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针对清华、北大

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针对清华、北大

付昕[1]2002年在《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近代文物建筑上,并且主要针对“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与“未名湖燕园建筑”这两个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从文物建筑保护的角度,看待文物建筑的扩建及其环境中的新建。把对文物建筑原有价值的影响,作为扩建与新建的基本出发点。希望找到一些在扩建与新建中,可供建筑师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并希望这些原则和方法今后可以应用到清华、北大的扩建与新建中去。本文共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简要叙述在文物建筑保护中,所需保护的文物建筑各方面的价值,以及原有建筑的环境对保护这些价值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提出具体针对的对象,即清华与北大的两组文物建筑。在弄清它们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它们各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估。并讨论这两组文物建筑可否扩建,在它们的环境中可否新建。第叁部分研究扩建与新建的具体原则与方法。首先,分析了扩建与新建对文物建筑自身各种价值的直接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这种影响,来保护、发展文物建筑原有的价值。其次,分析了扩建与新建会如何通过对文物建筑环境的改变,来间接地影响文物建筑的原有价值;并探讨如何通过这种间接的关系,来保护、发展文物建筑原有的价值。

李婧[2]2015年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焦杨[3]2016年在《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砖砌建筑是中国20世纪最常见的建筑形式,清水砖墙则作为典型的历史建筑构件诠释了这一时期建筑艺术、材料学以及施工工艺的演变与发展,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变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20世纪遗产建筑的逐步重视,保护修复工程日渐增加,然而往往由于修复前期对建筑病理诊断的失准导致修复技术及策略选择不当,影响了遗产建筑的修缮效果,甚至造成人为的二次破坏。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遗产建筑修复技术及策略的选择应建立在对其劣化现状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分析工作基础之上,形成完整有效的评估结论,指导修复工作的进行,从而以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程度的保护遗产建筑的文物价值。因此,本文以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劣化现象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基于劣化量化分析的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遗产建筑修复技术的适宜性选择及修复策略的整合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对象、意义、内容及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评析,释义有关概念及术语,阐述了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劣化研究。对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砖砌墙体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分析了砖材料劣化的现象、成因与作用机理,对劣化程度的判定提出了分类、分级的量化标准。第叁章劣化现状调查。介绍了现阶段北京地区20世纪遗产建筑的保护现状,对234栋遗产建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其砖墙外立面的劣化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劣化曲线分析了劣化发生的特点与规律,并提出了专家诊断数据库的概念。第四章评估体系构建。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遗产建筑的评估策略、方法与系统结构,建立了基于定量分析的20世纪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框架,并论述了遗产建筑评估导则的相关内容。第五章现场调研评估。阐述分析了评估体系现场调研部分的工作与内容,包括评估策划论述、前期历史资料调研、现场调研、现场评估以及专项检测。重点对劣化现象的判断与病理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对劣化现象的测绘记录、数据采集进行了说明。第六章量化评估。对常见的量化评价方法进行评析,建立了客观量化与主观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量化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值的计算、劣化程度指标的计算,并提出了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劣化程度等级标准。随后基于量化评价的结论进行了砖墙耐久度的计算分析。第七章修复技术及策略。列举评析了砖砌建筑的主要修复技术,结合文本评估体系的研究进行了基于量化分析的砖墙修复技术适宜性评价,归纳并提出了修复策略整合方案。随后对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的预防性保护进行了阐述。第八章工程案例评析及评估应用。对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建筑评估工作进行案例研究与评价,并通过修复后走访调研,应用评估体系对遗产建筑进行劣化现状的量化计算和修复后评价。第九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重点进行总结,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胡志刚[4]2014年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叁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胡莹[5]2008年在《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规模的空前扩张和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各高校传统校园自然都面临着使用面积局促、用地紧张的问题。开拓新校园,以及立足传统校园本身的就地改、扩建等基础建设工程量都相当巨大。在此超常规的建设举措和跨越式的发展规模之下,本论文分析了传统校园发展的各种模式之利弊,指出了立足于传统校园原址的更新具有土地可持续发展、节约基建投资、能较好地传承传统文脉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充分的必要性。论文首先从由时间维度上世界高等教育校园发展史的纵向继承及空间维度上西方至北大校园的横向移植两个角度分析了北京大学校园的历史渊源及组织方式,提出了大学校园的组织模式与高等教育模式的直接关系。得出了北大校园的更新虽必须顾及对传统文脉的呼应,但更应立足其“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拓国际交流领域、加强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等教育模式和学科规划带来的对校园建设的新要求。其次,论文分析了以北京大学校园为代表的多数传统高校校园共有的现状矛盾,突出问题在于土地资源紧张、旧有功能分区的不合理、交通体系的不健全、校园文脉的不连续及人性化空间的缺乏等,论文针对这些矛盾,借鉴“有机更新”、“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指出传统校园的有机更新必须遵循尊重传统高校的“自然地理”“人文传统”“地域文化”等原则。再次,论文以张祺工作室参与北京大学的若干建设工程及作者调研的若干其他相似高校(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园的有机更新项目为实例,尤其是以北京大学人文大楼项目的具体设计实践为依托,探索性地总结出了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若干方法:传统校园的有机更新可以总结为建筑单体的更新及建筑群体包括周围整体环境的更新两种情况。针对建筑单体的更新,主要包括改建、新建、扩建和修复重建等具体方法,视原建筑的损坏程度、使用状况及历史价值等因素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建筑群体及整体环境的更新包括对群体原有建筑的更新,在原有建筑群体中加入新建筑、原有建筑群体的有机生长等情况。更新后建筑、建筑群与环境风格可以与原有建筑环境完全相同(修复重建)、相似、甚至完全不同,但是不论单体建筑的更新还是群体建筑以及整体环境的更新,其最基本的原则是对原有环境文脉的尊重与时代精神的体现两点之间的综合考虑:对原有环境文脉的尊重可以体现于呼应传统校园的轴线、组团布局,和谐于原有传统校园的尺度和密度控制,借鉴原有传统校园的建筑风格、材质选择,营造呼应传统校园历史记忆的人性化空间等方面。而时代精神的体现则表现于对新时期下校园建筑功能和教学行为模式变化的理解;挖掘功能组织和建筑布局的多种可能性以节约土地、提高使用者舒适度;提升区域建筑与环境的质量,赋予整个校园传统区新的时代活力等方面。论文旨在探索如何在满足新的功能要求的同时,传承传统校园的历史文化意蕴,塑造富有活力和时代特色的校园环境。由于作者知识有限,论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难免有所欠缺,恳请各位师长、同学指正。

