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重建过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_大学生来了论文

论价值重建过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_大学生来了论文

论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大论文,价值取向论文,进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三十年是旧的价值体系的不断瓦解和新的价值体系的不断重建的三十年。在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校园接连不断的文化热点的涌动,记录着大学生们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轨迹。

一、求知热、潘晓热——传统价值体系动摇而引发的价值彷徨

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涌动是从恢复高考制度后开始的。1977年冬,一批“老三届”学生带着拼搏后的喜悦和十年动乱留下的伤痕进入高等学府,他们决心把失去的年华寻找回来,并且提出了“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的口号,从而在新一代大学生中,形成了第一个热点——求知热。在这股强大的“求知热”中,思想敏捷而又精力旺盛的大学生们开始由长期的文化饥渴步入“文化大会餐”,见到的一切都是陌生、新鲜的,固而对一切都如饥似渴地吸取。当大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在“求知热”中得到初步的充实以后,他们便开始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进行自发的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困扰着他们。到80年代初,终于出现了关于人的价值取向的第一次疑问——即“潘晓热”的出现。潘晓在其《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来信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了。”“潘晓”这封信的发表首先引起了广大大学生的讨论,进而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主题,显而易见是人生价值问题,其焦点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命题。“潘晓热”的出现至少可以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潘晓们”对当时已经涌进我国的某些西方思潮的局部理解和部分的吸收,出现了指向人自身的思考方式。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我”问题已经开始困扰着“潘晓”们。“自我价值”命题在“潘晓们”头脑中的萌发便是旧的价值体系开始动摇的征兆。二是,“潘晓”们通过对自己人生生活经验,尤其是对十年文革中的我国社会生活的回顾,而不得不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困惑。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儒家道德价值观有着鲜明的利他特征。同时这种利他规范又一步步逐渐完备以至走向了极端。它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先己后人状态,发展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及己则必及人的“人我同等”境界,后来演变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水平。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建立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一大二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又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价值取向。然而这种“无我”的价值取向在现实面前又显得十分的尴尬,许多大学生开始了对人生价值的历史反思,他们感到过去的热情被利用,信仰被欺骗,一种被嘲笑,被欺骗后的彷徨由然而生。那么人生的价值到底何在?“自我”在人生价值体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潘晓们”不得不在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汇时刻试探性地去寻求答案。

二、西方思潮热——价值重建进程中片面的价值求解

为了摆脱人生价值的困惑,消除价值观念上的彷徨,大学生们迫切希望能使新的价值观念在理论上获得求解。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校园内出现的“西方思潮热”便是这种“求解”的充分体现。正当我国大学生中“潘晓热”方兴未艾之际,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逝世,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举行了一些纪念活动。我国出版界、学术界也分别出版、发表了诸如《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研究》等一系列译著及介绍性文章。一时间主张价值虚无主义和个人绝对自由的萨特存在主义成为当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时髦。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人不外是人所设计的蓝图”、“人是他自己志愿变成的人”、“自由选择是无条件的”等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在高校校园里,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理论沙龙”、“研究会”纷纷出现。“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成才”成为当时的主题。“自我”意识的萌生和觉醒,又直接孕育着稍后发生的“尼采热”。许多大学生认为个人设计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而尼采的“超人”思想和“成为你自己,不要跟随我”的观点正是“自我”意识的极好佐证。几乎同时出现的“佛罗伊德热”也对当时大学生们进行的价值求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西方思潮热滚滚而来的时候,大学生们似乎已经发现,在他们的价值取向中,“自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同时也是无需回避的问题。他们借助西方文化思潮对人的本性的探讨已经深入到了对长期以来我国经典性的人生价值范例的怀疑。同时对以往所提倡的发展到了极端的传统价值内涵提出了不同看法,对一些价值标准提出重估。一些大学生片面地在西方思潮的庇护下,试图重建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由于大学生们深深地受到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特别是以自由选择、自我谋划、自由行动创造为中心的价值理论的影响,使得他们刚刚萌生的“自我”意识又被大大地片面化和绝对化。他们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性,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自我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们价值取向的天平迅速地向着“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方向倾斜。

三、传统文化热、爱心热——价值重建进程中反思后的价值回归

20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震荡,使得青年大学生们若干年来构建起的新的但明显片面化、畸形化的价值体系垮塌了。事实证明“绝对自我”和“自我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然而,新的价值体系的重建是历史的必然,而且在新的价值体系中“自我”仍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那么“人”与“我”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确立呢?新的价值取向又应该指向何方呢?90年代初,大学生们在进行文化反思时,开始从对西方各种文化的狂热追求中渐渐地冷静下来。大多数大学生开始转向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当时,各大院校都分别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讲座,有的则专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掀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研究热潮。这一次“传统文化热”产生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们热衷于追求的一种又一种西方文化思潮没有能使他们拥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体系。西方思潮没有能使大学生们由批判历史升华到历史地批判;同时也没有使大学生们由片面地追求自我价值升华到有价值的追求自我。第二,大学生们感觉到必须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下自己生活其中,却不甚了解的中国文化,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探寻新的价值营养。长期以来大学生们很少能够科学地、全面地了解一下自己民族的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以及历史构架,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很少有人对本民族传统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解,这为“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传统文化热”为大学生们思考“自我”的命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可以发现在“自我”之外还存在着“他人”,还存在着“集体”、还存在着“国家”,“自我”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同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一整套处理“人”、“我”关系的准则,渐渐地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天平又开始向“道德”回复。他们慢慢地学会用道德思维的方式去反思“自我”。一段时间以后,大学生中出现了具有浓郁的道德价值意义的系列活动,许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以“利他”为中心的活动中去。各式各样的“爱心社”、“爱心会”、“爱心基金”等等层出不穷,一曲《爱的奉献》曾打动了千百万大学生的心。至此,大学生中“爱心热”便滚滚而来。此时以“奉献爱心”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的内涵已经超越出了以“口号”形式表达的利他主义的内涵。西方思潮的“绝对自我”也受到了中国道德的矫正,大学生们又仿佛走上了“亲亲——忠恕——泛爱”之路。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是“传统文化热”还是“爱心热”,它们在对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施加影响、发挥作用时,仍然是以一种“思潮”的面貌出现的,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没有从大学生价值观念得以形成、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根本体制方面产生作用。而在当时我国长期施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急剧转型期。因此,“传统文化热”、“爱心热”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时几乎各个学校都出现过的“爱心社”、“爱心会”、“爱心小组”、“爱心沙龙”等等大多无疾而终、销声匿迹。

