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认知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音乐认知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孟 燕,陈 缨

(乐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 要: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由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引起的广泛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和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与发音、情感沟通、认知都密切相关。文章基于大脑的可修复性以及音乐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有利影响,结合实践探索用歌唱、聆听以及参与音乐表现的方法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语意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演唱;演奏;律动

1943 年,美国精神病学者L.Kanner 首次报道了发生于幼儿的一种病症——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utism)。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Doctor Rutter 提出了社会交互功能缺陷、言语与交流障碍、重复性活动是诊断孤独症的三个基本标准。1979 年,学界正式将孤独症归纳为“并非心理情绪障碍类的疾病,而是因为脑中的知觉,信息处理机能出现了问题才发病的,或者将孤独症解释为由于细微脑损坏而导致感觉刺激的知觉出现异常,语言中枢有存在异常所导致的语言障碍”。[1]3

补浇的工艺参数主要涉及补浇的材质、重量、温度、浇速与补浇时机。补浇时机会对补浇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如果补浇距首次(前次)浇注的时间较短,型腔内钢液的液态收缩与凝固收缩量很小,后注入的钢液与型腔内已有钢液瞬间完成均匀混合,实际补浇效果微乎其微;相反,如果补浇距首次(前次)浇注的时间过长,后注入的高温钢液只能进入冒口上部的收缩凹陷区,则补浇操作依然起不到作用。

细胞胞浆可见的棕黄色颗粒为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棕黄色颗粒越多,表达越明显。高脂造模后,模型组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种药物均能降低β-catenin ,Wnt抑制剂WIF降低作用较强(P<0.01),护心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WIF降低β-catenin的作用较阿托伐他汀强(P<0.05),图2、表2。

目前“自闭症在全世界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了万分之四点八,我国2005 年数据统计显示,每一万人中约有2~13 人患自闭症,我国孤独症谱系的患者约65 万人”[1]1-2。孤独症儿童起病于出生后30 个月至3 岁以前,他们存在社会关系障碍,即不与亲人产生依恋,不会和他人合作,回避目光接触,社会交往困难;其次是言语沟通障碍: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声调、速度、重音异常,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缺乏,语言刻板重复,约1/3 的孤独症儿童2 岁前表达能力强,2 岁后表达能力逐渐丧失,甚至不会讲话,对他人的语言缺乏情绪反应;最后是行为、兴趣、活动的局限、重复、刻板:专注于刻板的行为,兴趣具有局限性,对某件物品过度依恋,有强迫性动作。

孤独症患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解释,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和规范有效的康复训练。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走向社会的主要障碍,孤独症儿童无法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他们的言语交流能力发育缓慢,甚至没有言语能力,同时也无法应用非言语交流去表达自己的交流目的或意图。本研究借鉴语言与脑功能障碍的相关理论以及音乐对脑神经系统可修复性的相关原理,结合实践探索用歌唱、聆听以及参与音乐表现的方法提升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语意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一、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与特征

(一)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奏、重音异常,语言的理解能力欠缺,刻板重复性言语,语言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无联系等。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可以归纳为构音障碍、表达性言语障碍、理解性语言障碍、言语发育迟滞(或者不发育)。

(二)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特征

研究量表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内容包括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情绪、体能、语言、沟通等方面的测评。本研究主要评估患儿通过音乐活动在语言方面的提升。

(39) 钝 角 顶 苞 苔 Acrobolbus ciliatus(Mitt.)Schiffn. 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完全无言语的孤独症儿童分为缄默不语和言语退化两类;有部分语言类的孤独症儿童分为六类:第一类,语音障碍分为构音、声音、声调、语畅、言语节奏等障碍。第二类,语义词汇障碍,指对不上词语与意义、重复仿说语言、刻板、词汇障碍。第三类,理解性语言障碍。第四类,表达性语言障碍。第五类,语法障碍。第六类,语用障碍,分为有语言但没有交际意图的孤独症儿童分为自言自语、机械言语还有一部分属于在某方面具有较高天赋三种。