黄立[6]2006年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表明1949-1965年的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单元,由于新的社会制度的实验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思想、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均呈现了比较独特的形态,是近代城市规划的结束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并在国内研究状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力图全面考察1949-1965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地位。第二章在回顾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轨迹基础上,对其进行分代、分期、分段的划分,并重点界定1949-1965年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的分段与内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类型;第叁、四、五章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城市化发展历程着手,分叁个阶段详细考察城市规划从近代规划的自发延续开始,到苏联规划的全面引入,直至规划的摸索与反思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的典型城市规划活动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各期主要历史特征。 第六章回顾了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考察了二者的辨证关系,探寻了导致历史城市保护失败与旧城改造方式泛滥的根源,认为其发展的历史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观、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影响、激进主义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 第七章从城市规划体系建构的角度,对其子系统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历史考察,从国家政权建构、法律规范颁布、技术编制磨合等方面来综合讨论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为、法律规范、技术手段的时代特征。 第八章从范型的角度,对苏联、近代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指明近代城市规划的隐性延续和苏联城市规划的显性导入两种范型的影响途径,总结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与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近代与苏联的交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的自主过程。 第九章从城市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历史渊源中,阐明了中国现代学科的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学科基础扩展的历程,通过规划教育来疏理城市规划学科在中国的形成脉络,并总结了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和历史特征。 第十章对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胡衡[7]2014年在《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传统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式微。文物建筑是一个时代和地区精神文化与历史特征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国际上文物建筑的保护已经从静态的保护转为进行再利用的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方式不仅能使文物建筑的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文物建筑往往面临着缺乏保护,任由其衰败的情况或是存在着使用过度、损害文物建筑的价值的问题,怎样在时代的背景下保护与再利用文物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取重庆南开中学津南村实践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作为南开中学教职工宿舍的津南村文物建筑建造于1936年,见证了万众一心联合抗战的壮举和以南开中学为代表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文化情感、社会价值。津南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和再利用使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是十分迫切的。研究从“历史研究、价值评估”、“保护与再利用的理念研究”、“保护修复措施研究”、“再利用设计研究”四个方面架构起研究的框架,以期呈现一个完整的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的历程。历史研究和现状调查是保护理念确立的基础。首先对津南村进行了历史研究和现状测绘调查,梳理了津南村的历史沿革,并对文物建筑价值和现状问题进行了分类评估。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和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成果及其内涵进行了解读,结合津南村文物建筑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保护修复的原则和保护修复基础上合理利用的保护理念。其次,在保护修复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津南村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措施,包括对环境的修复措施、对建筑的干预措施、对防护性和基础设施的处理措施,使津南村的价值得到保护。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对再利用对价值保护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对再利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再利用的叁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设计方法。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结合津南村的保护背景和文物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再利用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构思,对津南村进行了再利用设计。最后,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遗憾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汝军红[8]2007年在《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日益增多,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及技术体系存在诸多缺陷,研究不足的现实状况,首先参照欧美国家自19世纪以来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理论发展与演变,通过对国际公认的保护宪章、公约的阅读,在比较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不同观念基础上,对当代历史建筑保护理论、观念和方法给予重新审视,以确立与近代历史建筑相适应的保护利用原则和方法。其次,论文从现实需要出发,以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保护利用观念为指导,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历史建筑保护导则及相关技术方法,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进行研究。论文采用“从要素到体系”的研究策略,在分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构成要素基础上,建立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体系,并对历史建筑调查与评价导则、保护设计导则、保护技术导则进行具体的研究,在实现从要素到体系分析转换的同时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研究。论文结合沈阳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践,首先研究了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建筑类型特征,对其地域性独特价值给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保护利用案例,对不同类型近代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式进行了评析;最后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框架和具体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对后续研究研究进行了展望。

