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论文_严丽丽

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论文_严丽丽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思政视野是一种高格局、多层次的审视客观事物的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用思政视野来全局审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把这些理念停留在意识层次,而是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思政视野出发,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政视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1.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目的

1.1让学生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科学的方法论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义。通过学校传递的先进知识经验确实便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理念,可是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在学校学到的理念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还是容易出现一些错误,这就是学生并没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实践接轨,在思想上没有对其产生足够重视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高校思政教育只有切实的让学生意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2帮助学生自然的融入社会中

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整体,大学生如何平稳的向社会过渡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避免出现毕业就失业的风险,在学校期间,高校就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提供社会实践的机遇。让学生融入社会正是思政视野的体现,思政视野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既然担心学生毕业就失业,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体验社会的生态环境,了解社会的规律和模式,为以后的毕业过度打好基础。

1.3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决定着人的品行和道德,为此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学生德育的形成,对未来的价值判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本来设置非常丰富,包括马哲、邓论等经典解读,也有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课,可是由于这些课程都作为选修课程而存在,并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其实真正的智者都是价值观高尚的人,他们善于运用哲学的原理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可以从问题中发现常人不易察觉的规律,进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想让学生成为智者,就有必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作用

在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必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校的资源和特色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开展教育。比如开展传统思想教育的课程同时,也要开设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课程,在课程中重点向学生传授在社会创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思考问题的方式、意志的形成于发展、面对挫折的态度、个人情感应该如何收放自如等等,这些以实践为出发点的课程更具有形象性和说服力,并能把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包括其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应用

3.1调动各方资源,引导学生形成“从实际出发”的思考方式

思想政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是“学无止境”的,不能因为大学毕业而停止思政学习,而思政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私立就是应用法则,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那么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为此,在高校思政教育时,应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形成“从实际出发”的思考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实事求是”的人。为了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学校要充分的调动各方资源,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3.2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思政视野的格局并不局限在学校,而是以学校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很多的点,家庭和社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两地。高校要积极的建立家校合作关系,要求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充分的配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以外,还要积极的联系社会实践的企业,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生活中,在模拟工作中使得自己的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得到锻炼,完成理论与实际的“合格接轨”。

3.3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应该牢固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紧紧的围绕学生灵活的制定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

3.4 完善教育方法

方法上有所创新才能在思路上有所创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方面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式,另一方面要积极的转变角色,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去感受学生需要什么,当我们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努力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就会有针对性,就能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的制定教学策略,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从而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4.结束语

高校思政工作面对的是青年学生,他们既渴望人文关怀,又抵制居高临下的说教,他们崇尚独立自主,讲究自由选择,以理解为接受的根本前提,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仅是“一刀切”的理论灌输式教学,不能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教学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类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知”“信”相统一,最终落实于“行”,引导大学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兴海.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

[2]郭红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05).

[3]闫学军,王建,葛立杰,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1).

论文作者:严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论文_严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