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我意识作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_自我认识论文

论自我意识作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_自我认识论文

试论自我意识是青年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自我意识论文,自我教育论文,机制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自我教育是指自己教育自己,促使自身品德发展的活动,即主体有意识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或自动提出的道德目标转化为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活动。自我教育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慢慢出现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与自我意识的强弱有关。本文将重点探讨自我意识在自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确定良好的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

1.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分化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包括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个性特点以及人我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随着身心各方面的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婴儿期,当婴儿开始能区别由外物引起的感觉和由自身引起的感觉时,自我意识的最初幼芽就萌生了。当他长到了3岁左右,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与外界的差别,能把我与它区别开来,正确使用人称代词时,便标志着自我意识明确地出现了。但是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指向外界,即以外界事物为认识对象,所意识到的主要是外界事物及它们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以自己本身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其心理状态是“我就是我”的简单平衡状态,内部自我意识尚未分化,个人还不能对自己进行审慎的评价和调控,因而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苏霍姆林斯基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五个六年级学生由辅导员派去帮一个老奶奶浇白菜,路上他们遇到一位老人,他们发现老人眼睛不好,就在前面一坑中倒进水,结果老人一脚踏进水坑,少年们乐得哈哈大笑,十分开心。笑够了,才回到井边,重新打水给老奶奶浇白菜。这些少年认识不到自己的严重缺点,对自己已有的道德水平未感到有不足之处,故不可能产生自我提高的愿望,它只能成为别人的教育客体,而且是消极的,被动的教育客体,所以此时的儿童和少年无能力,也未意识到需要自我教育。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成熟,认知能力急剧发展,其自我意识逐渐从认识外界转向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自己是观察者,另一方面自己又是被观察者,于是早年统一的自我便分成了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后者是认识的对象,二者存在着一种“有距离”的联系,正是这种“有距离”的联系,使得主体自我以“一定的准则”为参照系不断对客体自我进行探索,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并向客体的自我不断发出信息,“帮助”和指导客体的我,以达到自我的和谐统一。自我意识从分化走向统一,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而且自我意识的强弱也影响自我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自我意识越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就越高,自我教育能力也越强。相反,自我意识弱的人自我教育水平偏低,经常处于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他人教育的客体地位。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是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自我意识分化后,不仅产生了主体的我(即观察者的我)和客体的我(即被观察者的我),而且还产生了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个人认为自己已具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特点。理想自我是指个人希望达到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特点。青年人受到自身认识水平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对自己的认识不可能十分明确,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总是发生矛盾,一个人“感受和认识到他内在道德矛盾,即道德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应有水平之间的某种‘差别’和‘脱节’,就会引起他的不安,使他产生提高道德的愿望”,这种愿望推动个体去否定、改进和提高现实自我,或者降低放弃原有的理想自我,提出新的目标模式,促使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趋于一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另外,在从现实的我向理想的我转化过程中,还包含一个特殊的矛盾过程。即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主体的我意识到客体的我的不足后,就会产生一种对自己不满的情绪、态度,激起了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并自觉进行顽强的意志锻炼,最终实现理想自我的目标,形成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稳固的倾向或特征,即个性品质。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过程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若知情意行不能达到和谐统一,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都要受到限制,但也正是他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才推动了自我教育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3.自我意识是对外意识影响自我教育的中介

现代心理学把意识分为对外和对内两部分。对外部世界如自然、社会及他人的认识、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观念、态度等称为对外意识。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形象、态度等称为对内意识,亦为自我意识。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自我教育既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但又一刻也不能离开对外意识,不能离开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对人脑的影响。然而,对外意识也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才能对自我教育发挥作用。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不是直接渗入人脑中,直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个体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自我选择功能。它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要不断进行加工、改造、整理,最后才接受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东西。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外意识对自我教育的影响力的大小程度。如对同一个批评,过度自负的人,则视其为刁难,拒绝接受批评,他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一个极其自卑的人则恰恰相反,他可能把批评扩大到自己对自己的全盘否定,往往难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意识也可视为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

总之,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自我意识的增强,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就有了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分化,从而产生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运动,而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个体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控制和改进,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形成比较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我们在引导青年进行自我教育时,首先就要正确引导青年的自我意识。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帮助青年学生从比较中正确认识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激发更强烈的自我教育愿望和要求,确立明确的自我教育目标。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呢?是通过自我比较实现的。即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认识自我的。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他把这称之为“社会比较过程”。自我在这个“背景距离”中通常更多地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足,从而产生自我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把握自己的努力方向。当然,这种比较要适度,讲求相似性原则,即我与他在年龄、文化层次、教育程度等方面相似,在此情况下,寻找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扬长避短,提出期望,激励自己追求个人的理想人格。

其次,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帮助青年学生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最近发展区”原则是指发展目标既基于现实的道德水准,又略高于现实的道德水准,使学生须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也可以达到。通俗的比喻是“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桃子。”青年学生目前最大的困惑是理想自我设计过分完美,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因达不到目标而失去追求信心,由自负变为自卑、颓废甚至倒退。我们要真正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首先得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道德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人格。

再次,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自我意识既包括认识方面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也包括意向方面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满意以及对自我的期待、规划、检查和调控。在自我意识中,对自己是否具有满意、喜爱、积极、肯定的情感影响着自我教育的成功。过于自负的人很难主动反审自己,教育自己,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自卑的青年对自我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不满意自己,缺乏自尊、自信,对自我的教育也非积极、肯定。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发挥青年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就要认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增强其对自身的热爱、肯定、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尊严,充满自信地走好人生之路。

第四,锻炼青年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调控是个体以自觉意志对自身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自身品德发展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调控,并把自我调控比喻为使水磨飞转的激流。他说:“自我教育要以什么东西和什么时候开始呢?有一句古老的至理名言:‘战胜自己是最难得的胜利’。就要从这里开始来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应该从童年和少年早期,从七岁至十岁,十一岁时期就开始教一个人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一定的本领,如果需要的话,学会‘强迫自己’。自我调控最突出的表现在自律、自制上。让青年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生活管理、社会服务活动。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锻炼,铸就进取性的理想人格。

最后,引导青年学生遵照社会的要求发展自己。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青年人不仅要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而且还要发展自己,设计自己的未来,为自己描绘出一个理想的我,并努力追求它。只有自我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但是自我设计离不开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有些青年,在设计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往往过多地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脱离社会要求和历史条件,结果屡遭挫败。我们要教育青年人立足现实,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提供的可能性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我教育提供比较确实可行的方向。

标签:;  ;  ;  

论自我意识作为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_自我认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