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工作思考论文_陈洲洋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摘要:近年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如果对于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解决,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而对环境进行监测也是当前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方式,是对当地环境管理水平进行判断的一种重要依据。在当前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增加,如果在此种背景下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监测手段,必然无法有效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本文就将以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分析环境监测的市场化管理方式,以期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

在现阶段的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更为严峻,这也要求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开展相关监测工作的同时实现对工作质量的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就是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控制和降低,这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的重要方式,所以这也需要相关部门正确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当前工作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可行性管理措施的作用下,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一、开展环境监测的主要意义

环境监测指的就是借助监测技术对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掌握,进一步明确群众居住环境的质量[1]。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本身就具备较为显著的含义,其不仅可以对不同时期或是环境的差异性进行明确,同时还可以掌握环境短期的发展趋势,对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其一,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位置或是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其二,环境监管机构应该安排专业水平更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开展,从而借助此种方式对实现对重要资料的获取。其三,获取空气、土壤等必要样品,从而根据管理方案实现对样品的科学监测。比如笔者在对本文进行创作前就对兰州、北京、威海三个地区进行了污染研究,结果如下表:

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二、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现阶段我国在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因此在开展各项工作的环节中也会遇到较大的困难[2]。虽然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很多环境监测的相关制度,但是由于其法律效力有限,因此很难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因此对于这项工作的很多细微环节,都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缺乏必要的参考性和操作性,难以实现对实际工作的有效指导,所以这必然会造成工作开展的受阻。

(三)监测因素的多样性,缺乏合理经费投入

环境监测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就是对各种因素的监测和分析,比如空气质量、温度、危害物含量等,所以有着相对比较复杂的因素。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环境进行了解,从而准确掌握变化趋势。并且,由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经费投入比较低,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对管理体制造成负面影响[3]。

(三)专业素养比较低

环境监测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较为专业和系统的工作,主要涵盖了物理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必然会提出较为严格的标准。但是,通过对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来看,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并且人才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问题,所以高学历人才的流失问题也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三、对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进行提升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确保市场的规范化

通过对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相关政策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将法律作为基础环节,从而制定更为完善和稳定的市场政策[4]。如果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对于一些标准认知不准确,也可以适当借鉴和学习国外工作经验,从而制定更为科学的工作标准。在某种程度而言,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对于环境的建设也将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规范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强化对人才队伍的培养,有效创新监测技术

在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对于人才也有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监测部门需要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提出更合理的工作建议,因为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说到底也是对人才的竞争。和传统环境监测机构老化问题相比,一些监测技术人员在退休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岗位断层问题,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不利于这项工作的综合发展[5]。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相对此类问题 进行解决,就需要在市场化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对管理机制的优化和提升。

(三)增加资金投入,实现对监测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直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单位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工作,所以必然会在生产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上,更是会出现明显的资金不足问题。为此,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实现对工作方式的创新,很多仪器设备由于投入不足,很容易出现老化问题,因此这也要求相关部门不断增加对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对环境监测市场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发展[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这也要求广大企业管理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完善的管理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发挥。经过实际研究应该认识到,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也需要正确认识到当前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监管积极作用的全面发挥,最终为我国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丽红.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9):2604-2604.

[2]周柯锦,林燕,许晗雨, 等.浙江省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监测,2017,16(1):50-53.

[3]林燕,周柯锦,许晗雨, 等.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工作思考[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6,28(3):53-56.

[4]谈红,马恒.阿克苏地区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市场化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31(2):40-42.

[5]宗玉婷.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7):187.

[6]樊俊.基于环境监测市场化法律制度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9(10):186-187.

论文作者:陈洲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市场化管理工作思考论文_陈洲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