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屋面防水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毛雪明

钢结构屋面防水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毛雪明

江苏先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5

摘要:钢结构施工流程简单、成本低、美观耐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的屋面施工当中。本文简述此技术内容以及应用优势,分别从屋脊、钢板衔接、天沟、设施孔、固定件几方面阐述产生的防水问题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钢结构;屋面防水;屋脊漏水

引 言:而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出现则有效改善了这一情况,相对于传统加固技术而言,碳纤维加固技术能够在无需升高温度的情况下将环氧树脂胶与加固结构进行紧密的连接,操作较为便捷,能够取得较为优质的加固效果,然而,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仍然属于一项新型技术,其应用水平和使用范围,仍需得到不断的提高和扩展。

一、屋面钢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1.技术介绍

屋面钢结构主要指的是使用薄质钢金属结合防水层形成屋面结构。常使用的钢板厚度在 0.4~1.5mm 之间,强度值为 200~500MPa。为提升钢板耐腐蚀性,需在其表面涂聚酯、氟碳等材料。根据钢板制作方法可将其分为压型板和夹芯板。夹芯板是在上下钢板中间使用保温材料,直接在工厂中加工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压型板是在建筑现场组装,将保温材料填充到钢板层中间之后,进行现场压缩。通常夹芯板用于小型建筑屋面施工中,压型板用于大跨度建筑当中。

2.应用优势

①钢结构抗压效果好。建筑屋顶需要承受建筑结构的部分压力,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可有效保障建筑安全性。钢结构通常使用钢板或者型钢等制作成钢梁和钢柱等,由于本身材质韧性较高,因此抗压能力较强。②使用钢结构,可防止建筑结构产生沉降不均的问题,降低屋面出现裂缝的概率,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③在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使用钢结构施工之后,不需要进行养护,可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

二、屋面钢结构产生的防水问题与解决对策

1.屋脊漏水处理方式

当建筑处于雨水冲击环境下时,雨水常从屋脊位置的接缝处渗入到建筑室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屋脊处的盖板与下方屋面位置交接处密封状态不良,或者是相邻屋脊之间的焊缝上铆钉或者硅胶等出现裂开问题,使屋脊位置的防水效果较差。针对建筑屋脊防水问题,可在设计过程将盖板宽、翻边长度等适当增加,依照屋面钢板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尺寸,对屋脊边缘进行加工和裁剪,保障其与屋面板之间在外形上贴合度更高。同时使用和钢板相符的堵头,采用胶泥把堵头上下贴合紧固,避免堵头出现脱落的现象,使屋脊密封出现问题。在相邻屋脊钢板在衔接过程中,要将搭接长度增加,同时尽可能多设置多个铆钉固定点。

2.解决交接处漏水对策

建筑屋面使用钢结构时,常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结构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进而在钢板的搭接位置处出现铆钉松动问题,搭接处出现位移。此时若搭接位置没有使用硅酮胶或者密封条封严时,可能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缝隙,造成屋面漏水。尤其是屋顶最高处高度设计较低时,当雨量较大时,可瞬间淹没钢板的最高处,导致交接位置有大量雨水渗入。针对钢结构屋顶交接位置产生的漏水问题,可通过在跨度较大的屋面结构建筑设计全方位立体锁缝屋顶,这种设计方式可将钢板交接位置的缝隙处设计在较高的位置,当发生暴雨天气时,全方位锁缝可有效阻挡雨水进入。与此同时,此种设计方式不需要在建筑的屋顶上使用螺钉进行固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过程钢板受到破坏率。除此之外,采用该设计方式,可在屋顶位置固定一个能灵活滑动的支座,这样可将钢结构受到温度变化较大时产生的膨胀或者收缩应力降低,进而降低其发生形变的幅度,提升屋面结构的防水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可应用现场压板施工工艺,按照屋面跨度敷设钢板时一次性压制成功,这样能够减少钢板之间的衔接点,降低出现漏水问题的概率。将排水坡度增加,保障大雨发生时雨水能及时从屋面上排除。

3.天沟位置漏水处理

当前,为保障建筑美观性,常使用女儿墙将建筑屋顶斜面挡住。当屋面跨度较大时,使用在内侧设置天沟的排水形式,这时在女儿墙、天沟、钢板位置的衔接之处常出现漏水情况。原因为钢结构屋顶位置天沟的尺寸和深度较小,导致防水结构不连续,只能使用密封条、搭接等形式密封。在施工过程如果密封施工不当时,一旦雨量较大,会使溢流口位置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导致水压过大,从天沟位置渗透到建筑内,对建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针对钢结构屋顶天沟位置渗漏问题,可在设计过程将天沟的宽、深等适当增加,同时保障天沟位置的积水量不能超过屋顶钢板与天沟外沿部分的接缝高度。根据建筑所处区域降雨最大值,合理设计屋面排水管数量、管道直径等,同时适当将溢流口长度增加。在密封施工过程,应保障材料的质量,注意对衔接位置的施工做好质量控制。使用防水卷在铺设在天沟表面,将屋顶钢板、女儿墙、天沟等结构衔接位置封严,保障钢结构屋面的密封良好。除此之外,还可将屋面排水系统加以优化,使用虹吸管道,提升天沟位置排水性能。施工时,在两个天沟交接位置做好防水测试,一旦出现渗漏现象,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4.设施孔洞漏水处理

在建筑屋顶,常存在各种设备如:风机、采光板、设备底座等开孔,导致屋面钢板出现不连续的问题,与此同时,设备与钢板受到温度产生的涨缩程度不一致,设备底座没有使用可移动结构、没有设计防水层、搭接位置连接不好、密封材料问题等原因,导致屋面设施孔位置产生裂缝。针对以上问题,设计者在设计过程要和设备生产厂商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了解设备底座、采光带、钢结构屋面之间的连接形式,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施工图。在底座可移动结构的安装方面,应在屋顶钢板安装施工之前完成,保障采光板和屋顶钢板之间型号、尺寸等相符。为避免孔洞产生渗漏,可将纵向位置最高点处胶泥宽度适当增加。在钢板收边施工之前加设防水层,使用堵头和胶泥加以固定,在密封时向接缝位置打胶处理。在安装导水管时,要保障平整、密封良好,使积水可顺畅流通。

5.固定件位置漏水处理

当屋面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方式不当,可造成螺钉等固定件出现位置不准、固定不良等问题。当使用的固定件质量存在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锈蚀、断裂等问题,导致屋面固定件位置渗漏雨水。对此,为解决固定件结构出现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做好培训,保障其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在测量屋顶尺寸之后,合理对钢板布置、控制点定位等作出安排,并在施工时反复核对,避免出现固定件安装位置发生偏移问题。②在施工材料的采购环节,应仔细检查材料质量,并在使用之前做好强度测试,防止固定件质量问题引发屋顶出现漏水问题。

结束语

因为建筑行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而BIM技术的产生为我们在建筑行业又跨进了一大步。BIM技术解决了许多传统施工存在的弊端,科学合理的结合了现实与虚拟,通过科学仪器表达出来,为整个施工工程带来了无限的好处,我们应该积极发展BIM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燕安.有关钢结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7(35):39-40.

[2]施 耘,王佳全.钢结构屋面柔性防水施工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03):79-81+84.

[3]张建平,余芳强,赵文忠,王丙兴,王珩玮.BIM技术在邢汾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J].施工技术,2014(18).

[4]李静,王鹏,吕东琪,蒋嘉薇,刘国伟,马顺颖.BIM技术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8~2

论文作者:毛雪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钢结构屋面防水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论文_毛雪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