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考论文_李晓宇1,刘卫童2,郑铉梅3

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考论文_李晓宇1,刘卫童2,郑铉梅3

吉林市博达中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要求。在气象服务工作中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气象服务。未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更离不开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及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和完善,因此,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确保公共气象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关键词: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思考

1导言

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防灾减灾、 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及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公共气象在气象业务中的主导地位,增强综合气象质量的必由之路。 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各级气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需要引起气象部门的高度关注。

2公共气象服务概述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显著增强。气象部门提出了公共气象学、安全气象学和资源气象学的新概念,努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008 年第五届全国气象服务大会提出,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其主要任务是围绕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需要,向政府、社会、公众和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与技术服务。

3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目前,某市气象部门领导和从业员工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以气象服务社会为基本原则,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机制;拓宽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形式和渠道,和各大媒体建立深层次合作,及时将重大天气情况公布于社会各界。此外,气象部门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气象信息准确度,确保信息发布严谨和规范,做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在灾难发生前及时传递到偏远的农村。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预报预警水平有待提高

气象部门部分工作人员受自身综合素质限制,监测预测能力欠缺,加上有些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影响气象灾情及时预测和传播,部分人员分析灾害性天气水平不高,难以准确恰当判定,导致灾情误报,致使灾情不能得到有效报道,造成严重损失。

4.2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不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气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气象信息需求也各不相同,更倾向于深、细、广和个性化气象服务信息。当前气象信息服务实用性不强,不能达到应有效果。

4.3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有待完善

气象部门气象信息传播已采取了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初步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然而,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受到网络和其他因素限制,却并不能做到及时有效传递。

4.4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型人才匮乏

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服务所涉及领域也在扩大,同时,也暴露出公共气象服务缺乏有开拓性的复合型人才带领作用,某市从事气象服务人员多身兼多职,因此,对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5.1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赛罕区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 预报服务;做好水质、农田等其它气象服务的监测以及发挥病虫灾害和农业灾害的预警机制作用,第一时间向农民群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影响分析,应对措施等气象服务;借助于现代化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如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农民和农业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5.2加大人才培养

党委政府应加大对气象部门的科研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社会中的高学历和高科技人才。 可以适当增加同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的交流机会,以提升本部门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5.3加大气象事业经费投入力度

实际上,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水平,因赛罕区气象局属于基层部门,同外界打交道的机会较少,很难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政府部门忽略了对气象部门的经费投入,严重阻碍了气象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只有保证经费充足,才能进一步拓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出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4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形式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利用手机气象短信、电子显示屏等,确保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雷电防御、农业病虫害等气象服务信息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民手中; 积极开发利用新技术,建设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 加强同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了解公众需求。 结合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体,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一步拓宽气象为农服务范围,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质量。

6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

6.1未来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

如今世界各国都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问题提高到国家安全水平。如何为政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来应对气候变化,将使政府在国际气候变化的博弈和气候变化的产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明确研究全球变暖影响是彻底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此外,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6.2公共气象服务增强了气象部门自身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政府政策的制定、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公民的出行离不开公共气象服务。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将有助于增强气象部门的影响力。当前政府提倡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原则性政策,生活在大气层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气象服务。此外,在大气研究中,气象部门与不同科研领域的其他部门合作的机会也将增加,这将有利于气象科学在各个领域的未来发展。

6.3公共气象服务与政府公信力

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基本服务的一部分,信息提供者也是政府单位。因此,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影响政府机构在人民心中的可信度,从而成为政府公信力的一个层面。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比较温和的阶段,政治改革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公共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很可能与政府的实际表现和形象有关,这已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7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气象服务是经济发展相对轻松时期的产物,它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之一。在具体实践中,公共气象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也面临着需求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位置不明确,缺乏技术和人才支持。一般来说,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前景是明确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涉及更多的发展领域,甚至政府的信誉。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抓住机遇和挑战,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薛苗.公共气象服务中微博的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7(24):76.

[2]张娜.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责任与管理[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63.

论文作者:李晓宇1,刘卫童2,郑铉梅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考论文_李晓宇1,刘卫童2,郑铉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