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论文_白龙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论文_白龙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尤其是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人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而建筑行业正好符合人们的这一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展开了研究,希望为同行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应用

建筑行业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关系到人民的家庭幸福美满,在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进行把关,稍有疏漏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打击,甚至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在现阶段中,我们要根据最新的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进行建筑设计,避免出现因建筑设计不合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早日把建筑安全隐患完全消灭。距离我国颁布建筑结构设计新的标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新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中明确指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根据自身经验,以自身理解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理解掌握和应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来说,这些都仅是条文上的笼统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每个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理解不同,容易引发争议,造成建筑结构设计混乱,尤其是我国大力实施施工图审查的背景下,这一系列问题尤为明显。

1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规定

1.1对设计标准的规定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中明确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要求,要求要有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及明确的计算简图。那么,问题出在何为合理,何为明确的?标准中并没有给出规范性的数值或定义,只是一味的让设计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去理解字面意思。但不同经验不同想法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这两个字面意思的理解肯定不尽相同,这不仅会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产生困扰,同时在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评判及检验工作中也会给其他人员造成困惑,从这一点说明,在没有明确判定界限的字眼中,需要规范编辑人员对存在争议的字眼进行补充说明,而不是一带而过,尽可能减少建筑结构设计中争议的产生,明确目标及方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2对高层建筑高宽比标准的规定

对高层建筑高宽比标准的相关要求,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明确指出过,在对高层建筑高宽比进行计算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高层建筑最小的投影宽度进行测量计算。根据实际情况,不能采用高层建筑最小投影宽度进行测量的情况也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标准指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适当的计算方式,对特殊情况下,如何测量建筑的宽度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情况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作为前提的条件下,很难计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对高层建筑高宽比的计算是关系到建筑本身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原则性问题。因此,要求相关标准明确测量高层建筑高宽比的测量方法。

1.3对剪力墙抗震等级标准的规定

新的标准对抗震设计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标准指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抗震框架设计时,在布置相对较少的剪力墙时,应根据剪力墙与抗震框架协同工作来计算。剪力墙与抗震框架的抗震等级应相一致。同时,也应该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电梯间、楼梯间。为了减少剪力墙的作用,可以采取将剪力墙打薄等方法或与剪力墙相接的柱子加配钢筋,减少剪力墙的作用。

1.4对剪力墙宽厚比标准的规定

对剪力墙宽厚比标准,在《抗震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对剪力墙宽厚比标准相对于旧规范有了进一步提高。剪力墙宽厚比是根据建筑本身的高厚比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建筑结构的刚度来进行确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底部层高的影响,底部层的剪力墙要比高层的剪力墙厚。而在相关标准规范中有指出,在剪力墙厚度比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况下,对剪力墙进行测算时,一般都能通过,原因是由于剪力墙是作为抗侧力构建作用。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标准的规定,单片墙、T型及工字型剪力墙都列举了相关计算墙体稳定的方式方法,而其他的墙面测量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没有明确规定的墙面进行设计时,因为没有明确的参照依据,会造成一些困惑和麻烦。

2 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问题解决分析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一些应该明确的计算方法或数值没有明确规定,使得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作业时不能够进行准确的把握,为日后的建筑施工工作产生一些隐患及困扰。针对于此情况,得出以下几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在实际情况中,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实际计算时,除了要选择合理的计算程序外,更重要的是把握准确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数值,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设计过程中不会因为模糊的概念产生疑惑。但想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方法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

(2)对于抗震结构的措施,新的规范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新的规定一些内容还不够成熟,对于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的相关规定不太合理。比如,一般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度应该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的墙面等级也应提升。

(3)要正确区分一般框支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对框支梁,框支柱的要求既适用于梁托墙情况也适用于梁上托柱情况;框支剪力墙结构有特殊的加强措施(如控制底部大空间层数,抗震等级的提高等);应区分局部转换和大面积转换的情况,对局部转换可采取局部加强的措施;转换梁的防火等级不低于下部邻柱的防火等级。

(4)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力调整系数:其实是二道防线的概念。由于剪力墙的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地震力,框架按其刚度分担的地震力很小,若按此进行框架设计,则在剪力墙开裂后很不安全。因此,规范要求当框剪结构中各层框架总剪力(即第i层框架柱剪力之和)小于0.2Vo时,取0.2Vo与1.5Vfmax的较小值。

(5)错层结构:建议当楼层高度差大于楼层梁截面高度且大于600时,可确定为错层,此处“楼层梁截面高度”为楼层梁的代表性截面高度,而非错层处的楼层梁截面高度,当楼面板变标高处合用同一根梁时,一般不宜按错层设计(可按错层与非错层计算,合理配筋),对结构设计中大量局部降低(或抬高)的楼板可不按错层计算,而通过适当的构造处理加强(设置加腋、加强周边楼板等)。

结语

在全面实施建筑新规的今天,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规范编制人员在对一些模糊字眼进行补充说明及修改更新,有了明确的方向,得以让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祖国的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邱明.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筑,2013,(14).

论文作者:白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标准论文_白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