周蝉跃[9]2008年在《北京高校历史景观保护研究初探》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对北京高校历史景观的保护研究,一方面对北京高校历史景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试图对历史景观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另一方面针对高校历史景观这个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评估体系,以寻求合理的保护策略,使高校历史景观在保存其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最大化的激发其历史内涵和生命力,最终为整体校园景观做出贡献。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研究部分。主要研究了相关历史概况,包括高校景观发展概况和历史景观保护概况,以期了解国内外相关情况而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为研究课题的现状部分。首先分析了北京高校的发展和现有高校简况,紧接着对北京高校的历史景观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第叁部分为历史景观评估部分。首先对北京高校的总体价值进行评估,进而针对分项评估提出历史景观的评估体系,并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历史景观进行分项评估。第四部分为保护策略部分。主要针对北京高校历史景观分别提出总体保护和分项保护方面的保护策略。

杨曦[10]2011年在《我国高校传统校园及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校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相对于新建校园,传统校园中的历史建筑环境无疑具有更高的学术氛围与文化底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发展是高速,高效的,进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建设速度更是空前绝后的。在客观的时代要求与主观自身的衰老规律影响下,各传统校园为适应现状,主动或被动的进行着保护或更新行为,以将自身校园中场所价值延续下去。如何在满足时代要求与传承高校历史文脉这两个命题之间寻找交集,寻求最优解是本文的目的。文章选取了文革以前的传统校园为研究对象,从规划与建筑两个层次来研究保护与更新。文章结构根据背景现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大致可以分成叁部分,共六个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作为整个论文的开篇,规定了研究范围与概念,论述了选题背景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对高校传统校园发展历程的一个回顾梳理,理清高校本身发展以及更大层面上时代的轨迹脉络,对以下章节分析特点与问题,起到背景与溯源作用。第叁章是高校传统校园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现状特点部分,通过对我国传统校园历史环境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与表格统计等方法,导出历史校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分类归纳出规划与建筑单体两个层面的现状问题以及症结原因。第四章与第五章均为方法论部分。第四章从规划层面探讨传统校区保护更新的方法可行性。同时针对规划与建筑上的某些不足,提出在城市设计,法律层次与管理机制叁个层次进行调节。第五章从建筑层面探讨保护与更新改造,从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理论基础,引申出当代建筑保护更新的措施与评价分类原则,进推及不同强度类别下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方法的讨论与总结。第六章为结论部分,结合前几章研究结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次为校园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保护更新中总结高校传统校园与历史建筑的预判趋势,并提出历史建筑评价体系。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波峰的度过之后,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研究,为创造具有更好的人文气息与历史场所感的理想校园环境,提供一个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D]. 付昕. 清华大学. 2002

[2].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

[3]. 基于劣化定量分析的遗产建筑砖墙外立面评估体系研究[D]. 焦杨. 北京工业大学. 2016

[4]. 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

[5]. 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 胡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8

[6].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黄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7]. 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胡衡. 重庆大学. 2014

[8].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D]. 汝军红. 天津大学. 2007

[9]. 北京高校历史景观保护研究初探[D]. 周蝉跃.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10]. 我国高校传统校园及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研究[D]. 杨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针对清华、北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