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道德建设热点与难点问题概述_市场经济论文

当前道德建设热点与难点问题概述_市场经济论文

当前道德建设中热点和难点问题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难点论文,道德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世纪创业,伴随着伟大的社会改革进程,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都发生了较以往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伦理学提出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了解道德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道德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探索、把握当前道德建设的新规律,提供道德建设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更是社会进步必须要搞好的一项课题。

一、良好的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表征

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理论课题,是伦理学和价值哲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实践课题,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须臾不离、反映最直接、感受最强烈的价值行为。一定程度上讲,道德建设的成功与否是衡量我们改革与发展成效的标尺之一,良好的道德氛围、向上的精神风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合理道德规范标准下的和谐统一,会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马克思所预期的“人的自由、自觉、自为的存在状态”,这无疑是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表征;相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严重对立,失去了道德规范,精神变得颓废、信仰导致坍塌以及不正之风的横行,往往说明人的进步受到阻碍,预示着社会发展面临着危机,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生活发生的缺失。

良好的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表征,可以从道德内容的历史演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了人们必须以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与自然界斗争的胜利,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存。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属公共所有,劳动力产品集体所有,实行平均分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协作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个人、部落乃至民族的安全,民族和部落只有共同生产才能抵御自然的挑战和外族的入侵。这一时期,人的个性、独立等道德观念无从谈起,即使个别人要求独立,因这种道德观念本身没有生产力基础而不能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换言之,不存在产生这种道德观念的经济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财富的增多,出现了分工、阶级与剥削,在奴隶社会中,由于大多数奴隶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没有个性、独立、自由与民主。在封建社会时期,农民虽然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形成了争取自由、民主的强烈意识,并通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来力图实现这种要求。“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①。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们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反对宗教禁欲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个性与独立贯穿大多数人的实践历程。道德内容的变化无疑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与此同时,道德的进步也推动社会的发展。

但是,伴随着“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②的同时,“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③由于过分的追求金钱,造成了道德领域中的突出问题:物欲横流、价值解体、人性异化、人际疏离…,这些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阻碍。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只有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才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当前,自由、民主与独立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普遍道德观念,因为日益强大的生产力和优越的社会制度提供了这一道德观念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保障。只有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道德进步,道德进步反映并促进着社会良性发展,理解了这种辩证关系,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才能被真正理解,也才能真正把握道德建设重要性的关键。

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进行道德建设的前提

关于道德建设以及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已进行了一段时期,仍有许多理论上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笔者认为这与无视我国历史及国情不无关系,任何理论要想发挥现实作用,必须根植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这一国情,否则不会发挥现实意义,道德建设更不例外。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以儒家伦理为主干,兼容道、佛等其他学派在内的中国传统道德一直是人们生活、行动的圭臬。经过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想文化开始被介绍到中国,由于中西方思想赖以产生的背景、传统相差甚远,在一进入中国的土壤,西方思想文化(包括伦理思想)就与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冲撞,其形式或以两种思想代表著书立说互相交锋,或以代表两种思想的武装势力的互相残杀,经过冲突、磨合、交融,其结果由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包容性,西方思想文化多被同化。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介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自身的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它促使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照系并注入了活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伦理思想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道德体系与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共同主宰人们的现实,规范、调整人们之间的交往。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观的内容可做如下概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准则,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团结、友好、平等、真诚的同志式交往方式,等等。这些道德观念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强大思想动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这种统一也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总结多年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即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我们正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并随之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现实;同时分配方式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私人资本获利和分利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出现。无论从所有制结构还是分配方式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践,作为经济基础反映的思想道德也经历着新旧体系的冲突与碰撞。

一方面,市场经济在交易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易中肯定人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重视自由、公平和权利的价值,追求效率、竞争和创造性等等,以传统伦理道德结构中所缺乏的现代因素充实、改善着人们的既有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毕竟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并受经济杠杆的启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及法制不够健全以及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相对忽视了教育等原因,交换原则向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渗透,带来了如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的迷失、权力的腐败等一系列极其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少人对进行经济改革或悲观失望,或心存抵触。迅速变革的社会生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道德建设的迫切课题。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只有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道德建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而中国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无视这一国情,有关道德建设的任何漂亮的理论都不能发挥现实意义。基于此,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伦理思想,均应采取批判继承、去糟取精的态度而不能搞全盘西化,比如提倡物质的高消费主义,把人变成金钱的奴隶,显然不适合中国初级阶段国情,只能导致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更不能搞国粹主义,比如把当前解放道德问题的出路转向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这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不是现实生活而是古代传统道德,显然不符合伟大的改革产践和生活的丰富发展这一道德来源的客观实际。同样,正确评价当前思想道德状况,也应用历史尺度和现实尺度相同一的方法,只看到进步的一面看不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只看到存在的问题而看不到进步的一面,均是有失偏颇的评价方法,无助于对道德本质的认识和道德规律的把握,因此也不容易进行道德新体系的重建。

