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监测在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樊宇荣

常山县人民医院ICU 樊宇荣 (324200)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41. 9【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本院ICU病房的危重症患者110例,其中脓毒症患者55例,非脓毒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各组的血清PCT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PCT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和SIRS评分均显著大于非脓毒症组(P<0.05),生存组的血清PCT水平小于死亡组(P<0.05)。结论 血清PCT监测是诊断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预后

脓毒症是一种因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于细菌感染,也可见于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脓毒症是ICU的常见危重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脓毒症,早期进行集束化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1】。降钙素原(PCT)是一个重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对本院ICU 110例危重症患者采用PCT监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入住常山县人民医院ICU的危重症患者11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51例,年龄20-70岁,均年龄(51.61±12.15)岁。其中脓毒症患者55例,非脓毒症患者55例。所有入选患者排除原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免疫性疾病和晚期肿瘤者。

1.2 治疗方法:所有同意入选患者(家属)均签署项目授权书和知情同意书。将上述 110例患者分成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PCT监测。患者在诊断脓毒症后早期给予抗生素、液体复苏、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非脓毒症组患者给予对症的治疗,同时预防脓毒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 血清PCT,APACHE II评分. SIRS评分 ②住ICU天数及死亡率。③脓毒症组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的第1,3,5,7天血清PCT值。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PCT,SIRS评分, APACHEII评分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清PCT,SIRS评分, APACHEII评分的比较

由表3可见脓毒症组死亡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较生存组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PCT是降钙素无激素活性的前肽物质,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在生理情况下,血清PCT水平极低,但脓毒症在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PCT并释放入血,导致患者血清PCT值大幅度上升,并且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因此,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PCT值进行诊断、评估以及预测感染性疾病【3,4】。而动态监测PCT水平,对于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及指导抗生素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入院后第1天的血清PCT水平就存在显著的差别。在入院后动态监测的第3、5、7天,发现脓毒症死亡组的血清PCT水平均较生存组明显上升。本文结果显示,脓毒症组的血清PCT水平较非脓毒症组显著升高,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4】。提示PCT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对于早期诊断脓毒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之,血清PCT是诊断脓毒症和评估预后的可靠指标,尽早监测对诊断脓毒症及评估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首次血PCT、APACHE II评分均显著增高。本文脓毒症患者死亡组的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提示APACHE II评分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且PCT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因此首次PCT值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较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随着PCT水平的升高,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也呈增高趋势,住院时间延长,提示监测PCT的动态变化可用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轻重及评估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PCT是预测和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血清PCT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通过血清PCT监测来指导使用抗生素,能够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改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1.Surviving sepsis campm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J].Crit Care Med,2013,41(2):580-637.

[2] Napolitano LM,Ferrer T,McCarter RJ,et a1.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core at admission independently predicts mortality and len~h of stay in trauma patients[J].J Traumm,2000,49(4):647-652.

[3] 郑怡麟,何莹,陈安,等.抗人降钙素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6):523-526.

[4] 熊明洁,范红,郭靓.80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30):3076—3078.

[5]薛庆亮,刘杜姣,黄超,等.ICU 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3,23(24):5927—5928,5932.

论文作者:樊宇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血清PCT监测在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樊宇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