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联产甲醇合成系统的探讨与设计

合成氨联产甲醇合成系统的探讨与设计

杨爱华[1]2004年在《合成氨联产甲醇合成系统的探讨与设计》文中指出合成氨联产甲醇在甲醇生产法中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联醇装置它串联在合成氨工艺中,既要满足氨合成的工艺条件,又要满足甲醇合成的工艺要求,要达到整个装置的最优化操作,取决于甲醇合成塔结构是否合理、流程是否配套和脱硫等问题,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甲醇合成的反应原理和生产实践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了合适的温度、压力、空间速度、原料气配比等操作参数,并且改进了传统的联醇工艺流程,采用了中置式低压锅炉回收反应热,副产低压蒸汽供铜洗用,增加了塔外循环加热器进一步回收反应热,甲醇中间储槽回收甲醇弛放气。建立了关键设备甲醇合成塔的拟均相一维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编程模拟计算了甲醇合成反应前、中、后期,甲醇合成塔的产量、温度、阻力等因素的相应变化,从而确定了合适的反应器内件结构参数以满足不同阶段的生产要求。生产实践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叁轴一径、自卸触媒结构的内件使用效果良好,不仅装卸触媒方便,而且全塔的温差、阻力小,触媒还原充分,生产强度加大。根据 4 万吨/年的扩建规模,还进行了物料和热量衡算,选择了合适的换热设备,最后对能源充分利用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合成氨联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合成氨联醇工艺的研究发展趋势。

张向荣[2]2006年在《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借助于系统集成和过程耦合,实现物质和能量在化工和动力系统之间的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利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等重点项目,基于多联产系统集成原则思路,开展合成氨和动力一体化整合的多联产系统研究:探索合成氨生产流程和动力生产系统集成的不同方式,构思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初步探索系统的性能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多联产系统集成原则思路的指导下,探索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方式。首先概述了多联产系统集成的原则思路,分析了生产醇醚燃料和合成氨的两类化工系统的流程特点,指出了其对化工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影响。简要分析了合成氨系统与动力生产系统集成的不同方式及其节能潜力。 分析研究了煤基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以(火用)平衡分析为手段,考察了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系统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的能量利用情况,指出系统节能的潜力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并联型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关键整合措施,借助于图像(火用)分析,指出煤基多联产系统性能改善的内部原因。 提出了部分重整、未反应气部分循环的天然气基串联型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分析了天然气基串联型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中关键变量(重整过程水碳比、重整温度和合成单元循环倍率)对多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新系统通过部分重整和未反应气部分循环的结合,实现了化工流程和动力系统的有机耦合,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体现了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在系统集成中的作用。

李好管[3]2000年在《合成氨联产甲醇生产工艺探讨》文中指出合成氨联产甲醇是我国中小型化肥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醇氨比、造气、变换、脱硫、脱碳、甲醇合成塔内件设计、净氨、联醇新工艺等方面对合成氨联产甲醇生产工艺进行探讨;分析了联醇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联醇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韩梅, 王秀国[4]2008年在《甲醇生产需求现状及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模式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必要性和技术基础,分析了国内外甲醇生产现状和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模式。

李好管[5]1995年在《合成氨联产甲醇现状及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合成氨联产甲醇可以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从醇氨比、造气、变换气、脱碳、合成气脱硫、甲醇合成塔内件设计、甲醇精馏塔和精馏流程、弛放气脱醇等方面探讨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联醇生产中新的并联工艺及联醇生产串联甲烷化的双甲流程。

蒋先楚[6]1995年在《渣油制氨联产甲醇工艺路线探讨》文中指出针对洞庭氮肥厂拟建第二套大化肥的具体情况,对渣油制氨联产甲醇的工艺路线作了详细的论述,为增加大型渣油制氨厂的经济效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刘月, 谢伟, 虎骁, 刘涛[7]2015年在《焦炉煤气在焦化循环经济中的多联产利用》文中研究说明为充分利用焦炉煤气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黑猫焦化进行了利用焦炉煤气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焦炉煤气作燃料,回收焦油、硫磺、硫铵、粗苯等化工产品,制甲醇等;重点介绍了焦炉煤气制液氨联产甲醇、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联产甲醇、液氨、尿素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利用这些技术可获得附加值较高的甲醇、液氨、LNG、尿素等化工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房鼎业, 应卫勇, 曹发海[8]1993年在《合成氨联产甲醇新工艺——并联式联醇流程》文中认为提出一种合成氨联产甲醇新工艺——并联式联醇流程。该流程适用于中小氮肥技术改造,其流程的特点:合成氨生产线与甲醇生产线并联;充分应用合成工序弛放气中的氢,甲醇生产中省去变换、脱碳;与串联式联醇相比,该法甲醇合成所需气量小,适合于干法精脱硫,并延长了甲醇催化剂寿命。

陆志德[9]1984年在《小甲醇生产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近来有不少小型合成氨厂很关心小甲醇生产情况,为此本刊组织编写了这篇综述性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仕仁, 陈君才[10]1994年在《氨厂联产甲醇的基本概况》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在合成氨厂中联产甲醇的优越性,联产工艺方案,甲醇合成塔选型,联产甲醇的工业实践,投资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合成氨联产甲醇合成系统的探讨与设计[D]. 杨爱华. 湘潭大学. 2004

[2]. 合成氨—动力多联产系统初步研究[D]. 张向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6

[3]. 合成氨联产甲醇生产工艺探讨[J]. 李好管. 化工科技市场. 2000

[4]. 甲醇生产需求现状及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模式探讨[J]. 韩梅, 王秀国. 中国煤炭. 2008

[5]. 合成氨联产甲醇现状及发展[J]. 李好管. 现代化工. 1995

[6]. 渣油制氨联产甲醇工艺路线探讨[J]. 蒋先楚. 大氮肥. 1995

[7]. 焦炉煤气在焦化循环经济中的多联产利用[J]. 刘月, 谢伟, 虎骁, 刘涛. 煤化工. 2015

[8]. 合成氨联产甲醇新工艺——并联式联醇流程[J]. 房鼎业, 应卫勇, 曹发海. 化肥设计. 1993

[9]. 小甲醇生产综述[J]. 陆志德. 小氮肥设计技术. 1984

[10]. 氨厂联产甲醇的基本概况[J]. 刘仕仁, 陈君才. 泸天化科技. 1994

标签:;  ;  ;  ;  ;  

合成氨联产甲醇合成系统的探讨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