三、再谈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前一时期争论未走出的误区

既然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现实,搞好道德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道德的发展状况终究由当时的经济基础状况所决定,道德问题的成因也只能到经济领域成功与否中去寻找,这里必然牵涉到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到底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容还是相悖,两者能否统一于伟大的实践中去,前一时期的争论也主要由此展开。理论上的大量混乱与对道德本质、市场经济的本质把握不清有关。因此廓清道德的本质和市场经济的本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1.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内含道德观念及观念指导下的行为。道德用于指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社会要发展,必须有赖于科学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的维系,不能仅仅靠法律、契约等他律性的行为规范来维系,还须通过道德来发挥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及人们知识水平的不同,法律、契约等他律性的行为规范不可能囊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所遵循的所有领域,在法律涉及不到的地方,是道德的生存空间,不仅如此,法律、契约需要道德上的支持,一切合法的规范、法律同时也肯定是道德的。

人类社会的原始状态,道德具体体现为风俗,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原始社会维系人们和谐生存以及争端和纠纷等公共事务的处理,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④,所以没有法及国家的存在,但此时道德(此时具体为风俗)起着一种调解作用,“我们看到的是风俗的统治,是族长所享有的威信、尊敬和权力”⑤,可见,维系社会生存发展的是道德的力量。阶级分化后,才产生了法律,“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⑥这种变化首先是由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所决定的,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反映和产物。

道德在原始社会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合理存在的唯一自发的素朴力量,随着阶级的分化、法律的产生,道德便在本质上有了改变,成为属于自律范畴的、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发生变化和发展,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比较直接的反映,“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⑦,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比如在封建时代形成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和准则,于今日却未必有社会现实依据;五六十年代的一切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从而彻底摒弃个人利益等道德观念在今天显然已失去了经济依据,而提倡个人合法利益已成为道德共识被人们所接受。

道德最初是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需要而产生的,带有契约的色彩,不能说没有强制性的成分,但在法产生以后,道德的性质和作用便发生了变化,道德成为主体自愿、自主、自觉的,不受强制的价值观念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价值实践行为。道德的目的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本质就是行为主体依据自己的信念,自觉、自愿、自主地为了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有两个特点,一是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是自律的,不是被强迫的,只能由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思想教育等手段通过约束作用来维系。二是道德规范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永恒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道德的本质体现为由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的、以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等原则来评价人们的行为和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规范的综合。道德行为是自愿的自发的从而不需要外界强迫,质言之,道德行为实践是由自身意志约束来实现的。

2.市场经济的本质

市场经济是针对计划经济而言的,计划经济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定价、如何分配,均由国家统一制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对于短时间内国家克服困难、度过危机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但由于计划经济没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生产盲目,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物资短缺,求大于供,人们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正进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配置资源、生产、价格、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强调的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经济运行,而不是行政命令来干预,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价格多少,完全由市场来定,这样会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个人劳动如何转变为社会劳动,如果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个人劳动就不能转变为社会劳动,那么个人劳动便无法实现其价值,所以市场经济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个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其本质体现为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及其通过市场竞争解决矛盾的特殊方式。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实际上是人和人的劳动交换关系。所以市场经济的本质也可以表述为:人和人的关系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表现出来,即人的关系商品化了。

既然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为人与人关系的商品化,那么,毫无疑问,市场经济毫不讳言金钱与功利,反而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这不但与羞言功利以道德理想主义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内在精神支柱的儒家道德观相悖,也与多年来实际生活中多数人所接受的只顾奉献、不计索取的共产主义道德精神形成了反差。新形势下,如何理解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但在理论层面上要求作出说明和分析,而且应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层面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3.二者的关系及对几个误区的矫正

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在本质上是互斥的,因而在操作层面上应当给予划界“使之各得其所,避免僭越”,这种主张把经济领域与道德建设分开,互不干预观点是不正确的。显然混淆了道德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联系。经济领域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在经济层面上而言,本身具有道德合理性,而市场经济的主体——人必须是道德的人,否则任何经济都不可运行,不能走向正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在符合道德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大量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把经济交换原则向一切层面的延伸,对市场经济本身发展也是一种威胁,消除这一威胁,是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共同任务。道德具有自律性,并不影响其在经济领域起作用,相反,我们进行的市场经济必须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只在经济运作过程本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比如如何用少量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回报,如何避免浪费,如何看准市场行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人的潜能,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获得回报,这是社会和市场进步的主要动力。很多人以为把利益最大化必然引起道德失范,这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在经济层面而言的,市场经济也呼唤正当的竞争、道德的人,而不是要求通过欺行霸市、坑蒙拐骗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后者是市场经济坚决反对的,因为它破坏市场规则,属于违法行为,它与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理所当然是不相容的。因此不要一提市场经济就想到道德失范,道德失范是市场交易规则向非经济领域延伸的结果,是道德和法律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解决这一问题,更无助于真正的市场经济的运行。良好的道德氛围可以为市场经济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市场交换原则只在市场经济行为中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需要道德人作为其主体,市场经济为道德人提供平等、公平的机会,消除与市场经济伴随而来的道德失范现象,是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共同目标。

