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呼应”,寻觅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密码论文_胡家华 唐金生

“点面呼应”,寻觅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密码论文_胡家华 唐金生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太浮中学 415200;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教研室 415200

摘 要: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推动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培养研究型教师是当务之急。如何在农村学校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活跃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探讨。

关键词:推动 农村学校 教育科研 方法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各级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目前,农村学校科研人才短缺、科研资源匮乏。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找到了适合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之路——“点面呼应”。

一、唱好“面”上戏,稳步推行农村学校教育科研

“面”就是在农村学校全体教师中开展小课题研究。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列为教育事业日常工作范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文件,并把“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作为一项战略性的任务。面对农村中小学实际,全面开展省市规划课题研究工作难度较大。由此,在农村学校坚持从教师小课题研究入手,采取“从小到大、由多到精”措施,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活动。

1.人人下水,学做研究,是全面展开乡域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台戏。走活“人人下水,学做研究”这盘棋非常重要。首先,做好专业引领,学着走路。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专业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双丰收,分三步走:第一步,加强学习,掌握小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积极吸纳相关专家作为小课题研究技术顾问,教师对“什么是小课题”、“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小课题研究的价值”等问题要吃透,真正明确小课题研究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碰到的问题,是学做研究的基础工程,要通过各种措施诱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步,模仿研究,自主探索小课题研究对策。农村教师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必将经历“逼着研——引导研——自主研”这一实践过程。同时,采取“典型引路——对口帮扶——自主研究”的渐进策略,进一步探索小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工作方法。第三步,全面开花,掀起小课题研究的群众性运动。从校长做起,骨干带头,引领农村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有项目,天天有研究,周周有体会,期期有成果”。让教师们在小课题研究中品尝甜头,深受启发,增长他们研究的情趣。其次,抓好质量并举,稳步推进。小课题研究必须把好“质”和“量”的关口,即:在关注“全面展开,人人研究”这个“量”的同时,重在突出“质”的存在。在“量”上,每位教师一学期解决一个小(问题)课题,有困难的教师可以两至三位合作共同承担一个小(问题)课题。在“质”上,要求成果可靠与实用,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面对的问题。学校要经常开展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对特别突出的研究成果予以表彰,这样既能提高研究者的知名度,又能增强研究者的自信心。

2.百花齐放,张扬个性,是全面展开乡域教育科研活动的重头戏。实践证明,小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研究能力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这项活动,可以让教师学会怎么做研究,掌握研究方法,了解开展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程序,能够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滋生“深入问题——敢于琢磨——刨根问底——不耻下问”的研究情结。

(1)逢问必研,“不留问题过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多因素的,且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着的,常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就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让中小学教师逐步养成“逢问必研”的良好作风。

(2)为学而研,“为了学生的学而研究”。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有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一次习作指导课上,发现学生对民间谚语(歇后语)非常感兴趣,而且还发现学生在习作中对谚语(歇后语)用之灵活,用之恰到妙处,体现了文风和文采。于是,就尝试开展《歇后语收集与应用研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水平。

(3)量体裁衣,“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教师要坚持“选题适切、为了学生;问题适宜,为了自己”的研究原则,展开针对性的实践研究,避免“高、难、大”,立足“适、易、小”,走“人人进得来,个个出得去”的研究之路。

3.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是全面展开乡域教育科研活动的压台戏。教师做课题研究直面的困难是:不会选题,不能把问题转化为课题;不知怎么研究,没有掌握研究方法;不善于反思总结,不会提炼研究成果;等等。学校要对症下药,重点扶持。骨干要成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带头人与引路人,要为教师做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典型案例,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信心。在技术指导与思想诱导方面重点帮扶“弱势群体”,让他们尽快融入小课题研究工作中。对选题有价值的小课题,要采取“重点扶持、积极推介”的方法,使之做强做大,产生影响,助推发展。对于那些有实用价值的小课题,特别是直面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要逐步培养为市级以上规划课题,鼓励教师大胆研究,增强教师的自豪感。

二、做好“点”上文章,助力驱动农村学校教育科研

“点”就是尝试开展规划课题研究,也就是农村中小学在大抓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开展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实现大小课题相结合的研究格局,以提升研究品位,为发展教师科研能力提供更宽、更高的平台。

1.初试锋芒,激发科研热情。学校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教师展开规划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在小课题研究实践中,有了成熟的思考、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研究经验和方法,尝到了研究甜头。学校要抓住和利用良好的势头,扶持教师开始尝试规划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树立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信心,克服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

2.课题驱动,推动学校科研。通过尝试规划课题研究,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不再陌生,同时也表现出少有的畏难情绪。学校要切合时机地组织教师开展规划课题研究,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大气候”。一所农村中学,“十一五”以前对课题研究几乎是谈虎色变,他们从2011年尝试市级规划课题研究,到2016年止,这个只有60多名教师的乡镇学校承担有4项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其中《教师专业成长视域下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推进对策研究》立项为湖南省十三五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十二五”期间的大跨步给这所农村中学注入了教育科研兴奋剂,该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呈现出了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真正诠释了“引领教师走教育科研这条幸福之路”。

三、实施“点面”呼应,全盘激活农村学校教育科研

1.面中孕点。在教师小课题研究中,重点关注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滋生的项目,精心指导研究工作,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有研究价值的、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可操作性强的小课题,为成功申报规划课题打好基础。通过“面中孕点”的方法,激励教师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以点生面。规划课题是由多项小问题聚焦而成的,尝试把规划课题细化为若干小课题来展开研究,成效显著。既提升了教师的小课题研究能力,又发挥了教师参与大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育科研关系到教育发展,任重道远。认真探索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推进之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能为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作者:胡家华 唐金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点面呼应”,寻觅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密码论文_胡家华 唐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