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卢愿,王瑞芹,,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卢愿,王瑞芹,,

摘要:在当前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大多数的合作模式已经陷入停滞或缓慢维持状态,这是由于企业并未获得学习提供的优秀生源,学校也未能获得企业更多的投资,从而渐渐地失去了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所以,这就需要对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创新。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创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字: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引言:

由于民营企业与各中职院校之间均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同的企业和中职院校合作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校企合作出现问题。因此,以下将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三项改善措施。

1.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

其一,中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供给,而中职教育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两大类。首先,硬性条件是指教学场地既教学设备,那么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是最主要的,并且也是现实中最短缺的。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中职学校缺乏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问题。其次,软性条件是指培育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案,以及教育师资是否符合中职学生的教学需求,因为这两项条件是决定在之后的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因素。最后,就目前企业投资中职学校的办学方式来看,当前主要以订单化培养学生为主,附带地会将中职学校收购兼并到企业内部,使得中职学校变成了民营企业的人才培育基地,

其二,校企合作是政府预先提出的号召。早在2002年时,国家就已经提出需要拉近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并且在2005已明确提出要推行校企结合的中职学校发展方式,所以自此开始,许多民营企业已意识到中职院校可以为自身带来充足的人才资源优势,相应地在2007年国家领导在视察中职院校时,就发表需要将实践教学融合在我国职业教育行业内盛行,但是同时也滋生出一个问题,就是当前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而生产型企业依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于是这就成为了目前中职学校最为迫切的发展问题。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政策法规的扶持

纵观其他国家对高校联合企业办学的先例,日本及德国是较为早期创办这类型教学方式的国家,之所以可以至今都保持较为先进的教学地位,这是由于在这些国家内部已建立相关的政策扶持,所以国民们都可以依据法律光明正大地进行合作办学,并且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了办学的条件及规定,这也在保障着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但是,反观我国当下的校企合作项目,虽然已有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其他拥有先进合作经验的国家,我国校企合作还需要很长的发展道路,并且需要建立足够的校企合作法规给予企业鼓励,才可以使得当前的校企合作方式创新发展。

2.2企业进而社会缺乏责任感

通常,投资在中职院校的企业都是为了可以获取大量的高校劳动力,而在合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往往会在教学管理上不能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比如,某些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会将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建设宿舍楼、教学楼,而对于基础的工科实验设施没有过多的投入,这就会使得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低,导致在进入企业生产工厂后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校外社会对于这种校企合作院校的舆论较为负面,这就会给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比如,在我国很多中职院校都是由某大型民营企业投资建办的,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人才市场上应聘的时候,会有很多资质较高的企业不认可这些学校的文凭,从而阻碍这些学生的社会发展道路。而合作企业对于此舆论也没有过多的进行解释处理,这就会使得这些中职院校深陷社会舆论漩涡中,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学校缺乏自主办学资格

当前具有自主办学资格的高校,主要包括一本、二本和部分三本学院,而中职院校与这些院校的差别,在于这些院校都是由教育部门间接管辖,尤其是对于重点一本和二本院校,所以会给予这些高校一定的自主办学资格。但是对于中职院校而言,由于学习绝大多数股份均掌握在企业股东手里,这就使得中职院校日常的开支都要经过企业财务的审批,并且由于中职院校带有企业性质,使得在教师招聘上也要受到企业人事部门的调配,这就使得教学师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得中职院校并没有实际的自主办学资格。

2.4缺乏利益结合点

虽然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在于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劳动力,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方式,还仅仅滞留在校内范围,即当中职学生到了需要实践生产的阶段,企业往往仅是将学生发配到某一生产工厂进行短期的实习,而在实习之前并无任何的引导行为。而这种行为就与企业合作的初衷背道而驰,使得企业投资的金额并没有发挥最大效用,不利于中职院校与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合作。

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措施

3.1依然保持订单培养的教学方式

订单培养模式即在招生前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并在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进行毕业设计,最终在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订单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招生既能就业,培养与需求相结合”,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不仅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更要通过定岗工作实践,使得自身专业素养获得全面提高。从中职院校中看,学生需要零距离接触企业,并进入操作技能的实战训练当中,这样才能使得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且从企业中看,需要增加选拔专业技术人才的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量的技术人才得到补充,使得扩大企业发展的优势。

3.2继续深化定岗培养

定岗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企业需求,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进行短期校企合作的模式。而中职院校需要按照原有的招生计划继续正常招生授课、设置课程计划,并按照企业要求对学生加强职业素质、企业管规范的教育力度。定岗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拿来就用,上岗就合格”,所以这种模式更为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因而在平常更要注重对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就已经将岗位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全部掌握,减少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3.3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指导

专家指导模式,就是中职院校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时,邀请行业内有知名度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到学校内,为广大的中职学生进行指导建议,或者可以组建“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外聘的方式直接聘请专家当做本校的建议发展顾问。那么,在指导的过程中,专家通过收集行业内的及时发展动态,并将这些动态分析给中职院校管理者学习,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提高培养目标的精确性,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另外,专家还可以为企业及中职院校提供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实际发生的生产案例融入进高效课堂,提高中职学生对于实践生产的认知,因此,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基本实现教学生产同步,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才能解决实际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从而体现校企合作的初衷。并且,可以更高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创新,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技博览,2015:248.

[2]韩润红.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59-60+63.

[3]刘晓玥.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05):25-28+33.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

题目:项目化课程教学视角下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对策研究. 课题编号:JFYB1210 )

论文作者:卢愿,王瑞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卢愿,王瑞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