二、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脑损伤或者脑发育不全

(四)待遇太低导致后继无人 自贡市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否健全,他们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去。现在有很多村的防疫员年龄超过了 60岁,有的甚至超过了68岁,但由于待遇太低,根本找不到年轻人来从事这项工作。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的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没有坚强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我们的动物防疫工作将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二)中央信息处理能力的欠缺

除了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之外,孤独症患者缺乏一种中央信息处理能力,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意义的编码,孤独症儿童虽然可以记住所学到的词汇,但是却不能将所学词汇形成能交流的语言。因为“大脑的神经网络具有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大脑语言系统运用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了语言现象及语篇。而语言关系网络至少含三个子系统:语音系统、概念语义系统、词汇语法系统”[3]。孤独症儿童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存在障碍,语调和重音的错误,部分有言语的孤独症儿童虽然发音较为清晰,但比正常儿童语言发展要迟缓,不能根据语法来控制语音、语调和重音。孤独症儿童的语义发展比正常儿童低很多,其障碍在于缺乏对语言概念的高度信息处理和概念的灵活运用能力。孤独症儿童还表现在语言的刻板重复,缺乏把语言运用到特定场合的能力,他们通常对语言和交际没有兴趣,经常出现人称代词混用的现象。

(三)异于常人的生活经验

此外,孤独症儿童交流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与外在环境交流产生障碍,与之接触的人为了适应孤独症儿童的需要而调整了语言和行为。影响语言发展的大脑的皮质结构除了生理的先天性和发育之外,还会通过学习和社会情境的接触而发生改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体验异于常人,对其脑功能的进一步发育产生了影响,因此,孤独症儿童异于常人的经验也会影响其神经发育而加剧语言障碍。

三、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干预机制

(一)音乐活动对大脑的语言功能的修复

“大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以及化学物质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因学习、大脑发育及病变等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重新建构。”[4]这被称为“脑的可塑性”,脑神经具有终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982 年美国脑神经研究著作《音乐、思维和大脑——音乐神经心理学》开始探讨韵律和节奏在脑半球的控制区域定位等问题,标志着音乐心理学向脑神经科学延伸,之后甚至出现了“神经音乐学”,研究者试图用脑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研究音乐活动中的思维、行为、情感。经研究表明:“人脑越早接触音乐就越有利,适当的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神经系统的整体性发展。”[5]大脑神经的可持续发展性决定音乐知识的学习可在任何年龄中进行。

前文提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源于脑损伤或者脑发育不全引起的神经生物学障碍。经研究表明,“颞叶上回(包括颞叶平面在内)是主要参与音乐认知加工过程的脑区,更为重要的是其有力地证实音乐家的脑神经网络由于音乐训练经验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并在大脑的听觉皮层形成了专门的神经网络联结”[6]。从事音乐的人需要较多的脑区参加处理,除了听觉皮层之外,还包括需要大脑的运动皮层、视觉皮层等多个脑区的参与、感知、信息处理,而长期学习音乐可以增强脑的许多精细功能,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对神经系统的修整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也发现“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模仿能力比一些有音乐天赋的正常儿童还要高,他们大都表现出对音乐极大的兴趣,甚至还具有超强的辨音能力”[7]

(二)音乐认知对语言能力的积极影响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通过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运营、移交的方式或ROT(Renovate—Operate—Transfer)重建、运营、移交的方式,运用PPP模式中的社会资本进行项目的改造与运营,债权人同意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债务成功转化为非政府债务,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见图1)。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能够有资金投入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总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结合PPP项目信息加强工程造价评估,提高在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

脑损伤或者脑发育不全是导致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的前额皮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顶叶皮质可能存在机能障碍,从而使空间的工作记忆受到损害,并且不能主动选择正确反应所需的线索。”[2]

音乐和语言认知的相似性从神经学角度尚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但音乐和语言确有着某些认知的相似性。音乐的表现语言极其丰富,涉及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多种要素,“从结构上说,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由一些分离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具有等级结构的序列”[5],语言的结合构成了词汇,词汇构成句子或文章;而在音乐中,乐音可以构成乐汇,乐汇可以构成乐句,乐句构成乐段,而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乐段组成。有研究表明,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好的言语记忆和表达能力。

