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改编背后的权力关系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启示_新亮剑论文

影视改编背后的权力关系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启示_新亮剑论文

影视剧视频改编背后的权力关系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影视剧论文,启示论文,权力论文,批评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3)06-0063-04

一、引言

批评语言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批评性语篇分析则是对批评语言学的发展[1]。国内对于批评性语篇分析(CD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介绍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陈中竺、辛斌为代表。支永碧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动态》一文中归纳了国内的CDA研究:理论介绍和综述性研究、对具体语篇的分析研究、英汉语篇的批评性对比研究以及拓展性理论介绍和纵深研究[2]。就笔者看来,第三类英汉语篇的批评性对比研究可纳入对具体语篇的分析研究,这样就可以归纳为三类:理论介绍、理论应用和理论拓展。其中,理论拓展是发展最不充分,研究还不见成果,相比较而言,理论介绍和理论应用是比较全面而频繁的。

理论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一方面数量很大,另一方面突破性有限,过于集中。一是除对话性语篇外,现有的分析对象仍然集中于占据控制权的一方所生成的语篇,如对于政府公文、法律条文以及各种报刊新闻的语篇分析等;对居于被权力控制的一方所生成的语篇的直接分析则较少。批评性语篇分析认为,语篇是权力行使的场所和空间,语篇对于权力从属者来讲,也可以成为其反权力行使的地方。二是现有的分析集中于对纸质语篇的分析,对网络语篇的分析则相对较少。其实网络是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平台和环境,这里的语篇或语篇群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更能显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目前对于影视剧视频改编的研究还止于传播学视角的类型分类、特征分析及社会影响等,对改编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研究尚有欠缺。在批评性语篇分析中,权力是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相对于高度抽象的意识形态,权力在语篇中更容易被辨识,而且权力也是巩固意识形态的工具。因此,受到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的启示,本文尝试对影视剧视频改编进行权力关系分析,并将详细阐释其中高互动性甚或有些反复的权力关系。

二、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与权力

1979年,福勒、克莱斯、霍奇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中提出了“批评语言学”这一理论概念,意在反叛以索绪尔和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与语境、与社会的关系。10年后,Fairclough在其《语言与权力》一书中,秉承批评语言学的根本意旨,对批评语言学加以发展,提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关注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关系[3]。之后,Fairclough把研究重点转向社会,开始关注语篇与社会变化的关系。他指出,不仅是社会制约着语篇,语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关系,甚至会带来某种社会变化[4]。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这一发展与其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吸收是分不开的,前辈学者对传播学领域中“以言行事”的现象分析与功能考察,尤其是对传播中话语权力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佐证与借鉴[5]。

批评性语篇分析认为语言并不是如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所声称的是一个自足的系统,而是一种权力和意识形态工具。权力本是福柯话语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后被引入批评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成为批评性语篇分析探究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6]。福柯提出的话语本性、话语的政治性以及社会变化的话语本性对批评性语篇分析启发很大[7]。然而,不同于福柯理论中的权力概念的中心化,批评性语篇分析基本上使用的是否定性的权力概念,指的是控制他人的权力。意识形态概念则源于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权力阶层通过行使权力来巩固其意识形态。语篇是权力行使和意识形态固化的场所,权力阶层通过语篇行使权力,并利用各种手段隐藏其意识形态,以求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散播、固化其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维持其权力,维持现有的有利于其所在阶层的利益。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目的是利用各种手段揭示隐藏在语篇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经过大量的不断分析实践使人们增强语言意识,并能够对其中所宣扬的意识形态进行自觉的抵制[8]。因此,批评性语篇分析对直接代表官方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新闻语篇、法律语篇、政治语篇等进行大量的分析。辛斌指出,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是批评性语篇分析关注的非文学领域中的一个,另一个是个人话语。对于个人话语,他解释道:个人话语,即个人间发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谈[9]。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批评性语篇分析关注的两个主要领域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以及个人交谈式话语。不同于以往,在网络特别发达的时代,个人独白不再仅仅限于个人,而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慢慢地走向大众,走向对话。由个人独白引发或围绕个人独白式话语发生的网络事件不在少数,对影视剧的视频改编就是其中典型并小具规模的一例。正因为如此,本文选择这一类独白式话语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口。

三、改编视频背后的多向度权力反叛

2005年12月,电影《无极》在各大影院上映,名导执笔、强大的明星阵容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部大片。然而没过多久,一段由《无极》改编的名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10]的视频在网上出现,并引发疯传。“自该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传后,两天时间累计已超过了几十万的点击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本身。”[11]先不论因为这段视频而产生的起诉与道歉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影视剧视频改编开始在网络上兴盛不止,不断有新的改编视频传到网上,而优酷网推出“让口水飞”栏目又为视频改编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影视剧改编成为传播学无法忽视的一个现象。

