请示,一方面自己投入,马上解决,不影响备战工作。

三、有关亚运会选拔问题

(一)关于亚运会选拔方案

为确保1998年亚运会队伍的选拔真正体现“公开条件、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于1998年3月11 日下发了体田字085号《关于田径项目参加第13届亚运会选拔办法的通知》的文件。 该通知对选拔原则、选拔项目和人数、选拔办法以及有关选拔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经过我们田径项目备战亚运会领导小组反复酝酿决定的,是这次亚运会选拔的主要依据,我们要坚持执行这个选拔方案。

(二)关于少数优秀运动员不能参加亚运会的问题

由于少数优秀运动员今年没有参加上半年的国内比赛,按选拔原则已失去参加今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和亚运会的资格,引起了个别媒介和群众的反映。少数优秀运动员失去参加亚运会资格完全是由于个人问题造成的。选拔办法规定只有进入1998年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的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亚运会选拔赛,也就是说,运动员要想参加大奖赛总决赛,获得参加亚运会选拔赛的资格,就必须在此之前至少参加两站系列大奖赛。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评价运动员成绩的稳定性和加强反兴奋剂的力度。

四、参加大赛的情况

(一)亚洲田径锦标赛

第12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于1998年7月19~22日在日本福冈举行, 我国获得26枚金牌、13枚银牌、3枚铜牌,金牌、奖牌数均列第一位, 也是我国参加该赛事有史以来获金牌最多的一届。这些成绩,是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表明我们前一段备战亚运会的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要清醒地注意到,在我们获得金牌的项目中,有8 个项目是低于外国运动员1997年的水平,另外还有4 名高于我国运动员水平的外国运动员没有参赛,我们并没有真正具有夺得26枚金牌的优势,下一阶段的工作仍然非常艰巨。

(二)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第7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1998年7月28日~8月2日在法国阿纳西举行,我国获得7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通过参加比赛, 达到了锻炼队伍,学习经验,培养、发现后备人才的目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成绩并不等于是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成绩,两者具有质的区别。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加强训练的连续性,保证优秀青年运动员能够平稳地向成年优秀运动员过渡,在奥运会、世锦赛上夺得更好的成绩。

五、关于亚运会的奋斗目标

集训前经反复论证,对比亚洲各国实力,排除可能有的水分,预计在亚运会上我国有获得17枚左右金牌的希望。其中有较大把握夺取金牌的项目10~12项,10个项目与对手实力相近,有争金的希望。具体情况为:

有较大把握获金牌的项目(女9项、男3项)

女子铅球、女子撑竿跳高、女子铁饼、 女子三级跳远、 女子4 ×400米接力、女子4×100米接力,女子10公里竞走、女子1500米、 女子800米;男子110米栏、男子铁饼、男子20公里竞走;

有希望争金牌的项目(男1、女8):

男子跳远;女子100米、女子400米、女子5000米、女子10000米、 女子跳远、女子马拉松、女子100米栏、女子标枪。

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和近期参加亚锦赛等一系列比赛后,再次对亚洲各国实力进行分析(包括亚洲锦标赛), 情况有所变动, 现在大约有16个项目具有获得金牌的实力(女子100米、200米、800米、1500米、 5000米、4×100米、4×400米、10公里竞走、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铅球、铁饼,男子110米栏、20公里竞走、铁饼),另有8个项目有50%以上的希望夺得金牌(女子400米、400米栏、10000米、标枪; 男子100米、4×100米接力、跳远、标枪),4个项目有30~40%的希望夺得金牌(女子七项全能、女子100米栏、男子50公里竞走、 男子三级跳远)。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亚运会上有希望争取20枚金牌。

六、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作好亚运会选拔工作

从前一阶段情况来看,田径项目实行的选拔办法起到了促进和引导训练、提高水平的作用。9月3~6日是亚运会的最后选拔, 我们要坚持选拔原则和办法,充分做好、做细选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拔工作将继续按照“公开条件、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进行,确保最优秀的运动员承担亚运会任务。各项目的选拔人数为:保金牌和争金牌的项目,每项报2人;争牌的项目,每项报1人;拿不到奖牌的项目,原则上不选派运动员参加。预计选派运动员人数为70名(包括候补运动员)。

(二)处理好运动能力的提高和适应比赛环境的关系

1.合理安排训练节奏。亚运会田径赛在12月中旬举行,按以往,此时我国运动员身体机能、竞技状态正处于低潮。下一阶段集训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特别是耐力性项目。要求教练员根据项目和运动员的特点,严格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从实战出发,合理安排训练负荷,确保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12月亚运会田径赛期间。

2.加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训练。12月份曼谷最高气温35℃,湿度为70%,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9月份全国锦标赛结束后, 要选择与曼谷气候特点相似的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项目特点不同,地点也要有所不同。适应气候环境要掌握好尺度,过度会损耗体能,影响体能的储备;反之,适应不了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则达不到适应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准备按大项集中训练,统一指挥,专人负责,切实抓好实战训练,有计划地适应和提高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比赛能力(适应两次,每次7~10天)。

3.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比赛。9月份全国锦标赛后, 基本没有大的比赛。为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拟有计划地组织国内比赛,同时加强对外联系,尽可能为重点运动员寻找国际比赛。

(三)进一步抓好夏训和队伍内部的管理

夏训是备战亚运会的关键阶段,要抓紧、抓好所有集训队伍的训练。从7月中旬开始,分散集训的运动员全部集中训练, 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回国后立即到集训地点报到。目前亚运会各项目集训队伍的分布为:

北京训练局:男子短跑、接力、铁饼,男、女跳远,女子三级跳远、铅球

北京八一田径队:女子铁饼、撑竿跳高、链球

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女子短跨

河北兴隆:男女竞走、中长跑、标枪

内蒙古武川:男女马拉松

9月3~6日全国田径锦标赛后,要防止入选亚运会的教练员、 运动员有松口气的思想,督促他们继续全力以赴抓好训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有关人员到各集训地蹲点,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督促训练。

(四)继续加强反兴奋剂斗争的力度

除进一步加强入选亚运会运动员的反兴奋剂教育外,还将采取全封闭式集中训练,加强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加大赛外兴奋剂检查频率。

制定运动员、教练员奖金的管理办法。以奥运会四年为周期进行发放,如在奥运会周期内出现兴奋剂问题,扣除奖金。

(五)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加强和保持与新闻单位的密切联系,及时通气,将舆论导向工作做在前面。针对有些媒体和群众对选拔方案的疑问,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9月份选拔赛前后分别召开新闻委员会会议, 全面介绍亚运会集训方案、选拔方案,引导群众全面了解亚运会集训和选拔办法,避免在某些问题上的新闻炒作,争取让新闻媒体全面、客观地报道田径项目准备亚运会的情况。

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标签:;  ;  

田径项目前期亚运会筹备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_田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