谈市场经济就讲必然影响道德,是不科学的,当前道德上的失范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本质必然,所以我们才能既要搞市场经济,又要搞道德建设。否则,按某些学者的观点,道德的失范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那么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只能是摒弃市场经济,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实际,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还有人认为,道德的本质特性在于自律性,是否自律乃是判断是否道德的最高尺度,“道德则只关注义务而不涉及权利,道德则对利益持超然态度”。这种观点显然也是错误的,道德不可能超越一切功利,合理、正当的利益是道德的,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⑧,那种仅仅凭原始冲动、无意识、来不及思索的、纯而又纯的道德行为恐怕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不符合道德实践,忽视了道德的层次性。

交换原则向非市场领域延伸,会对市场经济本身带来灾难性的危害,是导致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完善体制、法制、制度才可能避免道德的堕落。

四、作为系统工程综合治理是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道德建设要搞好,创造一个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进步的良好道德氛围,就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才不失为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处理好道德与法的关系,把“依法治国”的精神吸取过来,为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要针对道德主体的不同及道德本身的层次性,做到道德要求的合理性;考虑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提高主体的自律意识;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创造良好的道德示范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社会的进步。

1.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避免道德的堕落,促进高尚伦理道德的形成,要通过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来决定,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最为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⑨,“制度是决定因素”⑩,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11)。我们要从国情出发,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制度,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把改革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经济进行了重新界定,主张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并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生命力,保证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样既鼓励按劳所得,又充分肯定合理的个人利益,兼顾公平,并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良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

2.正确处理道德与法的关系,最终把道德建设纳入“依法治国”的逻辑之中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道德的产生要早于法的产生,最初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是道德,随着阶级的出现,产生了法,以契约、法律来规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道德只是一种“软约束”,法律涉及不到之处,是道德的生存空间。但是两者关系密切,首先,道德是法的基础,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必须具有道德合理性,其合理性是指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人们的交往习惯,能够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以保证人与人和谐交往,有助于社会进步,否则如果不具备道德合理性,法也不可能贯彻实施并发挥作用;其次,法是道德的保障,当公认的道德规范得不到实施时,法便担当“执行官”,道德问题会转换为法律问题,比如“第三者”问题,以前只是一个受舆论谴责的伦理范畴的道德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这一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时,现在就变成了法律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高尚的伦理道德是我们追求并践行的目标,“德,国家之基也。”对道德的作虽然有些夸大,但说明任何社会都离不开道德。处理好道德与法的关系,并不是说用法来代替道德,因为二者的本质不同,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而法却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只是强调搞道德建设最终必须有一个法制保障,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规范人们的道德观念。因为大量不道德问题,比如贪污腐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道德的社会现象,首先应是一个法律问题,应由法律来解决,没有法的保障,仅靠自律往往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道德堕落。邓小平说过,“要用法制和教育这两个手段”(12)来加强工作,解决问题教育不是万能的,“还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住些”(13),关键在于要健全法制,更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严格管理。

3.主体自律意识的增强

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使得法不可能函盖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因此,要使人与人在合理道德规范下和谐相处,提高主体的自律意识是道德建设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主体自律意识即把遵守道德规则变成主体的内在自觉,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即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的阶段,首先应该是自律的阶段,提高主体自律意识,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历史进步问题。

4.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个人行为受环境影响较大,一个良好的道德示范环境,无疑比说教有着更大的说服力。出于中国的国情,领导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言行往往影响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领导者的道德风范如何,是老百姓行动的表率,可以说,当前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固然是由于经济利益分配的深层次矛盾所决定,但与转轨过程中,某些领导干部的大量不正之风的消极影响不无关系。古人言“君者,民之原者,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这些传统思想,无不体现着表率的示范作用而应被我们所吸收。

故此,只有综合治理才是推动道德建设走向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即将步入的21世纪,我们的道德氛围将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同变得越来越好。

标签:;  ;  ;  ;  ;  ;  ;  ;  ;  ;  

当前道德建设热点与难点问题概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