四、音乐治疗改善儿童语言障碍的实践与成效

(一)音乐治疗干预方案设计

本文选择特殊儿童学校的15 名患儿作为测试对象。患儿年龄为6~11 岁,其中轻度孤独症患儿2 例,中度孤独症患儿11 例,重度孤独症患儿2 例。

约50%的孤独症儿童永远不能获得功能性语言,而那些具有功能性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在生活上往往表现出异常的语言特征。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特征归纳为三种类型:完全无言语或语言发展迟缓、有部分言语和语言及有语言但没有交流意图。

(二)音乐治疗干预过程描述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但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患儿对某段音乐会产生特殊的注意力,会仔细聆听音乐,积极配合老师的引导。聆听儿童歌曲应选择乐句结构较为方整,乐句数量少,带有重复性,歌词押韵,音乐节奏和歌词韵律一致,旋律简单情感丰富又容易理解的歌曲,如:《摇篮曲》《小星星》《拍手歌》《春天在哪里》等。聆听活动可以是老师坐在患儿身边亲密地为其演唱,也可以是一位老师与患儿玩耍玩具,另一位老师弹钢琴为其伴奏,如果患儿放下手中的玩具关注音乐就停止玩耍,让其认真聆听音乐,老师可根据歌曲的情绪做一些动作和表情来引导孩子理解其内容。治疗中患儿小J属于缄默型孤独症患儿,没有眼神交流意识,老师歌唱时反应不明显,但在治疗过程中时不时拿起老师拍着的手开心地笑,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治疗结束时,患儿抱住老师久久不愿回去,老师抱着她又唱起了《找朋友》,那一场景让在场的老师们为之动容。

(三)音乐治疗干预效果评估与建议

以下是5 名孤独症儿童在参与音乐治疗前后的综合量表比较(综合量表数据选择语言障碍不同类型的被试儿童作为参考,此5 人样本能代表平均水平):

表1 被试儿童治疗前(语言障碍及表现)评估

表2 被试儿童治疗后(语言障碍及表现)评估

音乐治疗中要结合聆听、演唱(或演奏)、律动三种方法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和语意表达。选择治疗的音乐主要是儿童歌曲、奥尔夫歌曲,因为歌曲除了旋律音调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外,还可以训练发音和节奏感、输入词汇。另外奥尔夫音乐中的音乐游戏歌曲能增强与孤独症儿童的互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掌握,且种类丰富,不同的声音色彩也能更多地刺激他们的大脑听觉皮层。以下是对干预过程中相关音乐活动的总结。

1999—2011年北京经历了长达13年的干旱年份,在此期间,虽然总体干旱,但局部高强度的极端降雨天气几乎年年出现,部分站点出现了历史极值。据统计,2004—2011年期间北京市出现1 h降雨超过70 mm的次数共有42次。2012年还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多个雨量站、水文站均刷新历史极值。

对比被试儿童音乐治疗干预前后的评估数据,患儿在人际交往、情绪、感知、游戏、兴趣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在音乐感受力方面能够模唱儿童歌曲、能按节奏拍手、能按节奏躲脚、对节奏变化有反应、能辨别音高、对音乐速度有反应、能跟随音乐自由律动。治疗后的患儿在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变化。

1.聆听

音乐治疗由专门的音乐治疗师进行训练,每周1 次,每次40 分钟,干预时间为3 个月。音乐治疗方法采用接受式与即兴演奏式相结合,音乐治疗固定流程为:治疗师弹奏开场歌曲,儿童聆听、律动、体会节奏;引导儿童自由地演唱、再创、敲打;治疗师弹奏音乐故事,引导儿童演唱,做出与之相应的表情、动作;治疗师弹奏再见歌,儿童聆听、演唱、律动、体会节奏。

2.演唱,演奏

演唱是很多孤独症患儿喜欢的音乐形式,当音乐响起,经常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很开心地跟着唱。演唱歌曲选择那些具有描述性的、歌词内容孩子能够理解,咬字发音相对易于掌握的。一些发音困难的孤独症患儿咬字不清晰,但是又有强烈的歌唱意愿,不用太过于追求他的发音是否准确,要多鼓励其演唱;对于没有语言的患儿也不必强迫其发出声音,可以让他们聆听或者参与演奏。演唱前,老师可以先采取朗读的方式拍着手引导孩子正确发音,演唱时可采用类似对话一样交替对唱的形式,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或者重唱、齐唱的方式增强互动感和趣味性。

