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论文_马学英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论文_马学英

马学英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的基本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小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致使计算教学效率低下。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纠正和改变,将会影响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 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小学生乐于计算、善于计算,对计算感兴趣。从而达到算得熟、准、快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比起好玩的游戏、动画片来说,计算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学生看了就烦。为此,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比如: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训练计算,看看谁能把火车开得更远;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谁能得到胜利的小红花,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让同学们之间相互促进,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在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从而为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从训练学生口算能力入手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速度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

因此,如何提高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效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年级主要在20 以内、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其中整数运算,练好基本功为重点,其次是加强乘加、乘减、连乘、连除的口算练习。中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忽视算理的推导,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算对、算快的层面上。而课改初期的计算教学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十分重视你是怎么算的,还可以怎样算,而缺少计算方法的提炼,导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实,学生计算技能不够熟练。那么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成了计算教学理性回归的关键。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对于中年级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的具体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

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两段的时间里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数学自习课,二是在家庭作业的最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

每组有10 道,让学生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 个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确率也就大大提高了。高年级加强百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注意经常性的口算练习。注意在每一个练习中都带着练习前面学过的口算。在本次教学研究课中,刘佳老师上的《7 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就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当天的课程中教授的7 的乘法口诀,因为课前复习了1~6 的乘法口诀口算练习题,所以学生在学习7 的乘法口诀时接受特别快,在当节课的口算练习中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练习,效果相当不错。

3 从培养估算和验算习惯入手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等。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因此,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 扩大8 倍大约得多少?993×8 应等于79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判断,993 接近1000,用1000×8 等于8000,993 小于1000,积小于8000 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三、四年级的乘法练习中,我们都要求学生先对题目进行估算,然后通过估算的结果来初步检查自己计算的答案,所以学生这学期计算的正确率都有了提高。

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4 从引导学生认真的书写入手书写不规范也会造成计算上的错误,有的学生经常看错题,抄错数,看串行,还有的该加不加,该减不减,不该进位的进位,不该退位的退位,把加法做成减法,减法做成加法,此外,有的学生由于图快,书写不工整,如把“0”写成“9”,把“71”写成“11”,还有的学生由于紧张把36 写成63。所以,书写算式时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对于书写差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去练字,最终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可少的,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书写,无论是板书还是学生作业上的批语书写要规范,尽可能以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神往,促其认真书写或下功夫练习书写。教师给学生设计作业也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

总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城关镇回民小学

论文作者:马学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3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论文_马学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