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及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要点解析论文_冼泓宇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进行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针对施工现场情况,分析周围潜在的影响因素,控制好实际设计要点,优化排水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受到周围自然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实际设计的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互通立交桥排水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了日益复杂的城市道路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立交,对大型的互通立交桥而言,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排水问题,保证交通安全稳定的进行。根据我国道路排水的规定,针对互通立交桥在,需要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保证出水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市政的大型的互通立交桥排水设计原则,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大型互通立交桥排水进行设计。

一、互通立交排水形式和原则

(一)排水的形式

在进行实际排水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排水形式:第一,自流排水形式。采用这种方式不需要安排专职的管理维护人员,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优先考虑自流排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流排水的效果,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天然水体和沟渠连接起来,可以有效的排除雨水,满足实际排水要求。第二,先蓄水后排水的方式。在强降水的季节,水体水位高于立交路面的最低点,可以把水引入蓄水池,从而错开持续时间较短的洪峰,等到水体水位回落,然后再自行排出。在利用先蓄后排的方式,设计人员需要设计相应的蓄水池。但是由于工程量很大,工程投入巨大,排水效率低下,一般很少应用。第三,强制排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称为抽升排水,在进行水体或者管道水位高于路线低点,并且不具备蓄水池时,需要设置相应的泵站,解决实际抽升排水问题。

(二)排水的原则

在进行实际排水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分散排水的原则,就是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方式。同时设计人员需需要结合城市管网下游水体标高情况,选择自排的方式。一旦出现不能实现自排的方式,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泵站提升的方式,进一步缩小汇水的范围,控制好泵站的建设规模,节省工程投资,为以后维护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市政大型立交排水系统的组成

在大型立交排水系统中,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泵站,主要有效的搜集雨水到集水池。但是由于大型互通立交桥坡度比较达,增加雨水的流速,因此,在立交桥上设置雨水井,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作为设计人员需要在互通式立交桥最低处设置多蓖水井,搜集雨水。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结合大型互通立交桥的特点,设计完善的立交桥系统,满足实际排水的要求。

三、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明确设计标准,处理好设计与实际给排水的关系,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

(一)明确设计重现期

根据我国室外给排水设计的规范,需要明确道路雨水管道设计参数,防止出现严重积水的问题,控制好重现期,在通常情况下,要满足以下规定。第一,在重现期设计过程中,要大于3年,并且要结合大型互通立交桥的设计标准,提升重现期,针对不同的部位,可以采取不同的重现期。第二,进行地面集水搜集过程中,要控制好实际的时间,控制好下穿立交引道的坡度,控制好重现期的上限。

(二)选择合理的水泵

水泵作为立交水泵站的核心,对其实际运行效率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大型互通立交桥水泵站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选择简单可靠的结构,便于维护,降低实际运行的故障。因此,在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潜水泵作为与电机连体能够潜入到水下的有点,减少实际的占用面积,提升安装维修的效率,控制好实际连续运转的时间,减小实际的噪音。

(三)做好管道布置和断面分析

在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系统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控制好埋设雨水排水管道,要从整体进行把握和分析,避免立交桥的基础与其他市政工程出现矛盾。一旦出现与其他基础设施出现的交叉问题,需要从结构上进行加工,利用刚度比较高的管材,提升桥梁的承载力,防止出现不均匀下沉问题。

四、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实例

(一)工程概况

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设计过程中,属于南北的的向下穿道工程,中间部分为转盘,主要包括4个连接匝道,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交通转换。但是受到地势的影响,在转盘部分,路面标高虽然比较低,但是仍然高于匝道的入口,为了防止出现积水问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雨水排除工作,提升排水的效果。

(二)排水设计规模

在转盘处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高水高排的方式,利用截水沟,截到雨水出口转盘附近的排洪渠。在经过反复测算以后,计算出实际的雨水汇水面积,然后按照地面集水时间为8分钟,折减系数为2,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在本次项目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重现期为5年,径流系数为0.9。根据地方设计标准,暴雨强度公式为:

经过实际计算,在本次大型互通立交桥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最大范围暴雨流量为1096.4L/S。

(三)雨水收集系统

在本次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雨水收集主要利用纵向的双侧雨水口,为了提升实际排水效果,在横向排水,主要利用单向或者人字坡进行自流收集。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水流不会沿着横断面坡度拍入到线路两侧的雨水口中,而是沿着纵坡流向立交最低点,从而出现大量的积水,影响了立交桥的安全运行。并且在转盘路面,会存在雨水流向通道的可能,因此,在匝道入口,设置了横向水蓖收集雨水的方式,然后水就会就近进入到泵站的排水系统。

(四)水泵选型与控制

为了提升实际排水效果,需要选择合理的水泵类型。第一,通过以上分析,潜水泵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泵房设计过程中,主要设置了3台潜污泵,相互备用,明确泵的参数的、流量、扬程以及电机功率等。第二,在进行潜水泵控制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增加相应的模块,设置相应的浮球液位计,通过实际的信号,可以直接控制水泵的运行状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潜水泵就会根据实际的水位信号,进行自动的开启和停止,从而有效的控制传输信号,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要求。

(五)实现调蓄池与泵站的结合

在进行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周围地形条件,分析通盘与通道之间的关系,调节蓄水池与雨水洪峰,保证在暴雨时期,雨水能够及时流入到调节池中,有效的削减洪峰,最大限度减轻蓄水池的压力,降低实际的工程投资。在进行蓄水池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蓄水池的情况,设计成不规则的流线形状,控制好实际的水位,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能调节局部的气候。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运用多种计算方法,充分考虑转盘与通道的面积和水深情况,反复验算水量与调蓄池容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泵房进水量。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明确设计标准,控制好实际设计规模,从而建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分析周围地形特点,明确设计标高,考虑到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特殊性,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处理好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参考文献:

[1]赵晶.大型高速互通立交桥排水工程设计探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6(05):21-23.

论文作者:冼泓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关于公路及市政大型互通立交桥给排水设计要点解析论文_冼泓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