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183技术#183信息三个问题_技术秘密论文

知识#183技术#183信息三个问题_技术秘密论文

知识#183;技术#183;信息三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论文,技术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应充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内涵深刻的故事:美国一家工厂的电机坏了,每停产一天损失上十万美元。情急之下,厂里求助于一位德国专家。这位德国专家检查完电机,用粉笔画了一条线,说:“把画线的地方拆开重新绕一圈。”就这样,电机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而专家开价索要3万美元的报酬。厂方要专家开个明细清单,专家提笔写道:画线一条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29999美元。

确实,对于画一条线来说,没有什么人不会做,因为这是一种简单劳动。而要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则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不然,高傲的美国人也不会去求助于德国专家了。与上述故事形成强烈对比的另一个故事不能不使国人思考:北京一个衬衫厂的产品出口到日本,日本经销商在打开包装时,发现衣服里有大量的蚂蚁,日方状告中国企业并要求索赔。浙江农业大学几位专门研究蚂蚁的专家用不可辩驳的证据证明衣服里的蚂蚁是在日本跑进去的,因为中国没有这种蚂蚁。最后中国企业打赢了官司,挽回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但专家们得到的却只是一件衬衫。

相比之下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如美国社会对知识价值的认可度是相当高的。在美国,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差别是很大的。美国职工平均年收入为37000美元,而医生年薪为8-25万美元,大学教授年薪为6-8万美元。在美国决定工资高低有两个公认的因素:补偿性工资差别和技能性工资差别。他们认为,各种工作条件千差万别,各种职业对人的吸引力也不一样,工作条件好的岗位,即使支付的工资低也有人愿意去做。而条件差的岗位,却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才能吸引人。这种以高工资补偿不良的工作条件而形成的工资差别,被称作补偿性工资差别。例如,工作条件恶劣、事故伤亡危险大、社会地位低的行业和岗位,劳动补偿工资相对较高,实际上这是一种促使各种职业的吸引力均等化的措施。另一种工资差别则是技能性工资差别。在社会上有些岗位和职业,由于受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限制,只有某些具备条件的人才能胜任,由此而形成的工资差别就是技能性工资差别。各种劳动对脑力和体力的要求不一样,对技能的要求差别很大,人们虽然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工程师、技工等的能力与水平。有些职业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培养、训练或是长期的实践才能造就出来,甚至还需要一定的天赋条件。复杂劳动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也较大,给予必要的高工资而与低技能者形成工资差别不但必要,而且必需。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这一论断更具有现实意义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主导力量,而知识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现实地成为一种主导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站在时代最前列的、受人崇敬的不再是百万富翁,而是拥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不再是货币资本,而是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富的创造是以人力资本为根本,货币资本为条件的,企业发展史主要是一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创业史。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密正是它们所具备的开发电脑软件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经营高科技产业、开发高科技市场的企业家才能。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寻求新的增长方式的努力中,只有能力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知识含量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了,但中国民众对知识的评价过低,脑体倒挂现象还很严重,这不论对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发展来讲,都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社会现象。

2技术情报保密是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俄国小船躲过德国潜水艇的水雷,悄悄地靠近了英国海岸。这船上的几位俄国科学家和官员想通过同盟国英国的帮助得到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秘密。当时,获取这一技术秘密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作用。光学玻璃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它可以用于海军、空军用的照相机、望远镜等。没有光学玻璃,潜水艇和飞机就成了“瞎子”,无法作战。然而,这宝贵的光学玻璃,在当时只有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三个厂家垄断了光学玻璃的技术秘密。俄国为了与德国作战,只好派人到英国求援,而英国方面却让俄国向法国要这项技术秘密。

此时,德国军队已逼近法国的凡尔登,法国人见到俄国人来求援,迫切要求他们开辟战场向德国人进攻,以减轻德国军队对法国的压力。俄国人马上表态:“配合你们向德国军队进攻可以,但你们务必把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秘密告诉我们,否则,我们的军舰和飞机没有‘眼睛’怎么向敌人开火进攻呢?”为此,法国总统答应去说服光学玻璃的制造商——赫赫有名的大资本家曼阿杜,请他为国家利益把这项技术秘密告诉俄国,以拯救战争危难中的法国。想不到的是曼阿杜此时心情恶劣,很不耐烦地回绝了法国总统,法国总统只好劝俄国人重回英国想办法。

此时英国怕战火蔓延到自己的家门口,又想乘机捞一把,便由英国政府与英国厂商谦斯“密议”后与俄国签订了一份条件异常苛刻的转让契约:答应给谦斯25年的利润分成特权和其它优惠权,并立即付给他100万英镑的“技术秘密”转让费。俄国费尽心机历经周折终于拿到了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秘密”。而这项“技术秘密”说出来令人极感意外,而且可以说一文不值——就是在高温下熬熔玻璃时,必须一直不停地用东西搅拌。

