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论文_代文永

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论文_代文永

(滦南县委党校,河北省 唐山市 0635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并且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特别是现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我国必须深刻的认识到现代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生态文明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考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我国就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在十八大以及十九大在报告中就较为明确的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我国得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化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分析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做出全方位的处理,使我国得到全面发展。

1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1.1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依赖于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的发展程度以及发展阶段依然保持在较旧的模式下,因此也给我国的环境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张以及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而这些原料都需要来源于自然,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反过来也会制约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发展模式还是处于高投入、高速度、运动型的状态,没有考虑到对环境以及生态的消耗。因此我国的城市在发展,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严重,也就引起了我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1.2环境污染范围广、面积大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导致的环境问题属于复合效应型的,其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只有综合治理才能解决问题,但是治理的难度较大。并且现在我国受到了后发优势的影响,在现代化工业进程中,后发国家的时间会受到严重的压缩,因为我国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可以说已经根深蒂固,其出现的环境问题属于集中式爆发,各种问题一拥而上。我国的环境问题其影响的范围较广,从空气到大地,从海洋到陆地无不体现着环境问题。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优于我国,环境问题也没有我国严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处于劣势状态。这种大面积大范围污染的局面也使得我国的环境空间变的更加局限,我国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足够的意识来解决问题,其产生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也无法有效地治理环境问题。

1.3发展不均衡

现在我国区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处于极度的不平衡状态,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我国的环境压力变大,并且会造成环境压力的转移。环境问题一旦转移就会造成新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一些环境数据正处于下降的趋势,通过这几年的治理,我国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从数据构成的角度来看,一些其他的指标,例如工业烟尘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氮氧化物排放达标率等在我国的东北部的一些发达的城市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从环境治理的范围来看,我国近几年来出现了重视城市治理而忽略农村治理的情况,所以,环境问题的重点正在向农村转移。换句话说,我国整体的环境数据依然较为庞大,并且分布的范围较广,涉及到的人群也较多,所以人们对当前的环境质量的感受也越来越差。

2造成我国当前存在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工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工业的发展,其对自然环境的消耗不加节制,因此导致我国在沉重的环境代价下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此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将会处于降低的状态,甚至经济出现倒退的情况。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不断的向自然索取资源,环境污染会不断的加重,生态环境将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人口数量的增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虽然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处于降低状态,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以往较迅速的增长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土地有更多的需求,为了生存,人们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人类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以及活动也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归根结底,环境问题就是人类与自然关系失衡的问题。

2.3我国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我国不断的强调生态文建设,但是一些地区依然为了短期的利益,轻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当地的政府没有严格的控制环境功能污染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为了经济的发展出现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而这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保护的轻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不能落实,环境污染加剧。

3落实我国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3.1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首先需要科学的政策制度的指导。科学的环境治理制度需要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例如,由于一些企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污水和废气排放污染环境,那么这些企业就需要支付治理污水废气的费用,并且还需要对这些企业做出一些惩罚措施,对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防止污染的再次发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发生。

3.2加强对环境保护中的监管

通过加强对环境保护中的监管,完善监管的技术手段以及监管制度。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绩效考核和评级,对各级政府实行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以及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制。现代我国很多的环境问题责任不明确,因此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确责任,将责任具体到人和单位,对于一些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企业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并且将惩罚落实到位,绝不姑息。

3.3重视立法,加大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需要走上法制化道路,所以因该重视环境问题的立法,并且加大执法力度。首先环境立法工作是目前的首要工作,我国在环境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的空白,应该通过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以强制性的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应该严格的处理,切实保护人们的环境权益。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构建具有可行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3.4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创新能运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不例外。利用科技创新能够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例如一些先进的可循环技术,对于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将节水节能、清洁等做的更加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应该通过改善不合理的生产模式,完善人口结构,加大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工作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使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态等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才能构建美丽的中国。

参考文献

[1]孙静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5(16):227-229.

[2]金惠兰.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探析[J].环境保护,2016(12):131-133.

[3]刘华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可持续发展到生态现代化[J].社会科学家,2015(22):309-311.

[4]周世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27):192-194

作者简介:代文永(1971年9月—),男,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人,本科学历,讲师。

论文作者:代文永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论文_代文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