演奏时使用奥尔夫乐器,如钢片琴、沙锤、三角铁、双响筒、碰钟等打击乐器,可以和着熟悉的歌曲,一边击打节奏一边演唱歌曲,还可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之间合奏的方式,两件或三件乐器的合奏,增加互动和配合,促进患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患儿小Y 在记忆力方面有先天优势,模仿能力强,但是语言刻板重复明显,经过治疗人称代词混用的障碍有了明显好转,甚至可以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喜爱,能与老师在钢片琴上合奏《小星星》等简单儿歌,自己也充满了成就感。

3.音乐律动游戏

首先,需要政府制定陕西省创新发展战略和夯实计划,指导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是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基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提出后,陕西省相继制定了《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签订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企业联合基金”“陕煤化联合基金”和“引汉济渭联合基金”合作协议等,这对于今后的科研投入及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最喜欢游戏互动,每次开始上课时演唱《你好歌》,下课时演唱《再见歌》,还有《拍手歌》以及奥尔夫音乐游戏《小跳蚤》,一开始患儿并无交流意识,经过几次治疗之后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些歌曲歌词简单,可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延长老师和患儿目光对视时间,稳定师生间的关系。患儿在旋律的配合下,运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提高了语言理解能力,增加了肢体互动,建立了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在训练语言的同时懂得了问候的方法,增强了情绪的愉悦感和交往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拍气球,两个孩子配合,或者老师与孩子配合,根据歌词节奏训练手眼的协调性。还可以编排一些简单的音乐情景剧,在扮演角色的同时,让患儿感受人际交往,丰富情感交流。

音乐对大脑的可塑性已经被研究证实,通过音乐手段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交往障碍等问题。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对音乐的确很敏感,甚至有些孩子对音乐的敏感程度高于普通儿童,而且在行为上有很积极的参与意识,能够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音乐活动,在情感上对音乐认同、接受甚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治疗一段时间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语言刻板重复性也有了很大的好转,交往意识和专注力增强。然而,音乐治疗干预早期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需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教学方法要针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情感依恋障碍、社会交往障碍等具体程度进行选择,音乐治疗方法要结合不同的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做选择和取舍。另外,在音乐治疗中接触到的孤独症患儿情况有别,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家长要配合老师工作,切忌急躁,要对孩子充满信心,接受孩子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潘氏茶楣.走出孤独: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特征分类、评估及康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2]贾林祥.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及其形成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4):102.

[3]LAMB S M.语言和神经认知:大脑路径》述评[J].程琪龙,评.当代语言学,2000(2):108.

[4]虞晓菁.脑重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6):356-360.

[5]侯建成,董奇.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大脑可塑性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83.

[6]宋蓓,候建成.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J].黄钟,2013(1):170.

[7]张焱.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12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sic Cognition to Improve Language and Semantic Express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MENG Yɑn,CHEN Yinɡ

(School of Music,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Abstract: Autism is a wide range of developm ental disorders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diseases.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barriers,narrow interest and stereotyped behavior.The language problems of autistic childre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ronunciation,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ased on the reparability of the brain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music on the nervous system of the brain,this study seeks to improve the language,expressive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autistic children with the methods of singing,listen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music performance.

Keywords: Autistic Children;Language Barrier;Singing;Play;Rhythm

中图分类号: G76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66(2019)07-0128-06

DOI: 10.16069/j.cnki.51-1610/g4.2019.07.019

收稿日期: 2019-03-15

基金项目: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音乐治疗参与智障儿童亲职教育及缓解亲职压力策略研究”(SCTJ-2018-B03);教育部规划项目“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探索与效应”(15YJCZH176);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歌唱训练干预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实验研究”(SC15XK063)

作者简介: 孟燕(1981—),女,山西太原人。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陈缨(1969—),女,四川成都人。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歌唱教学。

[责任编辑、校对:李书华]

标签:;  ;  ;  ;  ;  ;  

音乐认知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