这个故事对中国企业也许会有更多的启示。

改革开放使封闭的中国打开了封闭的国门,由于许多企业不注意技术保密而造成大量技术秘密外泄的事件时有发生。上海一家钢笔厂的表壳抛光技术领先世界,当美国一家公司的两名副总裁来参观时,这家企业竟“友好”地让人家将抛光机的结构和运作过程用摄像机拍了回去。像这样的“绝活”就在“不经意”中不再让人“叫绝”了,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诸如苏州双面绣、龙须草席、景泰蓝等传统工艺的泄密,大都是外来人员参观时获取的。我国的“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是一项前途无量的科研成果,瑞士和美国闻风而至,竞相出价要买下这项技术。但一星期后,某学报将这项技术的全部研制过程、细节、配方、剂量刊登无遗,原来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国代表只花了一本杂志的钱就买到了这项技术。

大量事实证明,技术秘密是国家、企业或个人的重要财富,是在激烈的产品和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武器。技术秘密保守得好,会使企业经营如鱼得水。如果不顾及技术秘密的保护,则技术秘密可能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技术秘密,企业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法宝。

3依法采集、严格管理企业经营信息

1999年1月26日早晨,江苏牧羊集团中宏机械有限公司文件柜中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UZL600型颗粒机一套3册技术图纸等一批企业经营信息资料全部被盗。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饲料机械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失盗的企业经营信息资料中的一批图纸是牧羊集团1996年与西方某国一大公司达成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后引进的,为此牧羊集团历经8年艰苦谈判,从出国考察、协商谈判到厂房修建、设施安装和人员的调配,前后耗资1000多万元。大量的经营信息资料一旦泄露,会使牧羊集团在国内的生产、经营、销售受到严重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经立案侦查,发现重大嫌疑者顾XX与江苏溧阳的Z集团公司中某些人有诸多不正常往来。

江苏Z集团公司与牧羊集团公司同属国内生产饲料机械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牧羊集团的生产经营对Z集团有相当大的冲击力。顾XX被收买做“内线”已达3年之久,他每月从溧阳Z集团方面领取佣金500元,利用工作之便不断窃取牧羊集团的经营信息资料等秘密,交给Z集团方面。为弄到牧羊集团的颗粒机图纸,1999年1月中旬,顾XX先后两次打匿名电话,对牧羊集团开发区某副总和一名部主任进行试探,被拒绝后不得不铤而走险。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这个说法我们已经听得很多。但是具体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研究对手,这也是市场竞争激烈化之后企业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搞经营、搞生产、搞市场开拓,既需要宏观方面的信息(国家政策、世界经济形势、各国领导人的更迭、政策的变更等等),又需要微观信息(市场价格、生产厂家的多少、市场需要、企业的竞争策略、市场占有率、各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客户名单等等)。企业开展信息活动的重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开发新产品,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资源角度看,信息是“无形的财富”;从经济角度看,情报信息是廉价、实用的。日本企业将企业经营信息主要分为两大类: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经营信息主要包括经济、行业、营业、市场、劳务、订货和法规等7种;技术信息有专利、科研、设备、生产技术、未来技术、国外技术和新产品信息等。这些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所必需的,但目前企业界能真正重视这些信息的确实不多。

当然,企业经营信息的获得必须合理合法,不能违规违法搞非法活动。依法采集信息的渠道很多:既可以从报纸、电视、广播、电脑网络、各种信函取得新的信息,又可从书本、杂志、数据库、工作报告中获取信息,还可通过电脑联网取得各类信息。

在采集掌握外在信息的同时,企业又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保护好自己企业的经营信息,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信息的文件管理是商业秘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企业信息文件指的是文字、图表、音像及其它记录形式记载企业信息及商业秘密内容的资料。它并不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字资料(即公文、书刊、函件、图纸、报表等),还包括磁盘、胶片、幻灯片、照片、录音带等等。只要记载着重要的企业经营信息的文件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形成制度。

1886年著名品牌可口可乐配方问世时,只有公司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知道。为了防止泄密,他俩人将配方一分为二,各自保留了一半,还规定外出旅行不准同乘一列火车。100多年过去了,可口可乐畅销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达130多亿美元,被誉为世界第一饮料,而可口可乐的配方仍然神秘无比。这一史实,给中国经济界人士带来的启示是:在研究对手、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掌握大量有用信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保密工作,无疑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正视的一个大问题。

标签:;  ;  

知识#183技术#183信息三个问题_技术秘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