四、市场热——价值重建进程中实用性的价值再塑

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新的价值体系重建的必备条件。但是,一味地沉湎于传统文化之中也无补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的价值体系的重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当时中国业已开创的改革开放的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市场经济热潮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如春潮般地涌动,由此“市场热”也在各个大学校园不断升温。就大学生而言“市场”的内涵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过程中发挥作用,前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生们在知识层面,把“市场”作为理论和学说加以理解和把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们对“市场”的概念、“市场”的原理、“市场”的功能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市场”的价值功能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在大学生的价值世界里产生功效。第二阶段,是大学生们在操作层面,按照“市场”的运作模式,进行“市场”模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许多大学校园都出现了由大学生们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而创立起来的机构或企业,诸如“跳蚤市场”、“校园超市”以及规模更大的各种各样的“公司”。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买卖关系、租赁关系更是成为一种时髦。大学生们在实际的“市场”操作过程中,真切地体味着“市场”的价值功能。第三阶段,是大学生们在价值层面,全面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自我价值再塑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市场”影响着大学生们的饮食起居、“市场”引领着大学生们的思想情感、“市场”制约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有三项政策决定了他们的市场化的价值判断方式,一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直接将他们的日常生活推向了市场;二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逐步实行的有偿教育制度,使得大学的运作带有了浓重的市场色彩;三是大学生就业的人才市场,使得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渠道由国家分配转变成市场选择。

“市场热”在大学校园的涌动,实际上是经济体制转型造成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结构调整和重组在大学校园的生动表现。可以说,“市场热”不再是以一种“思潮”的面貌出现了,它从根本上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市场热”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自我的价值必须到各种市场中得到验证、必须通过市场的运作才能实现,甚至自我价值的大小都可以通过某种市场的价格来加以衡量或加以标注。“市场热”在大学生中直接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只有不断地进取,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使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有所抬头。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信出现危机、协作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失却、心理问题严重等等。

可见,“市场热”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迁过程中起着一种“双刃剑”的作用,它既促进了大学生们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的形成,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消极价值因素。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竞争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理性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在大学生的价值世界里越来越缺少人文的关怀,人文色彩不断地被淡化和弱化。这个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最大特性就是实用性和功利性。这种价值取向突破了以往历次文化热点的格局,大学生们不再是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思潮”,对人生的价值问题只是翻来覆去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思考。

五、综合素质热——价值重建进程中全方位的价值构建

市场的竞争是无情的,大学生们要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有所收获,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己必须具有足够的竞争实力,必须具备驾御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大学生要去驾御和适应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也在不停地考察和检验着大学生的素质。经过各种市场的摔打,特别是人才市场的考验之后,大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道理。高等教育也在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审视自身的教育质量。在这种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大学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大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的优劣,在大学校园里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综合素质热”是从人才市场对大学的应试教育方式提出质疑开始的。最初,人们的视线主要集中在大学的教育手段、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层面上。人们关注的是考核环节中大学生的高分低能问题、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疾病问题、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眼高手低问题等等。一时间“综合素质训练营”、“综合素质网络聊吧”、“素质拓展计划”等等层出不穷。然而,所有这一些都还仅仅停留在教育模式或者学习方式等技术层面上。在当时,“综合素质热”对大学生来说还没有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升华到大学生的价值层面。

当大学生们就“综合素质”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到底包含哪些实质性的内涵?“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后,“综合素质热”便开始扩展到了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深入到了他们的价值层面,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长期的人才市场信息反馈表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不仅仅局限在文化成绩、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技术技能等做事的技能和本领,它还应该包括大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情操、人格魅力以及心理素养等做人的素质和本领。就大学而言,如果只是对大学生进行了做事的技能和本领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那么大学也就无异于“造器的工厂”。大学只有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但训练大学生们做事的本领,而且培养大学生们做人的本领,才能成为育人的圣殿和精神的家园。就大学生而言,做事的本领属于谋生手段,而做人的本领才是修身的根本。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对综合素质”内涵的理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飞跃又引发了大学生们对人生价值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人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在“潘晓热”的时候大学生们是对狭隘的“自我”提出了疑问,那么到了“综合素质热”的时候大学生们则对大写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开始了探讨。由关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演变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在价值层面上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正当大学校园“综合素质热”方兴未艾之时,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为大学生们正在进行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们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而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含着人的素质充分提高、人的需要充分满足以及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等三个层次的价值构建任务,而这一价值构建的核心则应是以人为本。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超越,而且这一超越还正在进行之中。

在近三十年来社会的转型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进程中,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不断涌动昭示着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心路历程。了解从何所来,更是为了向何而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不会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迁。但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是人们新价值取向的永恒追求和最高境界.

标签:;  ;  ;  ;  

论价值重建过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_大学生来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