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中国古代数学宝库_数学论文

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杨辉三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瑰宝论文,中国古代论文,数学论文,杨辉三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1是一个非凡的图形。它刊载于七百多年前南宋数学家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书中(1261年),我们称它为杨辉三角。杨辉还在书中说,这个图出自于贾宪的《释锁》算书,可惜贾宪的书失传了。

在西方的一些数学史著作中,却把这个图称为“帕斯卡三角”,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1623—1662)于1645年首创的。其实,继杨辉之后,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中用过这个图形。中亚细亚的阿尔·卡希(Al kashi)于1427年、德国数学家阿卜亚鲁斯(Apianus)于1527年也用过这个图形, 但这些都比杨辉或贾宪要迟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图形有什么用处呢?

“杨辉三角”这个名字是我们现在给它取的,它的原名叫“开方作法本源”图,是用来开方的,其原理至今仍然适用。

学过初中数学的人都知道:

(a+b)[1]=a+b,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又不难验证:

(a+b)[4]=a[4]+4a[3]b+6a[2]b[2]+4ab[3]+b[4],

(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标签:;  ;  ;  ;  ;  

杨晖,中国古代数学宝库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