(一)对官方话语的套用式反叛

在文本结构方面,改编视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官方话语结构的套用,像《新闻联播》这一典型的官方话语成为视频制作人一再选用的对象。《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运用央视某著名法制节目的形式来建构作品的结构”[12],把电影《无极》中的情节改装、变换为法制节目中的破案情节,把古代发生的故事放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重新构造、讲述,并在语体方面与法制节目所使用的语体保持高度一致,把法制与娱乐、官方与大众、正统与私人以一种严肃而缜密的方式联结,造成了一种不伦不类、啼笑皆非的效果。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视角来看改编视频,语体的混杂是其一大特征。虽然改编视频为了达到高仿的效果而在语体方面尽量与所选择模仿语篇的语体风格保持一致,但读者还是不难从中读到各种语体的混杂。拿“让口水飞”第一期的“恶搞《新亮剑》之春运版《新闻联播》02”来说,开头的“炮竹声声辞旧岁,辞去旧岁迎新年,这转眼又到了年末”是官方媒体在新年时段经常使用的话语,接下来的“今年的春运自本月27号启动以来呢”中的一个“呢”字就消解了其中的严肃性质,开始逐渐走向恶搞之路。改编视频把官方话语从严肃的高于生活的位置拉下,拉入到日常生活的琐碎话语中,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官方话语的权威性。

(二)对社会生活的片段式再现与批判

大量当下社会生活中的词汇注入改编文本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改编视频不仅仅满足于对所选择的语篇框架及原影视剧的消解,它们更大的立意在于把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纳入改编语篇,通过语篇的呈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恶搞《新亮剑》之春运版《新闻联播》02”[13]中的“凤姐”“黄牛”都是当下社会中的热门词汇。“凤姐”一词让人联想到风靡一时的凤姐现象,而话语“买票难,难于娶凤姐”与凤姐“非北大清华才子不嫁”的宣言相契合,戏谑的口气中表达出对凤姐现象的嘲笑与批判。而“黄牛”更是春运期间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改编视频中把春节买票难这一问题与抗战剧《新亮剑》整合在一起,其中也暗含了“春节买票不啻于一场战斗”的观点。

再有,《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同《〈新亮剑〉之春运版〈新闻联播〉》一样,都反映了春节买票难问题,而且揭示出这一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黄牛。后者更是看清楚了背后的逻辑关系:“幸运观众将获得由黄牛集团提供的火车票一张”。这个“新闻节目”的目的本是反映春节买票难的社会问题,然而到最后与观众的互动中,奖品的来源却是由黄牛集团提供,也就是说,原来这个节目组与黄牛是一伙的。虽然这种逻辑设置并不完全真实,但黄牛集团的长时间存在与某些官方势力的纵容不无关联。视频改编通过语篇实践揭露了某些社会问题背后的权力关系。

(三)对影视剧本身的接受式批评

影视剧视频改编对影视剧本身的嘲弄与批判就是对权力的一种抵制与反抗。改编视频是在原有的影视剧基础上的再创作,其对权力的抵制当然也体现在对原有影视剧的批判上。视频制作人挑出影视剧中的常识、逻辑错误加以突出、扩大,“让口水飞”每一期节目中都会有穿帮镜头大揭露之类的视频制作就是例子。视频制作人还利用影视剧的原有素材,把自己的观影观剧感受具体化,寻找同盟。如在《美猴王痛骂新版孙悟空》中,视频制作人通过设计视频中老版美猴王与新版孙悟空之间的对话,把自己对于新版西游记的观剧感受表现出来,批评新版中的孙悟空“碍眼、搔首弄姿、娘里娘气、糟蹋经典”[14]。

对话中的老版美猴王可以看做是视频制作人的代言人,经过网友的评论又进一步成为大多数观剧者的代言人。他们批判张纪中导演,批判新版西游记,批判影视剧界不负责任的重拍经典现象。改编视频或许无法在画面感、动作感上与原剧相比,但大量的小制作形成的群体效应以及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对原剧包括导演、演员等会造成一种冲击。陈凯歌当年状告胡戈事件正是这种冲击的现实体现。草根的视频制作人利用自己手中仅有的资源,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本占据权力一方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挞伐,引起了权力控制一方的注意,制造舆论压力,迫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体现了权力从属一方对于权力控制一方的反抗及取得的效果。权力从属一方不再仅仅处于接受的主体位置,他们开始创作,开始反馈,他们通过语篇实践建构自己的主体位置。同时,他们也通过语篇寻求最大的同盟,给权力控制一方造成压力,监督他们的行为,发挥制衡的作用。

