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柴苗苗

(遂宁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胃肠手术患者行快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接受快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快速护理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快速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快速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1.8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1例(20.3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行快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快速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80-02

快速康复护理指的是由主治医生、康复小组以及麻醉师等密切配合下,并根据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症状和生理特点,进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例如:术前进食、禁水等,进而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1]。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本研究通过对胃肠手术患者行快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知情参与本组研究,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接受快速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快速护理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55.74±4.12)岁;快速护理组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55.91±4.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快速护理组行快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由于大部分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了解并不全面和完善,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鼓励患者说出有关内心情绪的波动情况,必要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指导,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图册等形式,为患者讲解有关该类疾病的相关常识,进而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护理意识;其次,护理人员需要详细检查有关手术所需的所有器械,并观察无菌物品的有效期限,对于超出有效期限的无菌物品则需要及时更换,同时,叮嘱患者禁食、禁水的具体时间;②术中护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30min,则需要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在适宜范围内,并将生理盐水加温后使用,将温度控制在36℃左右,进而减少对于患者胃肠道所造成的损伤;其次,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到及时出现、及时解决;最后,护理人员需要等到麻醉药效麻醉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并做好保暖工作;③术后护理。等到患者头脑意识恢复正常后,每间隔1h则需要使用棉签浸润患者嘴唇,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6~8h对于并无异常的患者而言,则需要进行常规听诊,对于存在肠鸣音的患者而言,则叮嘱患者开始进食,但是需要将流质饮食控制在30~50ml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鸡汤和稀粥等半流质食物以及正常饮食等,叮嘱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在此期间,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

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并介绍有关胃肠手术的相关常识,并且于术前进食、禁水,排空肠道。手术前放置鼻管,并于手术过程中进行引流,此外,对于排气后的患者而言,即可给予流质食物饮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转变为正常饮食,患者术后3~5d便可下床活动。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发症观察指标:切口感染、急性胃扩张、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快速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比对(x-±s)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

快速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1.8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1例(20.37%),卡方值=9.375,P值=0.00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胃肠手术患者而言,等到患者头脑意识恢复正常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患者开展早期康复锻炼训练,术后24h则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制定锻炼方案,例如:叮嘱患者采取半卧体位或者坐姿体位,减少对于患者手术切口的张力,进而利于患者切口的快速愈合[3]。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经过研究和讨论分析所得,快速护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快速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例(1.8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1例(20.3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4.结语

言而总之,通过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胃肠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素红.分析比较快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24-225.

[2]石晓敏.快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7):182-183.

[3]葛淑晶,丁玉萍,张建华,等.快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85-187.

[4]林幼华,伊秋莲.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86-88.

论文作者:柴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快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柴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