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初探论文_苟国莲

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初探论文_苟国莲

苟国莲 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 638000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206-01

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开发智力,更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算法的掌握上更胜一筹,从而帮助其计算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思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更应创设适合于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脑力劳动主要建立在经验和动作的联结上,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往往脱离了形象和动作,并伴随动作活动的深入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喜欢做和玩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他们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大胆实践,亲自动手摆、拼、折、剪、量、画等,在动手的同时,让他们动口说、动脑想、动眼看,使各种感官投入操作活动之中,达到以动促思,以动激趣之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巧妙设置疑难。以疑导学,既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寻求答案,问难释疑,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自觉能力。

练习课——以练习为主要内容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课。在教学中,练习课起着熟练计算,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因为如此,我们的计算练习课容易陷入题海大战的误区,一节课往往是教师廖廖数语,学生埋头苦算,到最后可能是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速度与技能,但他们对这些计算题的厌恶也从此生根发芽,学习后进生更是畏之如虎。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粗糙地处理一堂计算练习题。能挖掘计算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计算的信心与兴趣的计算练习题,才是一堂好的计算练习课。做作业对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外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把教学很好地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对计算作业的单调印象有所改变。

二、必须具备数学素养,以掌握数学的思维策略

小学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核心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研究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数学知识储备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了解数学概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掌握分析法、综合法、化归法、假设法、递推法、试验法、列举筛选法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掌握分析法、综合法、化归法、假设法、递推法、试验法、列举筛选法、图表法、逆推法与数学建模等数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以便掌握数学的思维策略。教师也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开展合作学习。注重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合作效率。

三、培养学生在课堂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开发智力,更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并把笑容带进教室,用微笑包容全体学生。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压抑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高高兴兴地学习知识,而且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提供了场所。

实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立一个畅所欲言、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并与教师一起争论,不断提出新问题,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巧妙设置疑难。以疑导学,既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寻求答案,问难释疑,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自觉能力。

总之,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给予,而更多的是一种唤醒,恰如生命中的阳光与空气,要为种子的萌芽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的凸现生命质量的教育本义。所以,我们的课堂所追求的境界应该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学会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走路,教师只有相信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给学生以睿智和灵感,又启发学生对美和爱的渴望,即为学生开启一扇智慧之门,又为学生点燃一盏理想之灯,让学生获得生命与创造的能量,成为高尚的健全的有发展潜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梦霞.浅谈如何教好小学数学教学[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11):23.

[2]张浩玥.浅谈如何教好小学数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8):150.

论文作者:苟国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初探论文_苟国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