四、改编视频中的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一)双重的生产、分配与消费

CDA把语篇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关注语篇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不同于以往的CDA应用分析,本文的出发点是从权力从属一方所生产的语篇出发来探究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对于改编视频来说,他(们)是居于权力从属地位的一方所生成的语篇,是对于权力控制一方的语篇的某种回应,这样就存在两个层面上的生产、分配与消费过程:影视剧的生产、分配与消费,改编视频的生产、分配与消费。

影视剧的制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活动,包括剧本的设计、导演和演员的配置、具体的拍摄以及拍摄后的剪辑等等[15]。而改编视频是在已有的影视剧基础上的再创作,可以说它是对影视剧的某种回应。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原有影视剧占据的是权力主动位置,而改编视频则是权力从属一方。但是,改编视频运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把影视剧中的元素加以扭曲、改装,为我所用,反而让影视剧成了视频制作人实现创意、发表观点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权力的反转。

在消费的层面上,视频制作人对影视剧进行消费,网友对改编视频进行消费,而大众同时对影视剧和改编视频进行消费。大众对于影视剧的消费可以为其制作团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改编视频到目前为止是以娱乐、消遣为主,视频制作人很难通过其获得经济效益。影视剧在影院、网络媒体上播放,收获了一大批观众,其精细的制作、一流的视听效果以及名导明星效应,都使得观众很容易接受其中所宣扬的主题与理念。在这一点上,改编视频无法与之相较。改编视频往往投入甚少,不过短短十几二十分钟,制作出的视频效果也差强人意,网友的阅览也止于娱人娱己。然而,视频改编的存在意义却不可以“娱人娱己”简单论之。改编视频的制作也是一项工程,制作人要先有想法和创意,再利用各种视频、语言软件制作出一个视频成品。最后,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可以发表作品的平台。改编视频通过网络这样一个平台,使得视频制作人的个人话语、小众话语走向大众话语,成为平民、草根参与社会生活甚至改变社会生活的契机。正是因为视频制作的成本小、规模小,大量的草根视频制作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对于影视剧、对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想法通过网络的平台发表出来,引发共鸣,找到统一战线的人群,从而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二)权力反转的实际意义思考

影视剧视频改编因为对一些影视剧甚至是导演、演员本人极尽嘲讽,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并因此受到挞伐。这种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权力反叛与反转的实际意义。

Fairclough认为,“意识形态的作用方式在最不显眼时才最有效。如果人们发现了常识的某一方面正在以他们自身利益为代价维持权力上的不平等……不再具备意识形态的作用……语篇通常不是向外‘喷发’意识形态,而是通过提供线索引导读者将意识形态带入对语篇的理解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再生产。”[15]首先,这里的“喷发”值得注意,视频改编本身内含有一种思想价值体系,它在潜在意义上是可以发展成意识形态的,目前它还不能成为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就是它的语篇选择了以“喷发”的方式来传播它的思想价值体系。显然,正是语篇的“喷发”导致了它受到诸多的诟病与反对,即便它的思想实际上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其次,视频改编是一种语篇的生产活动,同时在无意中自觉地对影视剧进行了再生产。这种再生产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对原有的影视剧造成冲击,并且也引起了后来的影视剧制作团队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实践的变化,但事实上他们的再生产活动对原有的影视剧进行了宣传,因为改编视频而反过来去看原有影视剧的实例恐怕不在少数。改编视频对自己的娱乐消遣的功能定位让绝大多数的受众把它们看作是娱乐消遣之作,仅为之一笑,而不会去思考其更深一层的抵制或反抗意义。当然,这也是大众文化的根本问题所在。大众文化具有最广大的受众群,而受众群对其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肤浅层面,并且具有非常严重的跟风倾向,这就很难在社会实践意义上产生大的作用。

五、结语

本文分析的对象不是占据权力控制一方的官方话语,而是居于权力从属地位的改编视频,因此我们无法同绝大多数批评性语篇应用性分析那样通过语篇分析来直接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而是选择从改编视频对权力的各种反叛开始,详细阐释其中更深一层的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出于娱人娱己的语篇定位,视频制作人运用各种后现代的手法,对影视剧进行“恶搞”,打乱影视剧原本的逻辑与元素排列,混入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以及自己个人的立场与观点,制作出独立的语篇,发表于公共媒体,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争取了最广泛的同盟,在某种程度上揭露出了权力运作的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效果。然而,改编视频本身的语言暴力倾向及部分视频的粗制滥造也限制着其社会积极意义的发挥。倘若广大的视频制作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在娱人娱己的同时,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视频制作,那么改编视频必然会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代表,成为代大众说话的一个坚实的平台。

*收稿日期:2013-07-30

标签:;  ;  ;  ;  ;  

影视改编背后的权力关系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启示_新亮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