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朱肖树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朱肖树

摘要: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可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建筑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的建筑,绿色建筑可以有效降低环境负荷,并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以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设设计会越来越多,同时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使得建筑设计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具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学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学;发展趋势

1绿色绿色建筑的特点

1.1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中对全寿命周期的应用非常广泛,全寿命周期不仅是绿色建筑周期内,还需要在绿色建筑施工前也要体现出来,这是因为施工之前准备阶段与垃圾处理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要保证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始终贯彻,也只有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使用先进的技术才能达到绿色节能环保,必须要重视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1.2绿色建筑的根本功能需求是健康

绿色建筑是为了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无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必能在施工中减少沙尘颗粒,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人身健康的情况。但是不能盲目的将节能作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必须选择对身体没有影响的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并体现合适的消费观念。为了能够更好的节能,需要我们最大化的利用当地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1.3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绿色建筑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原本人们就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这也是绿色建筑的最基本要求。绿色建筑过程中需要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尽可能多的使用一些可再生的天然能源,例如白天施工时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这样可以节约电能还达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

2建设节能型建筑的意义

2.1?减少破坏绿色植被和能源的浪费

传统建筑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砖石、有机化合物质等。这种建筑方式会造成大规模的植被被破坏,山林遭到过度采掘,甚至空气和水都遭到巨大污染。这种破坏环境而进行的社会建设模式不符合如今所倡导的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建设中利用的胶水、泥土、甚至壁纸和涂料等都有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2.2改善建筑物和室内的空气热环境

在建造节能型绿色建筑时,会根据地势和周围环境设计相应的建设方案,利用地形走势、山川河流、草木植被等自然景观进行充分融合改造。这样可使建筑环境提升,同时延长光照时间,节省了照明也就节省了电力资源,符合节能降耗的设计标准。充足的阳光对建筑温度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可减少供暖设备的使用,降低煤炭消耗和空气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3.1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家对环保建设十分重视,出台了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方针,大力建造节能建筑,推广环保材料和新型节能材料,对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支持,在重要行业引入新型能源技术,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3.2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将房地产行业与绿色节能设计融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绿色节能概念的引入,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开辟新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宣传方向,有利于企业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独树一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消除房地产消费不景气的危机。这种新型绿色设计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绿色简洁的生活模式,促使了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了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4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1加强绿色建设设计重视程度

在建筑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将绿色建筑设计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加强技术创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成本以及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降低环境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设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求其在设计环节需坚实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绿色化建筑设计,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因地制宜设计原则,坚持从建筑施工具体状况出发,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具体气候条件以及特点,选取相符合的绿色建设设计方案。通过对所在项目以上状况完成综合探讨后,通过通风、集热等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以上因素对建筑设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区域设置天阳能设备,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小能源消耗。而常年处于温度较低的去也,需选取保温性相对较高的墙体材料。而常年高温去也需采用遮阳板建科学的安装,从而更好的减少太阳辐射所带来的危害。

4.3改善建筑的结构设计

当前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多层建筑以及单层。因此,在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过初中,需完成减小细微环节的完善,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需完善建筑整体结构设计,尤其是住宅建筑,相关设计工作这需关注结构空间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有效的把控楼层具体高度,从而有效的保证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效的避免阻碍居民视线的设计出现。

4.4优化群落,保护自然

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建筑空间结构的合理性,需加强植物群落结构与功效的直接的联系,实现构建氮气空间内生态功能最大化的发挥,减低植物群落维护成本。在此过初中,建设绿色空间需遵循真是的自然植物群落设计,将乔木作为主要植物,重视不同区域的种类到,并与草木花卉科学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设计的美观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更好的表现搭配的层次感。坚持自然设计的规模,需将建筑具体地貌特点作为设计依据,将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风景更好的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从而完美的融合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确保建筑绿色设计的空间性。

4.5改善建筑建设时所需要的原材料

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对施工材料给予科学的把控,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需加强绿色施工材料的选用。在此过程中,需遵循建筑结构设计的风格与特点,将绿色建筑材料更好的发挥其自身价值。施工时,不仅需要混凝土材料以后,还需加强绿色材料设计,进一步保证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同时,更好的实现建筑绿色设计,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4.6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运用同样也是促使其最终节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主要就是针对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进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将这些技术手段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电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这种可再生能源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结合相应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创新,更是表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效果,但是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需要促使其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建筑物的需求进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推进相应绿色建筑的布置和优化,提升其整体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设计具有很大发展优势,对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非常有利,成为广大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先进的科学知识及人文理念,为人类的生活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绿色节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保证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文博.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四川水泥,2017.12.90.

[2]王伟强.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建材与装饰,2017.47.85.

[3]刘潇衍.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江西建材,2016.21.40

论文作者:朱肖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论文_朱肖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